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25篇
  30篇
综合类   867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595篇
园艺   296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性生殖在真菌的生活史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交配型基因是控制有性生殖的关键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MAT1-2型菌株中包含MAT1-2-1MAT1-2-8两个交配型基因,但是它们如何调控稻曲病菌有性生殖依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它们在不同侵染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编码的蛋白结构特性。研究表明MAT1-2-1在侵染不同阶段一直下调表达;而MAT1-2-8在侵染早期(5 dpi)上调表达,在侵染后期下调表达。与营养菌丝阶段比较,MAT1-2-1MAT1-2-8在有性发育过程菌核形成、菌核萌发、子座原基形成和子座成熟4个阶段的表达量都是下降的,在菌核形成阶段表达量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T1-2-1和MAT1-2-8具有磷酸化位点,为非分泌蛋白,无明显的跨膜结构域。蛋白同源比对分析表明MAT1-2-1与香柱菌(Epichloë typhina)的MAT1-2-1同源性最高,而MAT1-2-8与绿僵菌(Metarhizium)的MBR_08192蛋白同源性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MAT1-2-1和MAT1-2-8能够互作,并分别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中。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到MAT1-2-1的一些候选互作蛋白,如假定Ran交换因子Prp20/Pim1(KDB12229.1)、假定rRNA处理蛋白Ebp2(KDB12923.1)及组蛋白H1(KDB12711.1)等。因此,以上结果为研究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MAT1-2-8调控有性生殖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优势寄生蜂,了解寄生蜂的交配行为有利于完善其规模化繁殖技术。通过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首次交配及再次交配、配偶选择等行为学观察,以及多次交配对雌蜂繁殖量影响的生物学试验,明确了该蜂的交配过程包括求偶、交尾前期、交尾和交尾后期;雌蜂在整个生活史中未观察到再次交配;雄蜂可在首次交配后迅速进行再次交配,首次交配后1 h内的再次交配率为83.3%,62.5%的个体可在2 h内完成第3次交配,再次交配的行为持续时间显著低于首次交配;雄蜂的交配次数对自身寿命及其配偶的寄生量无显著影响;此外,在配偶选择中,处女蜂倾向于接受有交配经历的雄蜂,多头雄蜂间存在竞争行为进而干扰交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有性生殖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玉米大斑病菌(登录号MAT1-1:GU997138和MAT1-2:GU997137)和小斑病菌(登录号MAT1-1:X68399和MAT1-2:X68398)交配型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种病原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特异性引物,采用单因素法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中延伸时间和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种病原菌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同时,对田间采集的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单孢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多重PCR检测,以明确建立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设计的交配型特异引物StMAT01-2F/R、StMAT02-3F/R、ChMAT01-3F/R和ChMAT02-2F/R可分别扩增出MAT1-1、MAT1-2型菌株大小为816、132 bp(大病斑菌)与490、136 bp(小病斑菌)的特异性目的条带。25 μL多重PCR扩增体系:2×Multiplex PCR Mix 12.5 μL,引物各10 pmol,DNA模板100 ng,退火温度为57.2℃(大病斑菌)和55.0℃(小斑病菌),35个循环。该多重PCR对玉米大斑病菌MAT1-1、MAT1-2型单孢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1 ng基因组DNA,而对玉米小斑病菌MAT1-1、MAT1-2交配型的检测灵敏度均为0.1 ng基因组DNA。该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特异性很强,能够很好地区分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相应的近缘种和14株其他真菌菌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能够准确地检出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且检测结果与随机抽取的菌株杂交验证结果完全吻合。【结论】构建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监测及有性生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宝应县秋延迟大棚栽培的黄瓜品种,作者引进了津春4号、津研4号、神农春4号和新唐山秋瓜4个黄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津春4号产量较高(667 m^2产量4160 kg),雌花出现较早,以主蔓结瓜为主,节数较多,抗霜霉病,商品性较好,早期产量较高,可作秋延迟大棚栽培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神农春4号黄瓜以主蔓结瓜为主,商品性较好,早期产量较高,也可作秋延迟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5.
<正>塑料大棚造价低、建成快,能满足蔬菜提早或延迟栽培及特殊种植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建棚材料的研发及推广使用,使塑料大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此,为广大塑料大棚蔬菜生产者在大棚应用与管理上提一些建议。1塑料大棚建造原则1.1选择适合的类型。目前,塑料大棚从材料或是结构来分有很多类型,建造塑料大棚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本着实用、经济的原则选择建造类型,以合理的造价,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寿光桂河芹菜因生长在桂河岸边、产量高、品质好、酥脆清香,入口无渣,凉拌、热炒皆宜而闻名。2009年桂河芹菜申请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现将寿光桂河芹菜秋延迟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1桂河芹菜的特点桂河芹菜叶茎嫩黄、株高约80cm,直秆空心,生长期120~150d。桂河芹菜根系较浅,多分布在土壤的12~20cm范围内,不耐干旱,需湿润的土壤。桂河芹菜喜冷凉气候,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0℃,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     
《林业与生态》2014,(4):24-25
延迟退休政策尚无时间表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幸刀日前透露,延迟退休是否会在某些部门和地方先行试点目前尚无时间表,相关方案正进行研究。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阿布白桃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干燥的气候条件,进行晚熟桃阿布白桃的日光温室延迟栽培。可使桃于元旦成熟上市。3年生桃666.7m^2产量2013kg,市场售价每千克12元,产值2.4万元。介绍了阿布白桃的日光温室延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同一生境类型下具有不同交配系统特点和不同传粉者丰度的3种龙胆科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自花授粉)、祁连獐牙菜(Swertia przewalskii)(高昆虫访问异花授粉)和线叶龙胆(Gentiana farreri)(低昆虫访问异花授粉)为对象,研究其资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花粉胚珠比例(P/O)存在显著差异(P0.05),湿生扁蕾的P/O显著低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祁连獐牙菜的P/O显著低于线叶龙胆的(P0.05);2)3种植物的繁殖分配比例存在差异,湿生扁蕾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的(P0.05),线叶龙胆的繁殖分配比例显著高于祁连獐牙菜的(P0.05);3)在繁殖分配比例与个体大小关系上,湿生扁蕾与其个体大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另外两种异花授粉植物则与其各自个体大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交配系统类型和传粉者丰度与植物的资源分配模式有关,尽管3种植物的繁殖绝对投入量都与其个体大小显著正相关(P0.05),但自花授粉植物相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具有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并且这种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不受个体大小影响,这种高繁殖投入的资源分配模式可能与自花授粉植物具有繁殖保障,从而降低其繁殖代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简单储王法     
周传胜 《蜜蜂杂志》2020,40(3):33-33
笔者养中蜂120箱以上,在分蜂季节里,主张年年换春王,但是隔年带强群的优质老王少量留做备用。一是防备最后新王交配丢失或受天气影响导致交配不成功,二是防备转地途中蜂王损失以作应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