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近年来在蚜虫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大量、频繁地使用此类杀虫剂,导致多种蚜虫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本文就不同种类的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发展趋势、产生机理及综合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选用青海农田常见杂草野燕麦作为靶标杂草,盆栽接种后测定了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野燕麦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生理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多孢木霉HZ-31菌株侵染野燕麦后,对植株生理机制防御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PAL和POD活性增加,以抵御菌株侵染,其余生理防御指标包括MDA含量、CAT、PPO、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则受到菌株侵染的破坏,含量减少、活性降低。被抑制的防御酶作用效应大于被促进的防御酶。HZ-31菌株的侵染钝化或抑制了野燕麦体内主要酶类,中断相应的酶促反应,引起植物广泛的代谢变化,包括细胞膜透性改变、干扰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酚类物质代谢等生理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GD-9发酵条件优化及菌剂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GD-9发酵过程中各因子的配比和最优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株最适碳源、氮源、载体、固态发酵基质进行了筛选,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碳源、氮源、初始含水量、接种量、初始pH、培养时间、培养温度7种因素对菌株活菌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D-9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氮源NaNO_3 58.4 mg/g,碳源葡萄糖48.4 mg/g,培养基质最适初始含水量为258 mg/g,最适接种量为0.26 mL/g,初始pH 7.6,最佳培养时间147.8 h,最佳培养温度30.7℃,最适宜的载体为黏土,分散剂为聚乙烯醇,稳定剂为膨润土,润湿剂为糊精。通过发酵试验结果制备生防菌株GD-9的固体菌剂,该研究为菌剂的商品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株防治藜、冬葵等阔叶杂草的生防菌株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HZ-1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株固态发酵基质、最适碳氮源和固-液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HZ-1最佳产孢的固态基质为麦麸,最适碳源为麦麸(40 mg/g),最适氮源为蛋白胨(50 mg/g).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该菌最适固-液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300 mg/g,适宜的接种量为0.3 mL/g,初始pH值7.4,最适温度为24.3℃,发酵最适时间为216 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极细链格孢菌菌株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 1960 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 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 ICTV 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 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 等,我国鉴定有 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 个株系,GAV 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 BYDV 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 BYDV-GAV 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青海主栽与后备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为青海省高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44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全生育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24、Yr44的侧翼分子标记检测其抗病基因的分布。【结果】在供试的44个小麦品种(系)中,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1份(70.4%)材料对CYR31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5份(79.5%)材料对CYR32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38、YZ282等35份(79.5%)材料对CYR33表现抗病,互麦13、云繁105、稷麦8号等35份(79.5%)材料对CYR34表现抗病;青春533、青春38、青春39等20份材料(系)表现成株期抗病性,占供试品种的45.4%,其中GY363和GY856 表现免疫,15-34-3、HYNM19-2和互紫麦1号等11份小麦品种表现高抗,青春38、青春39和稷麦8号等7份小麦品种(系)表现中抗,分别占总数的4.5%,25.0%和15.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34-3、HYNM19-2、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5基因,云繁105、稷麦8号和15-34-3等11份(25.0%)材料可能携带Yr9基因,青春533、青春38、40-12-86等4份(9.1%)材料可能携带Yr10基因,互紫麦1号、YGW-46、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15基因,青麦5号、稷麦8号及15-34-3等15份(34.1%)材料可能携带Yr24基因,宁春51、15-34-3、19399-11等8份(18.1%)材料可能携带Yr44基因,其中航远L621未携带这6个抗病基因,但是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结论】青海省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病性较高,今后应减少含有Yr9基因小麦品种的使用,加大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组合品种选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56%2甲4氯钠水溶性粉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6%2甲4氯钠水溶性粉剂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2250~3750g/hm2为宜,在春小麦3~5叶期、双子叶杂草2~8叶期每公顷兑水300kg茎叶喷雾。对供试春小麦高原438号品种安全,使用后增产9.47%~10.24%。  相似文献   
8.
李玮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31-134
研究了5种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施用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处理后,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呈激活或抑制的作用,且该种刺激作用随剂量改变而变化。48%氟乐灵乳油处理后,脲酶活性呈现出激活-抑制-恢复的变化规律。处理2 h后脲酶活性显著增加,抑制率达到22.1%。处理5 d后抑制率为8.27%,在21 d左右恢复。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处理的浓度和土壤酶的种类密切相关,同时还与处理时间有关,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对表征除草剂土壤污染具有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5种复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筛选对玉米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较好的除草剂。结果表明,20%烟嘧·莠去津OD 540 g/hm~2+288 g/L氯氟吡氧乙酸EC 129.6 g/hm~2+56%二甲四氯SP 252 g/hm~2复配组合,施药20 d对总阔叶草株防效为86.9%;施药40 d对总阔叶草株防效为90.6%;施药40 d对总阔叶草鲜重防效为95.6%。使用20%烟嘧·莠去津OD 540 g/hm~2+288 g/L氯氟吡氧乙酸EC+56%二甲四氯SP于玉米田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玉米安全,除草效果良好,可以作为玉米田的主要除草剂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炭疽病常用防治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乳剂和45%咪鲜胺水乳剂单剂为对照,研究了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对枸杞炭疽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100mg/kg、133.3mg/kg和200mg/kg 3个处理两次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7.64%、81.87%和83.73%;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133.3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乳剂75mg/kg和45%咪鲜胺水乳剂168.75mg/kg处理防效相当,表明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对枸杞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