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完全免费 | 31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352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220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191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2.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5,他引:15
川麦42(99.157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CIMMYT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Syn-CD768(Altar 84/Aegilops tauschii 188)与四川小麦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增产46.50%和16.3%,平均产量达5.86t/hm^2,最高产量达7.53t/hm^2。川麦42不仅创造了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最高新纪录(6.13t/hm^2),连续2年省区试产量超过6t/hm^2。该品种对条锈病高抗一免疫,品质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2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和品质表现俱佳的突破性穗数穗重并重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小麦面粉淀粉特性与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245份小麦种质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热、降落值、沉淀值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淀粉性状与Zeleny沉淀值及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Zeleny沉淀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降落值相关不显著,淀粉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小麦品种选育中,淀粉性状可以作为品质指标,加强对其改良,不影响优质与高产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千粒重(0.7005)、水势(0.6959)、有效分蘖数(0.6951)和株高(0.6866)。并依据各品种的加权抗旱指数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以较好的反映品种的选育及适应地区。参试品种中较抗旱的品种有洛旱6号、晋麦47、陕麦168、小偃6号等。【结论】与抗旱指数关联度最大的是和叶片气孔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它们在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所受的影响最大,与作物抗旱性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可以选用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小麦抗旱性的以性状为基础的选择,以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5.
秸杆覆盖与抗旱剂对烟田土壤水分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烟田内进行了秸杆覆盖、秸杆覆盖-抗旱剂组合的试验,以覆盖、常规栽培为对照。结果表明,秸杆覆盖、抗旱剂、秸秆覆盖-抗旱剂具有明显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随秸杆覆盖、秸杆覆盖-抗旱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秸杆覆盖、抗旱剂、秸杆覆盖-抗旱剂可明显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草产量和产值。兼顾烟草的产量和质量,秸杆覆盖600kg/hm^2,并喷洒抗旱剂420g/hm2最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均为重要的数量性状。对大豆的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半矮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0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实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亲本间表现多态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QTL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包括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蛋脂总量等);产量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和其它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期、分枝数、主茎节数、平均叶长、平均叶宽等)。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共检出68个QTLs。每个性状的QTLs检出个数从平均叶宽的3个到百粒重、株高等的8个,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5.8个。与国内外对应农艺性状QTL检测结果相比,多个性状的QTL位点均一致,说明QTL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以进一步用于分子辅助育种。【结论】获得了大豆12个重要农艺性状的68个主效QTLs。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生育期、穗长、出子率、株高、百粒重、穗行数和稳位。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5个山药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 4个山药栽培品种太谷山药、铁棍山药、花籽山药、日本白山药和 1个野生山药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花籽山药生长势强 ,产量最高 ;其次是日本白山药 ;太谷山药生长势和产量水平中等 ;嵩县野山药产量水平居中等 ,生长势强 ;铁棍山药生长势较弱 ,产量水平最低。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 ,铁棍山药的可溶性总糖、淀粉、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表现最高 ,分别比其他 4个品种高 12 .8%~ 2 96 .8% ,5 9.7%~ 85 .8% ,5 5 .4 %~ 10 8.7% ,114 .3%~2 0 8.8% ,74 .8%~ 135 .7% ,品质最好 ,且含水量最低 (71.8% ) ;太谷山药的淀粉、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日本白山药、花籽山药和嵩县野山药 ,但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因此 ,可利用上述品种资源的优良性状 ,采用常规杂交和细胞工程技术 ,对现有的栽培品种进行改良 ,以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山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钾水平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大田施氮、磷水平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了施K2O分别为0,45,90,135,180,225,270kg/hm^2对烤烟品种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缺钾症状和气候斑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长前中期,当施钾量达到180kg/hm^2以上时,株高增长显著变慢,而定型株高则显著增高;茎围和最大叶的面积在施用135kg/hm^2以上的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面积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以施用180kg/hm^2的处理居首位,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以施用225kg/hm^2的处理最高,这两种处理的以上4个经济性状与CK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烟叶中的总糖和K2O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上升,烟碱、总氮、蛋白质和Cl^-含量则下降;缺钾症状随施钾量增加而减轻,至施用180kg/hm^2时已无缺钾症状;烟叶气候斑的发生程度也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减轻。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