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冀爱青  吴国良 《北方园艺》2011,(13):188-193
近年来有关果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很多,其中对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对近10a来国内外果树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果树体细胞胚胎在发生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发生过程分析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其生理生化代谢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该领域今后应逐步开展对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研究,促进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 mg/L NAA +1.0 mg/L KT + 0.3 mg/L BA +1.0 mg/L 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 mg/L NAA +1.0 mg/L KT + 0.1 mg/L 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 ~ 23.5%,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4.
柑桔组织培养中的次生胚胎发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MT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各种植物激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一系列培养基中,6~8周龄的柑桔胚珠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后进一步诱导形成次生胚状体,通过萌发或诱导丛芽再生出完整植株。外源激素的种类和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胚状体的形成和次生胚状体的发生以及成苗都有显著的影响。染色体计数分析表明,通过次生胚胎发生途径的再生植株,其遗传性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以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的幼嫩种子的珠心组织为材料,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钙离子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筛选到了合适的影响因素。经过连续5个月的继代选择培养,逐渐诱导出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对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长期继代培养。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取继代培养了2年多的橡胶树热研88-13品种的珠心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得到了186个胚状体,正在诱导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6.
紫玉兰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获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统计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调节2,4-D、6-BA和NAA之间的配比,对紫玉兰的雌蕊、雄蕊、花被、花萼和带腋芽枝条等组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雌蕊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4.00 mg/L能够产生浅黄绿色丝状愈伤组织;花萼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2.00 mg/L能够产生淡黄色块状愈伤组织;腋芽在MS+2,4-D 4.00 mg/L+6-BA 2.00mg/L+NAA 4.00 mg/L能够诱导产生浅绿色团状愈伤组织,该组织经转接培养后产生胚状体。  相似文献   
7.
 以滇独蒜兰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种子在MS+NAA0.2 mg/L 的培养基在上经过2~3个月的培养,有一部分的种子开始形成极小的愈伤组织或原球茎;再转接到MS+BA5.0~10.0 mg/L+NAA0.2 mg/L 的培养基上,其中少部分会进一步分化成胚状体,并形成小植株,经过多次继代转接可形成丛芽,丛芽的增殖系数高达6倍。通过进一步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可使种子培养的效率提高。以叶片和鳞茎为外植体,均未获得组培苗。  相似文献   
8.
试验尝试构建成体细胞同小鼠早期胚胎的嵌合共生胚胎.取成年人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慢病毒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标记EGFP荧光蛋白,同小鼠早期8-细胞胚胎进行嵌合.结果显示慢病毒高效标记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EGFP荧光蛋白,通过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形成的拟胚体环境作用后,皮肤成纤维细胞成功与小鼠胚胎形成嵌合胚,嵌合囊胚形成率为38.08%,表达EGFP荧光蛋白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能够嵌合到小鼠胚胎的不同部位.嵌合胚在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环境下进行培养,嵌合到小鼠内细胞团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参与小鼠内细胞团的组成,参与小鼠内细胞团组成的胚胎占嵌合胚比率为1.74%.小鼠胚胎干细胞拟胚体环境作用可以成功介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同小鼠早期胚胎形成嵌合共生体系.  相似文献   
9.
霍山石斛类原球茎诱导及其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青  马绍望  蔡永萍  何金铃  林毅  皮瑞 《园艺学报》2009,36(10):1525-1530
 以霍山石斛试管苗带节茎段为材料, 诱导产生类原球茎, 并研究类原球茎发育过程。结果表 明, 霍山石斛类原球茎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Knudson + 2, 4-D 0.1 mg·L - 1 + KT 0.05 mg·L - 1 , 诱导率为25.50%。以固体静置、固液双层静置、液体静置、液体振荡4种不同培养方式进行增殖培养, 其中液体振荡培养方式更适于类原球茎快速增殖。类原球茎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形成, 类似于合子胚的发育, 即经历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 最后发育为成熟胚。类原球茎发育进程大致可分为类原球茎形成期、类原球茎肥大期、茎叶分化期、茎叶形成期以及茎叶伸长期等阶段。  相似文献   
10.
Production of haploids, followed by chromosome doubling to produce doubled haploids (DH) represents the most rapid means of achieving complete inbree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ndrogenetic responses and maximize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regenerants from selected plants of twenty-five triticale (× Triticosecale, Wittmack) populations (BC1F1, TC1F1, and F2) we used a uniform and optimal growth environment for anther donor plants within a greenhouse hydroponic system. Non-orthogonal analysis of deviance showed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01) among populations for both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The overall induction response of the populations was very high with a mean of 50.4 embryoids per 100 anthers plated. Among all tested-populations, M86-6068/TW179//EP80 (TC1F1) was the most responsive for both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which could be associated to its Triticum timopheevii cytoplasm.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populations 80465/II83-194 both as BC1F1 and F2 had a high level of induction response, only a few green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These populations probably possess a partial Secale montanum genome, which could be contributing to the low regeneration ability. In conclusion, the need for optimization of donor plant growth conditions to effectively assess the androgenetic ability of individual populations/lines would be emphasiz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