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灾害胁迫下的人类生产生活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灾害风险的基本内涵、形成机制、主导因素的分析,结合近年来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避灾移民工程的决策、实施的影响情况,探讨了灾害风险下的避灾移民搬迁机理、现状与对策;总结现阶段包括避灾移民在内的灾害型移民的总体特征,并发现其已有和潜在的问题;最后从系统性调控的角度,探讨了灾害风险视野下避灾移民的理念、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基层干部的视角来评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审视林改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项重要农村政策,林权制度改革在乡村社会的实践效果并未达到政策预期目标,有待不断完善和持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社会系统性特点,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已超过林改本身,将深刻影响乡土社会。林权制度供给并未满足社会主体的制度需求,配套政策需及时跟进。不仅要考察政策执行偏差问题,还要反思林权制度改革本身及其方向问题,同时要重视基层干部的利益诉求,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3.
“耕者有其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追求的宗旨,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排斥、资本排斥和信息排斥等因素,大部分农民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林权集中到某些经济实体以及少数人手中。这种非正常的集体林权集中现象的出现不仅拷问林改的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否得到兼顾,还对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讨论,不能从想象中的国家概念出发进行一系列理论的推演,而首先应当进入到国家与民间社会碰撞的具体场域中去真正地理解“国家”。事实上,在乡土社会中,国家权力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而是弥散在乡村文化之中。一方面,乡村社会的文化规则建构了权力运行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在实践状态中又在不断地从地方文化规则中寻求价值援引和意义象征。而这种权力实践又因为权力客体的能动作用则进一步凸显出地方文化和国家权力运行之间互动、交融的复杂格局。也正是在这一对国家和民间社会本体论的重新认识为我们理解民族国家在现实乡村社会中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灾害引发我国大规模移民活动。本文在分析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中生存环境重建、社会文化重构、发展能力重塑等三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规模避灾移民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迁移,更是一次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整合的过程。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促进移民规划与政策实践的更加协同;以治理提升为取向,促进社会文化认同和社区整合的显著提升;以人本发展为导向,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与产业发展布局的逐步优化,从而积极化解并超越避灾移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考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不仅要注意到它对农村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还要观察它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改变力量。溪乡的林改实践虽然取得较大经济成效,但是它在乡村并未取得理想的政治社会效果。林改削弱村庄集体经济,村财收入缺乏可持续性,村庄稳定和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林改引发村民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紧张,导致村庄内部社会关系出现恶化;“耕者有其山”目标的偏离以及林地对“靠山吃山”农民的意义等因素将使村庄共同体面临瓦解的可能性增加。乡村治理视角下的集体林改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内涵、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客观情势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并对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予以剖析,认识不足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理念障碍、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环境障碍、财政权缺失导致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难以作为以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不足困境;在对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要以打破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为前提,以增强乡镇政府转变的内动力为重点,创新财税管理体制,整合行政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得桂  高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15-7518,7521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指出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既是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多元化农技推广力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对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论述了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限度,指出其面临可持续性发展、体制身份认同、综合功能发挥、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