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西于家山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洞穴与滑坡、沟蚀等侵蚀过程联系紧密并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程度,但目前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暂未明晰。利用无人机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影像与数字表面模型,基于影像标识了黄土洞穴并统计了其土地利用类型与洞穴直径,利用标识点在数字表面模型上提取了黄土洞穴的坡度、坡向、曲率和汇水面积等地形数据并分析了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洞穴直径大多4 m。黄土洞穴在耕地上发育较少,多发育于牧草地区域流水汇聚的凹形坡,且在阴坡更为发育。同时,黄土洞穴坡度正切值范围集中于0.4~1.0,汇水面积一般不超过3 000 m~2。依托统计的坡度正切值与汇水面积数据绘制了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图并对比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侵蚀临界。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边界分别为SA~(0.150)=0.368与SA~(0.135)=7.580,分布较广且覆盖了浅沟与切沟的侵蚀临界。浅沟、切沟的演化与黄土洞穴的发育有关,黄土洞穴通过连通与坍塌促进了浅沟、切沟的发育、转换与扩展,并因此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研究量化了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建立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联系并深化了对黄土洞穴侵蚀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白云岩洞穴上覆土壤渗透水—洞穴水水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揭示岩溶水Ca,Mg,Sr元素比值变化与洞外气候的响应关系。[方法]以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麻黄洞为研究对象,通过麻黄洞4个洞穴水点和上覆3个土壤点土壤渗透水的定期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元素比值法对各监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麻黄洞上覆土壤渗透水主要水化学指标表现为旱季雨季、洞穴水主要水化学指标表现为雨季旱季的季节性变化特征。②洞穴水EC,Ca~(2+),Mg~(2+),HCO~-_3,Sr~(2+)离子浓度约为土壤渗透水的2~6倍,表明表层岩溶带岩溶过程对洞穴水水化学元素具有重要影响。③土壤渗透水对地表降雨和温度变化具有积极响应,旱季滞留于土壤中的大量矿质元素是导致4月份土壤渗透水中Ca,Mg,Sr浓度出现高值的主要原因。④洞穴水Mg/Ca、Sr/Ca比值变化及其相关性,反映了洞穴水受到来源、水—岩相互作用、洞穴水脱气沉积和先期方解石沉淀过程(PCP)等机制影响的协同性及洞穴上覆主要岩溶过程差异,因此其比值变化能够间接表现洞外温度和降雨变化。[结论]土壤渗透水、洞穴水水化学元素具有明显的月间波动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监测点间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类型水Ca,Mg,Sr比值变化及相关性对地表降雨和温度变化具有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三种贮藏温度(-1.5℃、0℃和7~-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近冰温贮藏比O℃贮藏能更好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延缓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果肉相对电导率升高.减少丙二醛生成和果心中酚类物质含量.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1.5o(=和O℃冷藏与土窑洞贮藏(7~-2℃)相比.除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采后生理与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说明适宜的低温可以提高玉露香梨贮藏品质,延缓衰老。九成熟的玉露香梨在7-.2℃土窑洞条件下贮期为120d左右,O℃及近冰温-1.5℃下贮期可达240d左右.但近冰温贮藏的果实品质明显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4.
苹果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3-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了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3套高效灌溉施肥技术模式,以常规树盘灌溉作为对照。分别在苹果树萌芽期、花后期、幼果膨大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施肥,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环绕滴灌、覆膜沟灌0.00~180.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树盘灌溉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大。2)在整个生育期内,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处理分别比树盘灌溉减少灌水量58.700%、50.100%和34.400%;果园耗水量较树盘灌溉分别减少33.500%、28.600%和19.600%。3)产量方面,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产量分别比树盘灌溉高6.000%、5.300%和2.900%;环绕滴灌产量达到3034.7kg/667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6kg/m3。总体来看,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和覆膜沟灌是较好的节水技术模式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滨海泥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造林是世界性的难题。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大穴客土基盘和种基盘造林法在盐碱地进行试验造林,并通过桑苗和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种基盘配方配比等对盐碱地基盘造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盐碱地常规造林方法,采用盐碱地基盘造林法下的桑苗的成活率高达98%,平均生长量提高了13.30 cm。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提高52.27%,平均生长量提高9.70 cm;不同盐碱地基盘造林法对种基盘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影响较大,其中主要体现在种基盘配方中,复合肥的适量添加对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壤防蚀剂的添加量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具有维持基盘形状的作用;在选用的耐盐树种中,国槐较其它耐盐树种更适宜滨海泥质盐碱地。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吉林省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以探明其对烟苗生长的微环境和肥料利用率及早生快发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移栽苗龄及大田移栽期所培育烤烟的农艺性状、肥料利用率、烤后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苗膜下移栽使苗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为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优于常规移栽方法。烟株的各项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对肥料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烤后经济性状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改善。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最佳移栽苗龄为6叶龄,最佳移栽时期为4月26日至5月1日。  相似文献   
7.
贵州石漠化地区地下漏失水土理化性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3个洞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表土与地下漏失水土进行监测与采样分析,研究了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中地表土壤与洞穴漏失水土的理化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石漠化程度越高,岩溶裂隙管道的联通性越强,地下漏失水的滴率变幅越大,漏失土中的粘粒含量越低;在相同岩性条件下,石漠化程度越高,地表土壤pH值与元素含量越高;石将军洞漏失水Ca~(2+)、Mg~(2+)、Sr~(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1.48,17.65,0.026mg/L,韩家冲洞分别为58.39,2.49,0.074mg/L,荣发洞分别为38.29,25.33,0.037mg/L;受岩性差异影响,韩家冲洞漏失水中的Mg~(2+)浓度相对较低,Ca~(2+)、Sr~(2+)浓度相对较高;受气候条件差异影响,荣发洞洞漏失水中的Ca~(2+)、Mg~(2+)、Sr~(2+)浓度均高于石将军洞;洞穴漏失水对漏失土长期的化学侵蚀作用导致漏失土pH值与元素含量高于地表土。  相似文献   
8.
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每穴种植株数对紫苏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穴多株栽植可降低紫苏主茎高度,基部和中部的主茎节位上移,分枝上移。2)1穴多株栽植扩大了穴距,有利于中下部分枝成花、成穗,可提高群体中下部子粒产量和品质。3)3个处理间紫苏子粒产量差异极显著。PX3处理的子粒产量最高,达2 366.8 kg/hm2;其次是PX5处理,子粒产量为1 475.85 kg/hm2,分别比PX1处理增产43.35%和10.07%。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认为土性、侵蚀通道、降雨以及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是形成土壤洞穴侵蚀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以水的作用途径、作用方式及其作用结果为主线,将土壤洞穴的形成模式概化为:冲蚀-贯通型模式、冲蚀-潜蚀-贯通型模式、湿陷-潜蚀-贯通型模式、冲蚀-潜蚀-湿陷-潜蚀-贯通型模式以及复合型模式等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侵蚀产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因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建筑窑洞和塌窑而引发的土壤侵蚀问题,对窑洞的侵蚀产沙时间、空间进行分析,指出产沙主要来自建窑和塌窑时,产沙堆积空间主要位于窑洞院子前缘斜坡和坍塌窑洞的洞口坡地上;认为建窑和塌窑的土壤流失系数是不同的,并分别测算了各自的流失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