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23篇
  免费   2955篇
  国内免费   3194篇
林业   7420篇
农学   3644篇
基础科学   1632篇
  5232篇
综合类   26892篇
农作物   2426篇
水产渔业   3937篇
畜牧兽医   8875篇
园艺   2902篇
植物保护   2112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826篇
  2022年   2120篇
  2021年   2172篇
  2020年   2200篇
  2019年   2492篇
  2018年   1378篇
  2017年   1926篇
  2016年   2228篇
  2015年   2547篇
  2014年   3431篇
  2013年   3305篇
  2012年   4174篇
  2011年   4184篇
  2010年   3735篇
  2009年   3898篇
  2008年   3992篇
  2007年   3299篇
  2006年   2784篇
  2005年   2451篇
  2004年   1888篇
  2003年   1617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534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蓄水保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正效应,但其石灰效应会加大稻田氨挥发损失。为充分发挥生物炭吸铵特性,降低其石灰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和酸化水平(pH值=5、7、9)稻草生物炭处理下的田面水NH_4~+-N浓度、氨挥发和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酸性(pH值=5)、中性(p H值=7)生物炭处理在基肥期和分蘖肥期均能显著降低田面水NH_4~+-N峰值浓度(P0.05),降幅达16.90%~35.60%。全生育期稻田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15.14%~26.05%(2019年)、15.10%~19.00%(2020年)。稻田增施热解温度为700℃、酸化水平为5(p H值=5)的生物炭(C700P5)降氨效果最好,两年氨挥发分别显著降低22.93%、12.61%(P0.05)。高温热解配合偏酸性、中性生物炭(C700P5、C700P7)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92%~13.5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其增产原因是生物炭酸化处理降低了稻草生物炭的石灰效应,而热解温度调整提高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 Capacity,CEC),进而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最终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和水稻产量。研究可揭示不同热解温度和酸化水平制备的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应用潜力,并为稻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lobeLand 30的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的GlobeLand 30数据集,通过利用转移矩阵、坡度分布指数、标准差椭圆以及土地利用重心迁移,分析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①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为: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哈密市虽然面积大但能利用的绿洲面积较小。2020年草地面积为10226.39 km2,水域面积为295.17 km2。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流失面积为671.48 km2,主要转换成未利用地、林地和少量耕地;建设用地增量最大,面积高达405.60 km2。2000-2020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未利用地和水域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量很小,基本保持稳定。②2000-2020年草地在5个坡度梯度上分布比较均匀;而耕地和建设用地基本分布在Ⅰ级和Ⅱ级坡度梯度,耕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显优势分布;林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分布面积随着坡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③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2000-2010时段的变化相比方向性较明显,范围更广,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2000-2020年哈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坡度对各地类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明晰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限制性因素,以改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境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为目标,分区管理重点推进,通过林草修复维护原始生境,通过环境提升改善环境基底,通过河流生态修复恢复水生生境,通过加强科研宣教强化公众意识,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本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姜雨萌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60-162
利用长岛近30年气候资料,采用风效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比分析评价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从风效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舒适等级;在月际变化中,4月、5月和10月人体感觉舒适,是最适合旅游的月份.(2)从综合舒适度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不舒适等级,但逐渐趋于舒适;在月际变化中,6—9月份为最舒适的月份,最适合旅游.不同指数对长岛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不同,因此建立适合本地的气候舒适度模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6.
熊国勇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11):146-152
为了深入了解鄱阳湖区堑秋湖的生态现状,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对南矶湿地保护区内6个堑秋湖水域进行完整性调查和生态评价.结果显示,南矶湿地堑秋湖内有鱼类36种,隶属于6目11科,其中鲤科鱼类25种,皆为本土物种;样品鱼类肉食性次级消费者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杂食性的物种个体较多;耐污性鱼类27种,敏感性鱼类9种;无显著畸形和严重病菌感染的鱼类个体.由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可知,6个样点湖泊中5个湖泊水域处于一般健康状态,1个湖泊水域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以其对农作物生产危害严重性深受关注,该文对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型、生物学特征等等发生特点简要概述,具体从组织管理、全面监测、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此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作物学报》2021,(6):F0004-F0004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浙江省不同地源芋种质的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对30份来自不同县市的地方芋种的trnH-psbA序列进行克隆、拼接,并对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和不同地源遗传距离计算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芋种质trnH-psbA序列的长度为730~739 bp,保守位点有717个,多态性位点13个,均为自裔位点,插入/缺失位点有3个;共有3种类型序列,可分为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457 06,不同地源遗传距离变化小,为0~0.018 1,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 2;聚类分析可将所有芋资源分为2个类群,不同的芋资源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且与芋的类型相关。本研究对不同地源芋质进行trnH-psbA序列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小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芋种质分子标记开发与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从整体群落中加以区分并探索两者分别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为解析农业活动对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功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方法】基于设施番茄长期定位试验,采集4个不同处理土壤样品: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5.68 t·hm-2(M1)、中量有机肥8.52 t·hm-2(M2)和高量有机肥11.36 t·hm-2(M3),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群落组成、共现网络和潜在功能差异,阐明两者对长期施肥的响应规律,并探讨驱动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施肥响应差异的关键环境因素。【结果】稀有细菌亚群落α和β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丰富细菌亚群落,且物种组成和潜在功能也与丰富细菌差异明显。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丰富细菌负责设施农田主要生态系统功能,如养分和能量代谢,而稀有细菌更多体现在辅助功能上(例如辅酶代谢),为微生物群落功能冗余做出贡献。不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长期施肥响应差异较大,其中,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使稀有细菌亚群落丰富度显著提高19.8%—53.8%、多样性显著提高5.8%—8.0%,总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