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124篇
  227篇
综合类   2070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313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伟强 《农学学报》2020,10(12):115-120
为反映福建省高素质农民的发展状况,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更有效途径,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跟踪调查2015—2018年福建省高素质农民的总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数据,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的发展情况,同时比较研究福建省高素质农民重点群体之间的发展特点。从文化程度、培育供求、产学矛盾、政策扶持等方面深入剖析当前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加快推进福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构建高素质农民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创设高素质农民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稻田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过程中水稻稳产及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设置CK(空白对照)、BC(添加生物炭)、TG(添加土壤改良液)、BT(生物炭及土壤改良液分别减半)4个处理,依据养分运移状况及水稻生长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宜材料类型。结果表明,BC、TG及BT的添加对表层土壤(0~10cm)TN累积、土壤(0~25cm)TP累积及养分损失,BC、TG对土壤(0~25cm)TN累积及养分损失均存在正面效应;TG显著促进表层土壤(0~10 cm)NO3 -累积(P<0.05);除BC外,其他材料的养分表聚作用均促使TN、TP向根部运移(P<0.05);BT处理中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G和CK(P<0.05),材料处理组在第一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处理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理论和实际产量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材料,有效截留NO3 -为主氮素养分,提高养殖尾水养分利用率,降低淋洗污染风险;显著控制水稻底部节间生长,降低倒伏风险;且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性状并无显著抑制作用,因而将其作为水稻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养分利用效率提升材料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财产性收入对提高贵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试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民接触农药防护措施及对机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农民接触农药时采用的防护措施及对机体的影响,对合格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精液检测,发现农民在配、喷农药及检修喷药器械时未能安全合理使用防护措施;受教育程度与接触农药防护态度有关;长期小剂量接触农药对不稳定细胞有损害。建议为减少或避免农药中毒,政府应加强对农民进行农药基本知识、安全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推广和普及;增强农民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城乡养殖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法竹 《家畜生态》2004,25(4):252-255
大中城市郊区奶牛饲养作为畜产品匮乏时代的产物,作为国家“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由此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以哈尔滨市为代表的黑龙江省大中城市专业户奶牛饲养,与农村专业户奶牛饲养相比,在生产成本、产品产量、收益水平等方面均不具有竞争优势。作为奶牛饲养基地布局,应将重点从大中城市郊区向远郊县区有条件的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7.
南果梨周年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南果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钾养分周年动态积累规律,为南果梨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12年生南果梨树为试材,采用田间采样和树体分解方法,分别于萌芽后10 d(萌芽期)、 30 d(花期)、 65 d(幼果膨大期)、 100 d(果实膨大或新稍停止生长期)、 130 d(果实着色前)、 155 d(果实采收期)、 185 d(采收后)、 210 d(落叶前)8个生育期,选干周和树高一致的3株树,将树体连根从土壤中挖出,分出果实、 叶片、 枝条、 主干、 主根、 侧根、 须根,各器官单独称重,并取200 g左右的鲜样按清水、 洗涤剂、 清水、 1%盐酸、 3次去离子水冲洗、 杀青、 烘干后,电磨粉碎过0.15 mm筛,测定样品中氮、 磷、 钾含量。【结果】1)南果梨周年生育期内,树体干物质当年净积累量为18.4 kg/plant,干物质累积速率出现两次累积高峰,分别是幼果膨大期(0.15 kg/d)和采收期(0.11 kg/d)。2)南果梨树体总氮周年积累量为154.0~301.0 g,新生器官为0~116.2 g,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多年生器官氮积累量为154.0~194.8 g,落叶前达到最高。3)南果梨树体总磷周年积累量为17.1~37.2 g,果实着色前最高。其中新生器官为13.7 g,果实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为17.1~24.9 g,果实转色期最高。4)南果梨树体总钾周年积累量为27.9~174 g。新生器官钾为97.3 g,采收期最高;多年生器官钾为27.6~76.6 g,落叶前最高。5)产量大约为17 t/hm2的12年生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树体当年氮磷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折合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结论】南果梨周年干物质单株积累总量为41.4 kg,当年净积累量为19.7 kg。南果梨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花期到果实膨大期和果实转色到落叶前,分别占47.3% 和47.5%。南果梨从萌芽到落叶前氮、 磷、 钾的单株净累积量分别为146.2、 20.1、 146.1 g,每1000 kg果实经济产量需吸收氮(N)、 磷(P)、 钾(K)5.4、 0.7、 5.4 kg。从开花到果实膨大期和从果实着色到采收后30天对氮吸收分别占总氮累积量的39.0%和49.0%,而磷、 钾的累积从萌芽到开花较快,到果实膨大期磷的累积达67.4%,钾的累积达65.1%,果实膨大期是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农户购买农资时面临多样化的购买渠道,而信息化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农资购买渠道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甘肃、山东和云南四省农户调研数据,比较了公司直销与农资零售店两种购买渠道的差异,运用二元 Logit 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对农户农资购买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公司直销与农资零售店的比例分别为10.1%和89.9%,即大多数农户选择农资零售店购买农资。信息利用对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亲戚和朋友两个维度测量社会网络,发现宗族型社会网络对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产生了正向影响,朋友圈型社会网络影响不显著;农户农资市场信息认知在信息利用促进农户选择公司直销渠道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户信息利用能力。公共信息供给过程中扩大宣传对象群体,促使信息在农户社会网络中有效扩散传播。建设农资企业与农户间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从而帮助农户改进农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9.
梁锐 《中国食用菌》2021,(2):144-146,150
在"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背景下,食用菌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构建市场主导、数字驱动的全新营销战略,助力产品营销。以"互联网+农业"模式为研究视角,分析食用菌产品营销现状,提出发挥技术优势、挖掘用户需求和建设优质平台等营销建议,以助力食用菌产品市场营销与效益转化。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春季对来自镇江蚕种场、苏州大学、无锡西漳蚕种场、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农业大学的5对桑蚕新品种,秋季对来自苏州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龄期观察和生命率、茧质、产茧量调查与分析,客观反映参鉴品种在陕西试验点的饲育表现和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