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不仅担负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其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也承担着定点扶贫的责任与使命.高校在定点扶贫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以及智力等独特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已有许多高校探索出定点扶贫的经典模式.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团一队"定点扶贫模式在帮扶合阳县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三团一队"保障机制不健全、扶贫工作主要发力点不突出、多主体共同参与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吸引不足的困境,探索优化路径,以此来完善"三团一队"定点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以来,秦巴山区各地积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移民社区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移民社区入住率不断提高。随着移民社区规模的扩大和入住率的不断增加,对移民社区的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分析移民安置社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建议,以促进移民安置社区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社区建设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课程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在线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程设计形式单一,二是重建设、轻应用、缺管理,三是忽视在线课程的内涵建设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内外已建成的慕课及其他网络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依托这些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活动,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同时,提出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措施:一是要转变教育理念,二是要明确在线课程建设目标,三是确立在线课程教学的运行方式,四是对教师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五是加强在线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在线课程的建设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分析及优化建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快,我国农业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同时,针对我国农业当前的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科技的当前发展,研究了近几年来不同的地方推出的各种农村科技推广方案的特点和适应方案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提出了将农业传统模式逐渐向农业科技优化模式的详细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5.
李聪颖  杨乙丹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269-271,274
新农科的建设为我国涉农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涉农高校助力农民培训带来了新契机.针对涉农高校助力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意识不强、培训机制不活、培训内容老套、配套保障政策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充分发挥涉农高校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新方式、完善农民教育保障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012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火地塘实验林场,连续开展“秦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基本上形成了“五个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包括:一个功能完备的教学基地、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一套探究体验式现场教学与考察线路体系、一套精品化的课程体系和一套优质化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并因此成为学校特色化的品牌社会实践课程,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扶贫方式之一,它的核心是把贫困户植入产业链条之中,围绕某种资源、产品,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在深入调研S省T区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及产业脱贫成效等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该文系统分析了T区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今后该区制定产业扶贫政策以及落实扶贫措施提供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段,综合得分达到75.40分。农业现代化达标水平也从良好达标发展到优等达标,达标率达到83.78%。但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还存在很多短板,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未取得进展,指标达标结构不平衡,7项具体指标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因此,为促进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攻现代农业薄弱环节,优化农业现代化整体达标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追赶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路径,并揭示生态—社会—环境系统变迁对"三农"融合发展的影响,为实现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及"美丽陕西"的目标服务。[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分析生态—社会—环境系统变迁与"三农"融合发展的关联性及趋势。[结果]"三农"融合发展路径沿着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阶层结构→社会结构的脉络依次展开。影响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的压力在于"三农"割裂式发展形成相互牵制的循环圈,以及滞后于经济社会总进程的"三农"发展和生态保育;"三农"融合发展的潜力源自"三农"自身及变革中的生态—社会—环境系统;促使"三农"兼容和协调发展的5大动力分别是:国家作用、市场力量、组织角色、职业农民和生态环境。[结论]为了保证陕西省"三农"融合发展路径的顺畅,应从顶层设计、内涵发展和协同视角三方面,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生态—社会—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兴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在目前的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想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研究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创新策略,建立起多元化、高功效的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