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樱桃地,玉米地;微生物总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樱桃地,林地,玉米地.[结论]微生物活性和功能除了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有关外,还与农田管理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病原毒素同源异质的特点诱导杂交竹抗病潜力,筛选出抗梢枯病的最佳诱导因子并排除其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经琼脂玻片萌发法测定3种诱导因子(温度灭活毒素、蛋白酶降解毒素和细胞壁成分)对杂交竹梢枯病病原菌暗孢节菱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经过60℃灭活毒素浓度为40μg/mL处理的孢子萌发效果最为理想。通过最佳诱导因子对杂交竹不同品种诱导持续期进行测定,采用针刺法先接种诱导因子后挑战接种病原菌,1~40 d内观察抗感品种对诱导因子响应的差异,症状上杂交竹8#的感病程度重于3#和6#,40 d时叶片和枝干变黄干枯,病情指数结果表明,3个杂交竹品种接种诱导因子后感病程度降低,诱抗效果显示杂交竹6#的诱抗指数高于3#和8#。以上结果证明诱导因子使不同杂交竹品种均产生了一定的抗性且抗性越强的品种诱导抗性越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不同的留叶数目、 ABT1 号质量体积浓度、 100 mg/L ABT1 号处理时间以及扦插基质 等因素对缅甸树萝卜(Agapetes burmanica)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留 3~5 片叶的 枝条生根率最高,为 46.7%;(2)缅甸树萝卜枝条的生根率随 ABT1 号质量体积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然 后下降的趋势,质量体积浓度为 100 mg/L 时,生根率最高,达 46.7%;(3)通过速蘸 100 mg/L ABT1 号 10 s、 10 min 和 1 h 处理插穗,插穗生根率分别为 26.7%、 46.7%、 40.0%,其中 100 mg/L ABT1 号浸泡插 穗 10 min 生根率最高;(4)缅甸树萝卜枝条在 V 珍珠岩: V 蛭石: V 树皮 =1:1:1 和水苔两种扦插基质中的生根 率分别为 30.0% 和 46.7%,表明水苔较适宜缅甸树萝卜的扦插生根。将缅甸树萝卜生根插穗进行移栽,成 活率可达 81.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樱桃地、玉米地;微生物总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樱桃地、林地、玉米地。[结论]微生物活性和功能除了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有关外,还与农田管理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利用产地和保存时间双因素对缅甸树萝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缅甸树萝卜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刚收集1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发芽率逐渐降低.3个产地在保存时间较短时发芽率基本一致,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的发芽率比景洪和盈江更高,说明勐腊的缅甸树萝卜种子活力较高,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式对香石竹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踵(A处理)、基部撕裂(B处理)、基部光滑(C处理)等方式对香石竹插穗进行处理,用0mg/L、75mg/L、150mg/L、225mg/L、300mg/LNAA浸泡插穗基部10min。结果显示:B处理与A、C两种处理相比,无论根重还是根长都呈现极显著差异,其中B处理采用75mg/LNAA浸泡,其根重与根长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利用基部撕裂结合NAA处理插穗,可明显促进香石竹的扦插生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林分因子、黄柏抗性生理指标与黄柏膏药病发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踏查法进行调查,以树皮肿胀度代表含水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树龄大的黄柏,病情指数更高,阴坡比阳坡发病率高,树种组成单一的黄柏林更易发病。黄柏感病后,树皮含水量大大降低,树皮相对肿胀度与发病率、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3个样地健康黄柏防御酶活性均较高,感病黄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较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与病情指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感病黄柏树皮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在病害发生最严重时期显著升高。【结论】树龄、地形、树种组成等因子对黄柏膏药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树皮含水量、防御酶(SOD、POD、PAL)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受病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