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甜菜离子注入诱变早熟突变体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获得的甜菜早熟突变体W11和未做诱变处理的7208为对照材料,提取DNA并进行RAPD分析,选取800条RAPD随机引物对W11和7208进行扩增,结果表明,W11和7208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从8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45条在W11和7208中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数的5.6%,表明W11和7208种的相似性很高。该研究利用W11和7208做亲本构建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进而定位早熟性状基因或QTL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浸渍纸贴面径向竹木复合模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竹材径向剖削加工成径向竹篾并织成束篾帘作为板材的芯层,以木单板为表层组成板坯;将板坯压制成板材后定厚砂光,再进行酚醛树脂浸渍纸贴面,结果表明:径向剖篾比弦向剖篾的竹材利用率最低可高出15%~20%.贴面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30℃,热压压力2.5MPa,热压时间10min;浸渍纸贴面径向竹木复合模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好、竹材利用率高,板面色差和厚度偏差小,是一种高档的混凝土模板. 相似文献
4.
对氧化铁试纸法测定土壤有效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铁试纸,表面的最大吸磷容量可达26 μg/cm2,能满足常规土壤的测定要求.在称样量为1 g的条件下,氧化铁试纸表面积以40 cm2为宜;提取介质的pH需调至7.0;提取振荡时间必须在4 h以上;温度对磷提取影响很大,提取时必须控制温度,否则需做温度校正曲线,脱洗过程中,采用40 mL 0.2 mol/L H2SO4脱洗60 min较为合适.当试纸插入土壤进行直接测定时,在土壤田间持水量20%~40%范围内,3种土壤的氧化铁试纸磷几乎不受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但当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时,氧化铁试纸磷则随田间持水量的升高而直线上升.氧化铁试纸对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提取能力大小顺序为:Al-P>Ca2-P>Ca8-P>Fe-P>Ca10-P,对Ca8-P、Fe-P和Ca10-P也有一定的提取能力,可能是该方法能较好评价土壤磷素有效性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无扰动细观动态监测CT技术和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钙质胶结砂岩受酸腐蚀的渗透力学特性,建立了岩样渗透破坏深度、单轴抗压强度、CT数与岩石密度之间的关系式,推算了不同时段溶液的浓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3种丛生竹竹篾浸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丛生竹竹种梁山慈竹竹篾为试材,对其浸胶过程中可能影响浸胶量的树脂固体含量、浸胶时间、竹篾厚度及竹篾发霉程度4个因子进行了正交试验及分析,优化的浸胶条件为树脂固体含量30%,浸胶时间6 min,竹篾的厚度范围控制在1.2-1.8 mm,不宜用严重发霉的竹篾。用优化的浸胶条件对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慈竹竹篾的浸胶性能进行了比较及量化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出竹篾净增重率与竹篾毛重的关系式,硬头黄竹竹篾的浸胶变异性小,梁山慈竹竹篾浸胶变异性大且净增重率最小。 相似文献
7.
木质材料的表面劣化与木材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2
本试验以枫桦(Betula costata Trautv)、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木材单板和凸版纸、新闻纸、条纹牛皮纸、书写纸、胶版纸和朴克原纸为试材,借助于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分析了经室内、外暴露和人造紫外光辐射期间各种木质材料表面化学和表面性状的变化;提出了抑制木材表面劣化,保护木材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监测木质材料的劣化过程。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和油漆涂饰处理均可抑制紫外光对木材表面的光化降解,其中用浓度为5%的三氧化铬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处理木材其保护作用显著,能够改善木材的耐候性能。 相似文献
8.
竹篾浸胶量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竹篾片在常用的2122号PF树脂胶中浸胶时,浸胶量主要受胶的固体含量影响且呈正相关。胶的固体含量(Z1)在15% ̄35%范围内,浸胶时间(Z2)在1 ̄5min范围内,浸胶量(Y)可用Y=2.15-0.1611Z1+0.2500Z2+0.0121Z1^2,或用Y=2.90-0.1611Z1+0.0121Z1^2表示。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进行改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MMA单体在杉木中的渗透性好,改性后的杉木密度增加,且密度分布均匀;当密度增加率为60%时,木材力学性能最好,抗弯强度提高6.37%,端面硬度提高90.77%,顺纹抗压强度提高36.62%;改性材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弦向全干缩率由5.28%降低到3.58%,径向全干缩率由3.29%降低到1.81%,弦向气干干缩率由2.88%降低到1.74%,径向气干干缩率由1.81%降低到1.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