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熊湖  郑顺林  龚静  黄强  袁继超  何卫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54-259,267
为明确液态有机肥对土壤酚酸导致马铃薯的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将阿魏酸与香草酸等量混合后按不同浓度(0,50,100,150 mg/kg)施加于马铃薯基质土壤中,模拟马铃薯连作分泌的有机酸自毒物质,并施加不同浓度梯度液态有机肥(0,225,450,675 kg/hm^2),探讨酚酸胁迫下液态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加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酚酸浓度增加,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相对对照分别降低2.74%~10.95%,11.11%~20.55%,5.29%~12.96%,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FDA水解酶活性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施加液态有机肥后提高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土壤酶活性均有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FDA水解酶活性相对对照处理最高分别提高了10.80%,21.40%,18.20%,29.60%,37.69%,12.31%,但是液态有机肥浓度过高降低了其对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提升效果,抑制了FDA水解酶活性。因此合理施加液态有机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从而缓解酚酸对马铃薯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2.
川农饲麦1号为由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等单位育成的春性中熟六棱大麦,其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病性强,适合作为饲料用大麦。为规范饲料大麦的原料生产程序,提高饲料大麦的品质、商品率及效益,本文从生产目标、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川农饲麦1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保障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料供应。  相似文献   
3.
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密度对两个生态区单薯质量影响较大,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不同,平原生态区以提高单株产量为核心,山地生态区则以提高群体产量为目标。3)随密度的增加,两个生态区马铃薯块茎在纵向分布距离的集中度降低,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度增加,块茎平均纵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增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纵向分布距离的最大值分别为8.415 2和8.413 0cm,差异不大;平均横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减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横向分布距离的最小值分别为8.766 6和8.544 1cm。4)通过建立的单薯质量空间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发现,密度主要影响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80g以上块茎主要分布于纵向6~10cm和横向12~20cm的空间,且高密度下,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横向分布范围显著降低。当横向分布距离大于20cm时,平原生态区以40g及以下块茎为主,山地生态区则以40~80g块茎为主。【结论】改变密度能影响单位面积结薯数,从而有效控制块茎大小,最终影响块茎在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学宏  郑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31-4033
在对典型水电移民的生产、生活、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中发现,在现行补偿政策下,移民群体中普遍存在发展无动力,创业无资金,务工无技术,生活无保障的"四无现象",严重阻碍了移民在新环境下扎根、发展、致富的进程.鉴于此,在分析现行补偿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移民对补偿政策的期望,提出解决"四无"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对蕾期马铃薯进行摘心处理,研究其对块茎发育中激素的影响,从而明确摘心对促进块茎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摘心相比,摘心处理明显增加了块茎发育中期GA3、IAA和ZT的含量,使JAs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改变了JAs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摘心处理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IAA/ABA、IAA/JAs、GA3/ABA、GA3/JAs值,降低块茎发育前期和后期其比值,说明蕾期摘心主要是通过改变块茎发育各时期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优化了块茎发育中期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畸形瓜一直是新疆晚熟甜瓜生产上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畸形瓜的形成,使晚熟甜瓜商品瓜只有70%左右,制约了新疆晚熟甜瓜的发展.我们根据南疆晚熟甜瓜产区的具体情况,对该问题作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现将新疆晚熟甜瓜畸形瓜的形成及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强力优质棉在快增期较短的时间内吸收了约60%的养分,其最大吸收量和最大吸收强度低于常规棉,在生育后期,养分吸收量和器官中的百分含量也低于常规棉。在养分向各器官的分配中,高强力优质棉的氮、磷向叶片中分配较多,钾向主茎、分枝分配较多,在养分百分含量上,氮、磷在叶片的含量最高,钾在叶柄中的含量最高,而且氮在营养器官的百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连作对马铃薯酚酸类自毒物质及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连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酚酸类自毒物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通过收集不同连作季(1季、3季、5季)马铃薯根际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酸类物质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真菌ITS序列,结果表明:(1)连作土壤中检测出丁香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连作增强后,pH不断下降,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含量不断增加,丁香酸、香豆酸在连作3季后含量最高。(2)连作3季及5季根际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及丰度均显著高于连作1季,子囊菌门为连作土壤的优势菌门;节丛孢属为连作3季的优势菌属,盘菌属为连作5季的优势菌种;对连作土壤进行主成分分析,连作1季与连作3季真菌群落及数量相似,与连作5季差异较大。(3)自毒物质与根际真菌群落存在相关性,丁香酸与琏格霉属,香草酸与盘菌属丰度达极显著正相关;阿魏酸与盘菌属丰度间为显著负相关。因此,连作后根际土壤中自毒物质不断积累,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琏格孢霉、镰刀菌等有害真菌富集。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种薯在低于12℃的土壤栽植,芽条没有出土便直接在芽眼处形成的小薯,即俗称的"梦生薯"或"次生薯",造成缺苗断垄现象。1"梦生薯"产生原因1)种薯经过长期的贮藏,或是贮藏期温度过高,种薯在播种前早已过了休眠期,组织内酶的活性增强,细胞内水解程度增大,已具备了幼芽萌动生长的内在生理条件,有的甚至已经萌芽。如果播种时土温过低,或覆土过深,幼芽伸长受抑,薯内营养物质向芽中运送,使芽内积累大量的营养而形成"梦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四川宝兴县特色农产品紫色马铃薯的提档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文章从基地选择、整地施肥、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紫色马铃薯规范化有机栽培技术总结,希望促进宝兴县有机紫色马铃薯健康、持续发展,为老百姓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