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2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轻旱灾损失,根据2005、2015年河南省统计与气象数据,采用10项指标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最劣值为参照系列分析了该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结果表明,豫西的济源、三门峡、洛阳,豫东的开封、漯河与豫北的鹤壁是河南省干旱脆弱性较强的区域,而豫东南的商丘、驻马店、信阳,豫北的新乡、豫西南的南阳则脆弱性较弱,其他地区居于两者之间;2005—2015年河南省干旱脆弱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首先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其次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加大农业投入以降低干旱的脆弱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虚拟制造技术在田园管理机悬架上的应用,并对田园管理机械的应用及特点作了介绍。针对目前的田园管理机的悬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大型的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悬架的三维模型,采用Pro/E与Adams之间的接口程序mech/pro将模型从Pro/E导入Adams,再进行动力学分析,模拟悬架在工作时各个部分的受力及运动状态,为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跨界饮用水源地涉及保护者和受益者两种主体利益,要长期持续地确保饮用水安全,迫切需要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调节跨界饮用水源地上下游主体利益的经济政策。由于当前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资金补偿,因此补偿标准的确定便成为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从核算上游饮用水源地成本投入和生态效益的差额入手,依据水源地水量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以平顶山市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为例,平顶山市保护澧河境内饮用水源地的年均投入为2016.77万元,通过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而获得的年均生态经济效益为1292.36万元,根据投入成本和生态效益的差额最终确定澧河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为下游取水需要对上游平顸山市补偿0.13元/m3。以上游生态建设成本投入和获得生态效益的差额作为确定跨界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测算上游地区的净投入,相对客观、公平地确定补偿金额,同时也能够有效建立上下游行政区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坡面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选取地形收敛指数和地形湿度指数作为结构连通性指标、简化水文曲线和相对地表连接函数作为功能连通性指标分析了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坡面中上、中、中下、下部)坡沟系统水文连通性。结果表明:不同草带布设位置对坡沟系统的连通过程影响不同。植被布设越靠近沟坡部分产流时间越长;植被布设在中下坡位、下坡位比中坡位和中上坡位的总径流量小,对径流汇集影响大。中上坡位布置植被比其他位置有较好的结构连通性,其降雨后的地形更利于水系连通。不同格局地形收敛指数分布类似正态分布,地形湿度指数分布符合正偏态分布。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地形比其他格局更利于汇流;中上坡位布置植被降雨后的地形湿度指数均值比降雨前减少10.59%,整体变化最大,也更利于产流。植被布设越靠近坡顶部分其功能连通性越好,但对于降水的储蓄能力较差。中上坡位布置植被相比其他格局需要较少的水量达到产流,功能连通性最好。降雨停止时,中下部和下部坡位布设植被约有70%的总降雨量用于储蓄,而中上部和上部仅为50%。  相似文献   
5.
研究城区屋面径流水质变化特征和初期径流量,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提供依据。对新乡市2010年城区屋面3场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屋面径流系数在0.92~0.98之间,径流形态与降雨过程线类似,二者波动幅度相对较小;②各指标标准差率呈SS>COD>DO>pH值的趋势,这与各自含量变化过程的指向性一致;③径流中主要污染物SS、C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降雨历时的持续其含量逐渐降低,并趋于一个稳定值;④径流中SS与COD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DO与其之间的相关性较差;⑤场次降雨屋面初期径流量为1~3mm的降雨量或前15~20min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IC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在判断渗滤液C/N性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进水有机负荷,使进水负荷在反应器启动末期达到垃圾渗滤液原水水质的要求,随着颗粒污泥的形成,反应器出水C/N比由0.62提高到1.70,CODCr去除率达到56.8%,氨氮去除率达到12.5%。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去除率较低,建议实际工程中后续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田新源  李燕  郭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25-20326,20387
[目的]研究5种水生植物冬季水质净化效果。[方法]在郑州市贾鲁河畔构建表面流湿地模型,引种5种冬季可以正常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冬季水生植物筛选试验。[结果]5种植物均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5种植物对水质净化能力存在一些差异,水芹菜和伊乐藻对TN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44%和41%;西伯利亚鸢尾和水芹菜对TP净化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41%和37%;5种植物对NH4+-N去除效果差别不大,伊乐藻效果最好,去除率达73%,其次为水芹菜,去除率为71%,西伯利亚鸢尾、酸模和菹草的去除率均为70%;5种植物对CODCr的净化效果均不明显,西伯利亚鸢尾和酸模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去除率分别为14%和13%。[结论]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湿地植被组建中,可以通过构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双层次群落结构,提高湿地冬季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南方高水分晚稻形成的原因、稻谷干燥的现状,提出特别是使用燃煤、稻壳炉的小型移动式低温循环烘干机适合于南方的稻谷干燥,以及低温循环烘干机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计算,在利用水文站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组成和淤地坝取样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研究区粗颗粒泥沙、平均粒径以及中数粒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由南向北颗粒逐渐变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瑞玲  陈印军 《土壤学报》2007,44(6):994-1002
在深刻剖析土壤污染物来源、深入理解土壤污染复杂性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地区的特殊性(城市郊区),构建了包括评价模型、预测模型、预警模型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预警体系,通过社会环境系统对土壤污染胁迫强度的变化间接反映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运用此预警体系对郑州市郊区农田进行了动态预警实证研究,获得重要结果:(1)郑州市郊区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经历了“迅速恶化-达到相对最差-趋于好转”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了社会环境系统对土壤环境胁迫强度经历了“增大-最大-趋缓”的变化过程;(2)郑州市郊区农田生态环境总体上不容乐观,必须全面掌握和控制土壤污染的影响因素,减少外部环境对农田土壤环境的胁迫作用,做好土壤污染的预警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