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6篇
  119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罗布泊“大耳朵”地区从湖心至湖岸7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炉(GF-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9个沉积物样品中 Cd 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各剖面沉积物样品中 Cd 含量在盐壳层较高,往下各层 Cd 含量相对盐壳层含量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其中 L07-10盐壳层 Cd 含量达到10.38 mg/kg,远超过了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性;水平方向 Cd 含量变化为湖中>湖心>湖岸.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管理和钝化剂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镉的钝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土壤镉含量为0.75mg·kg。下,添加海泡石复配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长期淹水、常规管理水分条件下,土壤交换态cd分别降低了20.4%和15.7%,碳酸盐结合态cd分别下降了15.5%和14.1%,糙米cd分别降低了52.3%和46.O%。未添加钝化剂条件下,长期淹水处理的根表Fe(Ⅱ)含量比常规处理增加了1.2倍,根表cd含量则是常规处理的82.6%。土壤经钝化处理后,长期淹水和常规管理水分条件下,根表Fe(Ⅱ)分别增加了40.1%和70.0%,而根表cd分别降低了35.3%和42.4%。糙米cd含量与根表Fe(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根表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Fe“和cd“对水稻根表吸附点位的竞争以及土壤镉较低的生物有效性是钝化处理组糙米镉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土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绿地土壤、充分发挥其功能,该文对重庆市北碚城区土壤容重、pH、有机质、CEC等理化性质和Cd、Pb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部的土壤容重和pH值高于东北部;有机质整体偏高,且东北部高于西南部;西南部地区绿地土壤CEC含量略高于东北部;东北部地区土壤Cd和Pb含量高于西南部地区。绿地土壤在短时间内受到人为干预较为显著,但随着绿地土壤利用年限的增加,有向其所在地自然土壤特性发展的趋势。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比,Pb、Cd含量均以二级标准为主,虽然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危害性会逐渐体现出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罗兰艳  张洪  王文华  周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41-5843,5846
[目的]为探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增强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在向溶液中添加EDDS和EDTA的情况下,研究油菜对培养液中重金属Cd的吸收和转运情况。[结果]在EDDS和EDTA存在情况下,油菜根系Cd含量减少,地上部Cd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EDDS和EDTA能增强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EDTA对Cd向油菜地上部转运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这与EDTA可显著增强木质部液Cd浓度有关。[结论]EDDS和EDTA均能促进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且EDTA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u2+、Cd2+、Cr6+对斑马鱼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探讨重金属对斑马鱼毒性大小。[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Cu2+、Cd2+和Cr6+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结果]Cu2+暴露1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诱导-抑制效应,Cu2+暴露7 d胁迫斑马鱼SOD为诱导效应,胁迫POD和CAT为抑制效应;Cd2+和Cr6+暴露1 d和7 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均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Cu2+、Cd2+和Cr6+单一胁迫斑马鱼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显著,在短时间和低浓度暴露下,Cr6+毒性作用最显著;在短时间中、高浓度暴露下,Cd2+毒性作用最显著;长时间暴露时,Cu2+毒性作用最强,可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慧  王超  王沛芳  薛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54-1658,1661
[目的]揭示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共同存在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磷营养水平对Cd、Zn复合污染下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2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MDA含量、GSH含量、POD活性、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SH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不存在磷水平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是黑藻比伊乐藻对胁迫更敏感,并且耐性优于伊乐藻。[结论]不同磷营养水平对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影响不一样,其中低磷水平(0.05 mg/L)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与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而高磷水平(5 mg/L)则加重了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金属Cd在土壤-香蕉幼苗体系中的迁移分配规律。[方法]以沙质砖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香蕉为试验植物,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Cd在土壤、香蕉根系、茎、叶中的浓度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Cd处理浓度对香蕉苗体内Cd富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低浓度Cd处理土壤时,富集系数最大,高浓度时富集系数最小。香蕉苗不同部位吸收累积重金属Cd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向茎和叶迁移的量较小。[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认识香蕉中重金属的残留问题、健康风险及其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锰超富集植物短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对重金属镉的响应和富集特征。[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为培养基质,设定8种镉处理浓度(0、25、50、100、200、500、800、1000mg/L)。[结果]在较低镉处理浓度(25mg/L、50mg/L)下,短毛蓼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设定的各种镉处理水平下,短毛蓼根和地上部Cd含量均超过100mg/kg,Cd富集系数均大于1;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短毛蓼体内的镉含量和镉富集量显著增加,镉处理浓度超过50mg/L时,转运量系数大于1。[结论]短毛蓼对镉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在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郭凯  谈成林  王友保  张洁  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39-10240,10390
[目的]为花卉植物用于cd污染土壤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镧(工丑)对羽衣甘蓝受到镉(Cd)胁迫的调节效应。[结果]低浓度的cd对羽衣甘蓝的出芽率、株高、根系、地上和地下鲜重与千重等指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cd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一定浓度的La可以缓解这种抑制作用。[结论]5mg/LLa缓解高浓度cd对羽衣甘蓝种子出芽以及生长等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10、20、40μmol/L)、Pb(10、20、40μmol/L)和Pb-Cd联合(分别为5、10、20μmol/L),来探讨铅镉对肾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及上清液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表明:20μmol/L以上染毒组细胞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细胞碎片,甚至呈泡沫状或树枝状;铅、镉单独和联合染毒组GSH—Px、SO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MDA含量和凋亡率则呈升高趋势(P〈0.05),并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镉和铅也能使细胞周期停滞。Pb、Cd联合可加剧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