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77篇
  免费   5477篇
  国内免费   8627篇
林业   16515篇
农学   16971篇
基础科学   10307篇
  10102篇
综合类   102586篇
农作物   20658篇
水产渔业   6167篇
畜牧兽医   19967篇
园艺   7199篇
植物保护   5209篇
  2024年   833篇
  2023年   3216篇
  2022年   4084篇
  2021年   4278篇
  2020年   4630篇
  2019年   5353篇
  2018年   2751篇
  2017年   4727篇
  2016年   6042篇
  2015年   6236篇
  2014年   10371篇
  2013年   10364篇
  2012年   12940篇
  2011年   13034篇
  2010年   11881篇
  2009年   12339篇
  2008年   12049篇
  2007年   10756篇
  2006年   9984篇
  2005年   8810篇
  2004年   7335篇
  2003年   6068篇
  2002年   5109篇
  2001年   5130篇
  2000年   4572篇
  1999年   3874篇
  1998年   3643篇
  1997年   3416篇
  1996年   3276篇
  1995年   3082篇
  1994年   2783篇
  1993年   2562篇
  1992年   2409篇
  1991年   2237篇
  1990年   1897篇
  1989年   1901篇
  1988年   356篇
  1987年   309篇
  1986年   190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8篇
  1974年   25篇
  1965年   54篇
  1957年   8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菜黑胫病是由Leptosphaeria biglobosa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在我国油菜产区广泛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通过获取突变体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本文优化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油菜黑胫病菌L. biglobosa菌株Lb731的因素,评估转化子质量,并筛选相关突变体。结果明确了农杆菌介导转化菌株Lb731的最佳因素:潮霉素B浓度为50 μg/mL,转化受体(分生孢子)培养时间为15 d (20℃),浓度为2 × 107~8孢子/mL,农杆菌-受体共培养温度为25℃,共培养时间为72 h。在最适条件下的转化效率达到80个转化子/百万分生孢子。T-DNA插入基因组的频率为100%,单拷贝插入频率为72.7%,转化子抗潮霉素性状能稳定遗传。从2136个转化子中获得了11个菌丝生长减缓突变体,7个色素产生缺陷突变体和14个分生孢子产生缺陷突变体,并从这些突变体中鉴定出7个致病力丧失突变体。采用hiTAIL-PCR技术,从3个突变体中获得了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L. biglobosa的生态适应性机制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李艳  张晴  赵鲁  戴志鹏  张锡涛  田浩然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41-142,178
"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积极开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该文结合"十三五"时期安徽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提出了土地资源建设的保护对策,以期为"十四五"期间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幼龄果园面积不断增加。在幼龄柑果园套种优质稻,对其稻米品质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果园套种水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等方面的表现优于水田水稻,其他指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庐江县泥河镇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当地积极发展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以生育进程、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产量等作为指标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入45%红四方复合肥600kg/hm2+有机肥1500kg/hm2,水稻的生育进程、经济性状更加合理,产量最高,极显著优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寒地稻作区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延长根系及叶片功能、调整氮素、控制营养生长等,实现秆粗、穗大,防倒伏控早衰;通过水肥管理增加穗粒数、穗枝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96份梨种质资源对叶片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莱克拉克、威宁大黄为高感梨黑斑病品种;海兰特、阿巴特、李克特、考密斯、哈依兰德为感梨黑斑病品种;大巴梨、凯斯凯德、路易斯、秋洋梨、青松、绿云、spalding、保9、贵妃、砀山酥梨为中抗梨黑斑病品种;保利阿斯卡、盘克汉姆、巴梨、长把梨、雪花、早酥、金水1号、黄金、丰水、安梨、伏香等79份梨品种为抗梨黑斑病品种。总体来看,砂梨对黑斑病的抗性高于西洋梨。  相似文献   
7.
2016~2018年在长江中游三熟制区(江西进贤)开展田间试验,初步探究了缓释型配方肥(N:P2O5:K2O=25:7:8,及5%其他中微量元素)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从而为套播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油稻稻三熟制秸秆还田下,相比不施肥处理,分次施常规肥和一次性基施配方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套播油菜产量和收入;缓释型配方肥在减少肥料养分投入且一次性基施的情况下,仍能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肥分次施用的效果.对于晚稻套播油菜,缓释型配方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肥料,建议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不同地区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Longdong)人工草地多年监测,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比较其在甘肃不同种植区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陇东苜蓿在甘肃不同种植区各营养指标高低存在差异,粗蛋白质(CP)含量以庆阳市宁县早胜镇(QYZ)最高,为18.87%|粗脂肪(EE)含量以白银市靖远县箬笠乡(BYR)最高,为2.79%|粗灰分(ASH)含量以武威市民勤县蔡旗乡(WWC)最高,为12.46%,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以庆阳市宁县春荣乡(QYC)最高,为43.99%,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定西市通渭县平壤镇(DXP)最高,为53.20%,P含量以张掖市高台县碱泉村(ZYJ)最高,为0.29%,Ca含量以民勤县蔡旗乡(WWC)最高,为2.15%。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分析,陇东苜蓿在13个产地的灰色关联度值为0.521 ~ 0.792,以武威民勤关联值最高,为0.792,综合评价最好,其次是白银靖远,关联值为0.7743。本研究对陇东苜蓿的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陇东苜蓿|不同种植区|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不同酶制剂对水稻秸秆和白酒糟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酶制剂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和白酒糟(m︰m=1︰1)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CK(对照)、CEL(250 U·g-1纤维素酶)和XYL(250 U·g-1木聚糖酶)3个处理,青贮120 d后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CEL处理的感官评定等级为良好;CEL和XYL处理的干物质、粗脂肪、钾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的粗蛋白和磷含量显著高于CK(P<0.05);CEL和XYL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且CEL处理显著低于XYL处理(P<0.05);CEL和XYL处理30 h的养分消化率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48 h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K(P<0.05);CEL和XYL处理的饲用价值显著高于CK(P<0.05),且CEL处理显著高于XYL处理(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能够提高水稻秸秆和白酒糟混合青贮的营养品质、养分消化率和饲用价值,且纤维素酶的添加效果优于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0.
秸秆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蓄水保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正效应,但其石灰效应会加大稻田氨挥发损失。为充分发挥生物炭吸铵特性,降低其石灰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和酸化水平(pH值=5、7、9)稻草生物炭处理下的田面水NH_4~+-N浓度、氨挥发和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酸性(pH值=5)、中性(p H值=7)生物炭处理在基肥期和分蘖肥期均能显著降低田面水NH_4~+-N峰值浓度(P0.05),降幅达16.90%~35.60%。全生育期稻田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15.14%~26.05%(2019年)、15.10%~19.00%(2020年)。稻田增施热解温度为700℃、酸化水平为5(p H值=5)的生物炭(C700P5)降氨效果最好,两年氨挥发分别显著降低22.93%、12.61%(P0.05)。高温热解配合偏酸性、中性生物炭(C700P5、C700P7)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92%~13.5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其增产原因是生物炭酸化处理降低了稻草生物炭的石灰效应,而热解温度调整提高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 Capacity,CEC),进而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最终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和水稻产量。研究可揭示不同热解温度和酸化水平制备的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应用潜力,并为稻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