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2018年长株潭(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最佳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状况,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长株潭区域降雨、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模型和USLE国际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优选模型。[结果]长株潭绿心区总面积为52 287 hm~2,整体植被状况较好,高覆盖度(75%~100%)面积最大,占绿心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为26 598.40 hm~2;中低覆盖度(30%~40%)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8.61%,为4 501.91 hm~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总侵蚀(不含微度)面积为3 654.24 hm~2,占总面积的6.99%。湘潭市侵蚀比重最高,为8.51%,长沙市次之,为6.67%,株洲市侵蚀总比例最小,为5.68%。工程建设用地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的侵蚀面积分别为963.92,310.74,735.11 hm~2。[结论]受人为因素、城市建设、产业分布等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覆盖度空间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格局,工程建设是造成绿心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45-1245
窨前茶坯坯温是影响桂花花茶香气品质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对不同茶类的桂花花茶,应选择合适的窨前茶坯坯温,以满足不同茶类茶坯吸收鲜花香气的要求,窨制出最优香气品质的各种花茶。  相似文献   
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果实类型组成及垂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943种野生被子植物果实类型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区干果和肉果分别占65.67%和24.60%,在22种基本果实类型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蒴果(26.56%)、瘦果(12.35%)和核果(12.20%);果实类型及其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海拔升高,干果比例上升,肉果比例下降并消失于3 800 m左右,其中蒴果比例在各海拔段均占据显著优势并呈上升趋势,瘦果和颖果比例先下降后上升,核果和浆果比例下降,梨果和翅果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聚类结果表明:海拔2 000m左右是基本果实类型种数分布的断点.果实类型垂直分异可能是伴随着相应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特征的改变,以及果实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在完善果实分类系统的前提下,可将果实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作为反映某地区气候的生物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沙棘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学林  廉永善 《沙棘》1996,9(2):15-21
从植物类型、分布地域和生趣分布角度分别论述了沙棘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概况;指出沙棘属在植物区系地理上,属旧世界温带分布区类型;在区系成分上,是森林--草原过渡带的成员,横断山及其毗邻的喜马拉雅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类群分布中心、类群分化中心和原始类群中心。对类群分布的地理替代现象,该属植物成林的丛片性特征以及果实中植物化组成分与类群分布,类群进化间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论述。并对该属植物分布区格局的形成与该属  相似文献   
5.
植入乌龙茶初制工艺改进夏秋名特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夏秋季茶鲜叶加工的名特绿茶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和综合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技术研究。采用植入乌龙茶初制的部分工艺,改善了夏秋季毛峰茶品质。提出了夏秋季毛峰茶加工的技术指标和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兰州肉苁蓉营养繁殖茎与寄主植物红砂的寄生机制。【方法】对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其与同属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并结合石蜡切片法分析其功能。【结果】兰州肉苁蓉具有特殊的"营养繁殖茎(Vegetative propagate stem)",其从寄主红砂吸收营养物质具有2种方式:末端寄生方式和非末端寄生方式。末端寄生时膨大的营养繁殖茎将红砂根末端封闭包围,并侵入红砂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非末端寄生时营养繁殖茎不膨大,其在与寄主根的接触部分与寄主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只与寄主根的韧皮部发生连接。营养繁殖茎的表面生长出芽体,形成营养繁殖体。【结论】兰州肉苁蓉的营养繁殖茎具有吸收营养和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以利对该区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黑青杄和白青杄的谱带相似,谱带颜色较浅,二者与麻衣松的不相似值较大,分别为8.33和6.12;麻衣松和青海云杉谱带非常相似,谱带颜色深,不相似值为1.96,由此认为麻衣松可能是青海云杉的种内类型.  相似文献   
8.
简要概述了藏杏在甘肃的新分布,并列出了甘肃杏属植物分种(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天然绿色药物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野生药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威胁,据统计,我国受威胁的药用植物已达1000余种。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特殊复杂的自然环境,蕴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达2000余种,蕴藏量约占全国第5位,其中有许多属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如冬虫夏草、杜仲、秦艽、贝母、羌活、天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