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324篇
基础科学   96篇
  450篇
综合类   2750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219篇
畜牧兽医   2696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水相共沉淀法合成了L-半胱氨酸(L-cys)修饰的Mn掺杂ZnS量子点(L-cys-Mn∶ZnS QDs)。基于头孢哌酮钠可通过电荷转移猝灭L-cys修饰的Mn∶ZnS量子点室温磷光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头孢哌酮钠微量残留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当pH=6.4,反应时间为40 min时,量子点的磷光猝灭程度与头孢哌酮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25~2.000μg/ml,相关系数(r)为0.997 3,方法检出限为0.016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3%。该方法应用于牛奶和蜂蜜中头孢哌酮钠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02.1%和95.5%~99.6%。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温度和保鲜处理对黄秋葵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秋葵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保鲜剂对黄秋葵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台湾“五福”黄秋葵为试材,分别置于低温((4±1)℃、(9±1)℃、(14±1)℃)和常温((20±1)℃)条件下贮藏,研究温度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1.0%壳聚糖、5.0 mmol/L水杨酸、0.5片安喜布、5%O2+8%CO2处理黄秋葵,研究保鲜处理对其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9±1)℃贮藏组的保鲜效果最好,显著改善了贮藏期间黄秋葵的失重率、硬度、叶绿素含量、VC含量、L值、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MDA含量、细胞膜相对电导率;4种保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秋葵的SOD、POD、CAT活性,并维持其活性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显著抑制黄秋葵果实MDA含量的升高。通过研究发现,壳聚糖涂膜液处理组的效果最佳,水杨酸处理组次之并优于1-MCP处理组,气调处理组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公猪生殖系统中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的硒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RT-qPCR技术对成年和半月龄DLY三元杂交公猪的睾丸、附睾及杜洛克公猪的精子进行25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采用2~(-△△Ct)法计算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①GPX3和TXNRD2在仔公猪睾丸中显著高表达(P0.05),GPX6、SELENOM和SELENON在仔公猪附睾中显著高表达(P0.05);②GPX4、SELENOH、SELENOK、SELENOS、SELENOT、SELENOV、SEPHS2、TXNRD1等8个硒蛋白编码基因在成年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样品中表达量(P0.05);③MSRB1和SELENOI在成年公猪附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仔公猪附睾中表达量(P0.05)。【结论】在公猪生殖系统中,13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2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受性成熟的影响,揭示这些差异表达的硒蛋白编码基因与相应器官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卷象(Apoderus rubidus)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动态和分布性变化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划分样方对常春油麻藤种植区中的寄生卷象叶卷数量动态、空间分布、寄主植物状态等进行记录和统计,通过聚集指标及平均拥挤度指标分析叶卷聚集程度,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判断聚集原因。【结果】在垂直分布上,超过80%的叶卷分布于中上层;叶卷水平分布呈现中间集中、两侧分散的特点;58.4%的叶卷出现于幼嫩叶片上,未发现出现在老黄或患病叶片上的叶卷;各样方中叶卷数量与寄主植物生长状况关系不显著;红卷象在雅安地区一年两代发生,叶卷数量每月变化明显,空间分布倾向于逐渐扩散,但叶卷空间分布型在不同月份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加,呈密度依赖性,每月的聚集均数都小于2。【结论】红卷象卷叶时倾向于选择健康幼嫩的叶片;成虫在小范围内具有迁移能力,使叶卷倾向于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5.
<正>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营养作用和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饲用特性、加工调制方法,掌握动物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制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内容丰富,但有时还比较抽象,为了迎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所以多数内容必须通过现场教学才能使学生理解。因此,  相似文献   
6.
<正>据资料记载,蟾蜍毒液由眼后部的腺体分泌,是一种很强刺激性的物质,犬直接接触蟾蜍毒液导致中毒,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笔者接诊了1例由于啃咬蟾蜍而中毒的犬,由于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病史2012年8月14日,合川区一居民饲养的犬发病。患犬为3月龄红色泰迪犬,体重约1.5 kg。主诉:患犬  相似文献   
7.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六七年时间没有与你们联系了,真还有些想念。我依旧养着蜜蜂,因而很关心蜜蜂方面的资讯:很喜爱阅读《蜜蜂杂志》,心中也常挂念养蜂的老朋友。由于有众多的蜜蜂陪伴,我的退休生活不但很充实,而且有几分热烈。很感叹这六七年时间里,多数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生活节奏,因而变化不大。而你们却继续在养蜂战线上努力拼搏,且成绩显著。例如,义讲全国;好文章不断;出版了新书《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我祝福你们!广大蜂友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你们于本月5日寄出的书已收到。拆开一看果然是2本,其中一本尚有龚老师的亲笔签字和勉励之语,我因此高兴至极!学生自认为乃养蜂界一无名小卒,与你们二位老师素昧平生。也就是在《蜜蜂杂志》上发表了几篇相关小文,竟然能获得如此礼遇,学生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待细细思量之后我才领悟到,此举乃是你们鼓励包括我在内的一批蜂界人士,继续深入地向蜂学研究之期望也!余乃一爱好蜜蜂的  相似文献   
9.
选取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36~39日龄中药组(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猪康散",40日龄除阴性对照组(Ⅰ组)外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于40、45、50、55、60日龄每组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FN-γ、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除0.5%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0.5%和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或0.05);除两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6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0.5%中药组(P0.01或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猪康散"能明显提高人工感染PRRSV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PRRS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外膜微孔蛋白N(outer membrane porin protein,OMP)基因序列(NC_012779.2)设计引物,以鮰爱德华菌Ms12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后克隆至pMD19-T载体,将阳性克隆菌送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ompN1、ompN2和ompN3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信号肽、跨膜区、亲/疏水性、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去信号肽的B细胞表位相对集中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后,将截段序列克隆至pMD19-T载体,鉴定成功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至BL21(DE3)/Rosseta(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最后用兔抗鮰爱德华菌血清对重组蛋白OmpN1、OmpN2和OmpN3进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显示扩增得到ompN1(1 143bp)、ompN2(1 056bp)和ompN3(1 053bp)的序列,获得的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J831564、KJ831565和KJ831566。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OmpN1、OmpN2和OmpN3蛋白分子式分别为C1940H2993N543O622S7、C1817H2723N497O579S5和C1896H2843N519O563S7,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44 100、40 900和41 800,均为含有1个信号肽和跨膜区的疏水性蛋白,具有1个革兰阴性细菌OM_channels超家族结构域,是1种嵌入型的膜外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诱导表达的融合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在沉淀中,大小分别约为61 800、58 700和59 100;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OmpN1、OmpN2和OmpN3均能与兔抗鮰爱德华菌全菌血清结合,表明鮰爱德华菌外膜微孔蛋白N具有亚单位疫苗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