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晓阳  曹楷  郝敬梅 《土壤学报》2007,44(6):1111-1118
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 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指标。结果表明,典型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吸收与保持能力,从低剂量至高剂量施入的硒有90%~70%以上仍保留在原施硒土层内;其中H2O可溶态硒占全硒的6.03%~3.78%,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占全硒的19.36%~37.54%,而且土壤全硒、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及H2O可溶态硒皆与最初的施硒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土施强化供硒条件下,4种山野菜均能高量富集硒,其含硒量为对照的1.7~158.9倍;不同植物的富硒能力有差异,它们在递增施硒情况下高量富集硒的变化模式也各有特点。总体来看,山野菜含硒量与施硒量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的较低施硒量范围内这种关系则是线性的,线性范围因植物而异;土壤的可溶态硒、KH2PO4浸提的有效硒甚至全硒等指标与山野菜含硒量之间亦均呈明显的非线性正相关,且施硒量较低时其关系亦表现为线性。初步得出,典型暗棕壤控制施硒是在近自然条件下培育富硒森林蔬菜并获取高富硒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不过,强烈搅动的砂砾质暗棕壤却不利于硒肥保持和植物吸收,不适于富硒森林蔬菜栽培。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育成波尔山羊进行胚胎移植,旨在探讨育成波尔母羊提供胚胎的质量、数量和年龄,供受体发情同步差,移植胚胎数等对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开拓胚胎移植的技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矿质氮特征及树种吸收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NH+ 4 -N 与NO- 3 -N 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顶盖埋管法,研究2 个林地土壤矿 质氮供应水平与组成的差异动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H+ 4 -N 含量均高于次生林,5、6、7 月 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O- 3 -N 含量低于次生林,其他时段高于次生林;观测期内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NH+ 4 -N 始终 占优势,5、6、7 月次生林土壤NO- 3 -N 占优势,其他时段NH+ 4 -N 占优势。以红松、白桦分别作为顶级群落优势树种 与退化演替群落先锋树种的代表植物,根据各器官氮含量动态与生长动态,对2 个树种氮素获取行为模式进行连 续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白桦氮吸收动态与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土壤矿质氮含量动态相似;410 月红松持续 平缓地吸收土壤氮素,58 月白桦大量吸收土壤氮素并在6 月中下旬达到吸收峰期。   相似文献   
4.
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土壤游离氨基酸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游离氨基酸(TFAA)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了其与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的质量分数及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都在7、8、9月呈现"V"型变化趋势;在同一月份中,TFAA、NH4+—N、NO3-—N之间具有相同的差异性关系,不同月份差异性不同。对土壤A层各形态氮素的质量分数及土壤基本性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土壤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与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及含水率之间均不相关。对土壤A0及A层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土壤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以及含水率均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有机质质量分数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在种公牛的培育上,存在着重引进、轻培育的思想误区,国家和地方财政对育种场和品种培育的投入较少,从国外引进种牛的比例偏高,有的大型种牛站甚至达到了50%以上,而且引进种牛价格不菲、质量不高(为二三流水平),致使肉用种公牛整体质量难以提高。我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培育公牛工作,投入经费补充后备公牛。现结合我站多年来在育成牛培育方面的经验,针对如何提高育成牛精液产量和质量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 1发病情况 本站饲养的公母羊以舍饲方式为主,每幢母羊舍隔成4个小圈。在1月20号发现母羊舍两边的羊圈有少量母羊流眼泪,伴有轻微和短时间的咳嗽,开始未引起注意。2 d后,发现有此症状的羊增多。症状最重的一只羊左眼角膜浑浊、充血,结膜红肿,眼角积有白色眼屎,而右眼仅有角膜浑浊。此羊表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有很多山羊养殖户常常咨询山羊圈养的方法和技术,多数反映山羊在刚开始养殖时的困难和一些常见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饲养管理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部试验林火影响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地进行严密监控下的秋季野外林火点烧试验。通过样地网格布点和火烧前后对比监测,研究林火影响下土壤(0-10cm)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动态。结果显示,林火过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因火烧强度和时间阶段而异,各阶段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林火强度格局相一致。轻、中度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即时影响不显著;经过第2年融雪季和雨季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的小幅递增,平均增幅3.5%~4.2%;至火烧后第3年秋季显著回降。重度火烧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极显著的即时下降,平均降幅14.6%;经过第2年融雪季和雨季后,变化呈两极分化,大部分点位持续大幅度降低(平均降幅25.4%),个别点位大幅度增高(增幅78.7%);至火烧后第3年秋季,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降低点位有机碳含量平均降幅39.9%,个别增高点位有机碳含量增幅却高达107.2%。轻、中度火烧土壤有机碳增高的主导因素是植被和枯落物层有机颗粒物、炭化颗粒物以及半腐烂死细根混入等;而其后期回落则主要与表土层塌缩有关。重度火烧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导因素是表层有机碳燃烧损失和高温挥发损失,以及后期的侵蚀损失等;其后期局部区域大幅增高,主要是洼地有机碳堆积所致。另外,表土塌缩、烧毁、侵蚀均导致采样深度下延,下层土壤对含量指标的"稀释效应"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重要叠加因素。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是由 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绵羊多发 ,山羊少发。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站饲养的国外品种波尔山羊 ,在1 999年 2月份开始第 2批产羔。 4月初在所产的几十只羊羔中 ,陆续发生 4只羊羔表现呆立拱背 ,精神沉郁、搐搦等症状 ,严重的侧卧、卧地不起、四肢剧烈划动 ,呈阵发性 ,最严重的 1只羊羔呈角弓反张状、嘶叫、磨牙、腹部臌胀 ,检查心跳弱而快 ,呼吸粗厉而急促 ,体温不高 ,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只有 50多分钟 ,4只羊羔抢救无效均死亡。2 流行情况  4只羊羔膘情均较好 ,有 2只羊…  相似文献   
10.
以培育富硒山野菜为目标,在森林暗棕壤上进行了5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分别是0.066、0.222、0.666、2.222、6.666g/m2。结果表明,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的吸收和保持能力,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施入的硒经过1个生长季后仍有70%~97%保留在原施硒土层中。在土壤施硒条件下,典型暗棕壤上生长的多年生山野菜婆婆丁(Taraxacum mongolicum)、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广东菜(Mat-teuccia struthiopterls Todaro)、猴腿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小叶芹(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都能高量富集硒,含硒量可达对照的10~100倍以上,但不同植物富集硒的能力存在差异。从硒在土壤中的存留率、植物积累硒的数量、模式以及施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大部分山野菜适宜的施硒量应在2.222g/m2以下,广东菜适宜施硒量应在0.666g/m2以下。通过试验得出,暗棕壤施用硒微肥是栽培富硒山野菜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