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gf2转座子介导的草鱼、团头鲂和鲫插入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座子介导的插入诱变(insertional mutagenesis)策略在养殖鱼类功能基因发掘和解释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高效Tgf2转座子为研究基础,构建了pTgf2-β-actin-eGFP、pTgf2-EF1α-eGFP、pTgf2-Myo D-eGFP和pTgf2-Krt8-eGFP这4种带有不同启动子的供体质粒,以及pCS2-gf TP这种gf TP转座酶mRNA的体外表达的辅助质粒。将供体质粒和gf TP转座酶mRNA一起注射到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1~2细胞期受精卵中,经对子代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整合率的检测和筛选,初步构建了1个以转座子为工具介导的插入诱变库。实验表明,在早期胚胎中,鲫和团头鲂的荧光率达到90%,在草鱼中则高达95%,随着供体质粒注射的改变,表现出肌肉、表皮及全身不同的绿色荧光发光特征。eGFP基因平均整合率在3种鱼类子代平游期的为50%~53%,在1龄阶段为33.0%~36.1%。在3种鱼类中得到插入诱变突变体,获得草鱼阳性个体162尾,其中有45尾表型明显差异;鲫阳性个体60尾,其中有14尾表型明显差异;团头鲂阳性个体51尾,其中有10尾表型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插入Tgf2转座子,可在草鱼、团头鲂和鲫等鲤科鱼类中实现基因组的插入诱变,本研究结果可为目标性状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功能机制研究积累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已构建的黄喉拟水龟(Ma)SMART全长cDNA文库,筛选得到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全长cDNA序列,通过设计引物、克隆测序验证,采用相关软件对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aCCL20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序列结构分析结果表明,MaCCL20 cDNA全长2 318 bp,开放阅读框为261 bp,共编码86个氨基酸,其蛋白为疏水性,不存在跨膜结构。同源性分析表明,黄喉拟水龟CCL20与变色蜥(Anolis carol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与原鸡(Gallus gallus)其次,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很低;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aCCL20在肝脏、肾脏、心脏、脾脏中均有表达,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黄河群体、洞庭群体及其杂交选育群体绿卡鳖(洞庭♀×黄河♂的杂交子代经过5代群体选育所得)的生长性能,对露天池塘养殖条件下3个选育群体进行了连续观测对比试验遥试验时间为2012年8月1日到2014年4 月15日。除越冬期外,每30d左右记录3个群体的生长数据。结果显示:(1)在生长速度方面,表现为黄河鳖跃绿卡鳖跃洞庭鳖:(2)在整齐度方面,稚鳖期绿卡鳖的整齐度最好,幼鳖期表现为洞庭鳖>绿卡鳖>黄河鳖:(3)三者的裙边比无明显差异:(4)饲料利用率表现为洞庭鳖>绿卡鳖>黄河鳖,存活率表现为洞庭鳖>绿卡鳖>黄河鳖。综合可见绿卡鳖具有明显的优势,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5日至10月27日共114 d,对中华鳖洞庭湖群体、黄河群体及其杂交种绿卡鳖(洞庭♀×黄河♂)的稚幼体阶段进行了生长比较试验,整个生长过程在自然温度下进行。结果表明,生长速度表现为洞庭>绿卡>黄河,存活率为绿卡>洞庭>黄河,其中绿卡的存活率为100%;在整齐度方面,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黄河>绿卡>洞庭,而绿卡的非常接近黄河;饵料系数则为黄河>绿卡>洞庭。综合来看,在稚幼期阶段,绿卡群体要优于洞庭湖群体和黄河群体。中华鳖背甲长、背甲宽、体高与体重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体重的影响因子高低表现为体高>背甲宽>背甲长。  相似文献   
5.
对乌鳢、斑鳢及其正反交杂交种(斑乌鳢和乌斑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5.1℃条件下,平均体重48.88 g的乌鳢、45.30 g的斑鳢、44.20 g的斑乌鳢和46.76 g的乌斑鳢的耗氧率分别为0.22、0.16、0.19、0.17 mg/g.h,窒息点分别为2.47、1.45、1.18、2.01 mg/L。并分析了这4种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窒息点的差异原因,讨论了4种鱼窒息点高于其他常见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