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慈  赵姜  龚晶 《北方园艺》2021,(6):156-161
蔬菜废弃物产生量巨大,推动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蔬菜废弃物的特点决定,多数的处理技术集中于肥料化应用。该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较为典型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径以及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并从技术集成创新、新装备研发、政策支持和社会化服务4个方面提出加快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冠幅作为林业研究的关键因子,开展冠幅的研究对于精准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利用冠幅对树木其他因子进行预测,选取了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白蜡、蒙古栎等14个常见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6种回归方程,借助样地实测数据分别建立每个树种的胸径 冠幅和树高 冠幅模型,并针对每个树种筛选出的最优方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研建的14个树种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决定系数R2绝大多数都大于0.5,其中,核桃的胸径 冠幅模型最高,R2=0.951,树高-冠幅模型R2=0.887,蒙古栎树高-冠幅模型最低,R2=0.506,也超过了0.5。所建模型的精度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对北京市松山地区大面积林分参数的预测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明远 《蔬菜》2020,(7):79-83
正7月正值瓜类白粉病较猖獗时期,这期就来谈谈瓜类白粉病。瓜类白粉病是个世界性的病害,在我国最早于1886年发生在云南的葫芦科植物上[1];进入20世纪30—40年代以后,有关瓜类白粉病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已遍及全国;至20世纪70—80年代,白粉病已经成为黄瓜严重的病害。我国各地  相似文献   
4.
李明远 《蔬菜》2020,(8):79-83
正8月正值大白菜种植时节,很多人知道大白菜有三大病害,这期就来谈谈大白菜的这三大病害,即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在20世纪后半段对市民的生活有太大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时有发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冬季保护地很少,从10月份一直到第2年的3—4月份,大部分市民主要靠吃大白菜过冬,大白菜有市民的"半年菜"之称;所以,大白菜的丰产对市民的冬季食用蔬菜影响很大。大白菜生产关乎市民的"菜篮子",政府及种植大户都极其重视大白菜"三大病害"。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大白菜的病害,种类不少。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北京市做过一次蔬菜病害的基本调查,当时发生的病害就有22种~([1]),这些病害有些发展成了重要病害,但有些病害因危害不严重或发生的范围小,对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几种对市场供应影响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6.
正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现在秋天正值茄果类蔬菜白粉病容易发生的季节。根据文献记载,辣椒白粉病和茄子白粉病在1919年在台湾即有报道,但报道较多的是在20世纪70年以后,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及澳大利亚等国都有相关的报道。笔者1978年在也门共和国胡斯省白托纳地区工作期间,在茄子、番茄上也见到过白粉病,其是由拟白粉菌(Oidiopsis sp.)所致,相比辣椒白粉病,其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静雯 《蔬菜》2018,(5):61-67
为了传递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形势的信息,使产业相关投资者和决策者理性看待我国羊肚菌产业的发展,综述了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我国羊肚菌种植规模与种植区域的发展趋势、品种选育的重要进展、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有利的政策背景,指出了产业发展在种质资源调查、生活史与营养类型、遗传育种、栽培技术、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行业标准与规范以及产业化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种质资源库、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加强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科学投资与规划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优化施肥下长江流域冬小麦产量及肥料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冬小麦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探讨冬小麦产量分布特征及施用氮、磷和钾肥料的增产效应,为长江流域冬小麦肥料减施增效和优化养分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于2000—2018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开展的田间试验,以及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检索字段或字段组合(冬小麦、冬小麦+产量及冬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等)得到的此期间关于长江流域冬小麦田间试验的论文,共1 732个田间试验。试验处理包括:优化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以及在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的不施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钾肥处理,以探究长江流域各省(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冬小麦在优化施肥下的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特征。【结果】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优化施肥处理下的平均产量为6.6 t·hm-2,其中安徽省平均产量水平最高,为7.3 t·hm-2,重庆市最低,为3.6 t·hm-2。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3、0.9和0.6 t·hm-2,但变异范围较大。氮、磷和钾肥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0.6、0.8和0.9,氮是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2.6、11.6和7.7 kg·kg-1,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4.0、78.9和73.4 kg·kg-1。与农民习惯施肥措施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平均增产0.5 t·hm-2,增幅为8.8%;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41.1%、121.1%和84.6%;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2.4%、23.5%和25.4%。【结论】优化施肥有效提高了长江流域冬小麦的产量和养分利用率,但各省(市)间存在一定差异且省(市)内变异较大。四川、云南、湖北和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具有较低的产量反应,说明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供应,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养分优化管理方案。分析长江流域优化养分管理措施下的小麦产量反应和肥料利用率等参数,可以确定氮为小麦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朱焕焕 《蔬菜》2019,(4):30-35
综述了我国花椰菜产业情况及主栽品种区域分布现状,结合市场需求,指出如今研究的热点品类,如松花菜、西兰花及其各种类型用途的品种,最后总结出花椰菜种业存在的基本问题,如种质资源缺失,多抗品种短缺,加工型品种缺乏,种子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制种成本高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