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4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老旧建筑、设施拆除后所形成的城市废弃地对城市容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对城市废弃地进行景观营造已迫在眉睫。植被演替理论对于城市废弃地植被景观营造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文章以北京石景山衙门口绿地规划为例,从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的搭配与组合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与路径,为推进城市废弃地景观营造和植物环境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矿区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的自然或人工植被恢复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通过室外萌发法对金昌镍铜矿区7种不同立地生境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表明:该区域土壤中物种丰富度较高,包括16科47属,共56种植物,分别为:藜科(Chenopo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柽柳科(Tamaricaceae)、苋科(Amaranthac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豆科(Leguminosae)、十字花科(Cruciferae)、车前科(Plantagin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蒺藜科(Zygophyll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蔷薇科(Rosaceae)、茄科(Solanaceae);植物组成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89.3%),多年生草本植物次之(7.54%),灌木种最少(2.59%)。土壤种子平均储量412粒·m~(-2),不同立地类型土壤种子库储量差异显著,与其他荒漠地区比较,土壤种子库储量偏低;土壤种子库物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新尾矿周边自然植被区龙首矿自然植被区龙首矿开采废弃地供暖公司柽柳林地。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弃荒地土壤氮素变异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以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弃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自然因素相对一致的条件下,根据退耕年限的不同和有无梯化过程,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全氮及氮素形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各形态氮素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根据此结论,并结合该区域性水热同期的先天条件,认为在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氮素肥力的自然修复是存在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在延庆县荒滩中,分别选择人工造林恢复植被2年、11年、封禁恢复植被7年和对照区4个样区,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物种种类、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特征、生活型谱和盖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荒滩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植被长势良好,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比对照区显著提高,植物群落结构从简单逐渐变为复杂;生活型谱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显著降低;植被盖度明显增加。3个生态恢复样区中,尤其是人工造林恢复植被2年的恢复模式效果最显著,可以在京津及其周边地区相似立地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律草在残塬沟壑区荒坡治理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荒坡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置模式及草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草适应性广 ,生长势极强 ,是荒坡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置模式的优良先锋草种 ,与相应的林木 (经济、生态林 )组合其水土保持及保水效应良好 ,且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狼窝沟小流域山坡面积大、山高、坡陡和煤窑废弃后煤炭乱挖滥采现象仍较严重等状况,采取整地并客土、完善排水系统、工程和植被护坡、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目的,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田原生盐碱荒地入渗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揭示原生盐碱荒地土壤的入渗特性,基于大田原生盐碱荒地4个试验点的原位土壤入渗试验,并与非盐碱土壤入渗特性比较,探讨了盐碱荒地土壤的入渗的过程和特性。结果表明:原生盐碱荒地的入渗过程与非盐碱荒地相类似,但其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远小于非盐碱地,且入渗率的衰减速度远快于非盐碱地,究其原因是由其水力传导度小所导致,而水力传导度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盐碱土壤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离子;盐碱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和相对稳定入渗率与其含盐量、Na+离子含量间呈反比例关系;其入渗过程也可用Kostiakov模型来表征,用与Kostiakov两参数模型结合的分段模型可获得更好的表征精度。研究结果对于推进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为原生盐碱荒地的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大田膜下滴灌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旱区大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运移特征,在新疆石河子炮台试验站进行连续4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边行盐分偏高,棵间土壤盐分上升;耕作层土壤盐分下降,耕作层以下则增加,但由于滴灌灌水频繁,作物根系分布层内(0~40cm)土壤盐分始终处于较低值;利用膜下滴灌可以明显降低盐荒地土壤盐分,加速盐荒地改良和弃耕地的收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壤理化特性的改良效果,本文以宝鸡市千阳县张家塬镇柳家塬村荒草地整治项目为例,对工程实施后耕作层土壤(0~30 cm)土壤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新增耕地粮食产能。结果表明: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对耕作层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能显著提高新增耕地粮食产能。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实施,土壤pH值得到显著降低,土壤耕作层范围内土壤较工程实施前降低了1.34%,土壤电导率降低33.33%。0~3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粘粒含量较整治前提高了14.46%,砂粒含量较整治前降低了13.74%。工程实施对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全氮含量较工程实施前,通过工程实施创造粮食产能39.89t,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留兰香作为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是我国南方红壤侵蚀荒坡地治理与开发的优良作物品种之一,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①耐旱、耐瘠,适应性强;②辅以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生长快,覆盖密,覆盖时间长,蓄水效率达50-3 % ,减沙效率达71-5 % ,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③留兰香油可作调味香料,也可开发成系列清凉保健产品和高效低毒的植物杀虫、驱虫制剂,经济效益佳。总结了红壤侵蚀荒坡地种植留兰香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