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总结我国沙障材料、沙障布设技术、沙障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目前沙障研究与应用存在沙障新材料较缺乏、防风固沙技术模式需进一步优化、沙障防护效益评价指标较单一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材料的兴起,今后我国沙障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开发与研制长效、环保、经济的沙障新材料,发展智能化的沙障铺设机械,对沙障防护效益和沙障新材料降解过程进行长期连续性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粗壮嵩草种子生物学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粗壮嵩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的有性繁殖问题,在种子形态特征、解剖以及生活力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及变温)及化学(浓H_2SO_4浸种、GA_3处理)方法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粗壮嵩草种子的生活力和千粒重分别为64%和4.63 g,而且由于种子被坚硬的种皮包裹导致种子萌发率较低。在常温(20~25℃)下,粗壮嵩草种子通过不同温度的热水浸种、机械和层积催芽等多种处理后均不发芽。然而,在25/5℃(12/12h)变温处理下,将粗壮嵩草种子种皮划破后,放置于98%的浓H_2SO_4中6 min,经300 mg/L赤霉素(GA_3)浸泡48 h,在14天内粗壮嵩草种子的萌发率达到64%。但是,其余36%的粗壮嵩草种子的休眠仍未打破。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粗壮嵩草种子存在综合休眠的机制,并且种子种皮的机械限制可能是导致粗壮嵩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工程概况的介绍以及对绿化地段立地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在干旱缺水、土壤碱性大、孔隙度小的立地上进行高速公路绿化的一整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土壤改良、精心栽植、科学管护等技术措施,可大大提高逆立地条件下所栽植苗木与种子播种的成活率,部分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桦叶四蕊槭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激素类型、不同浓度水平以及不同直径插穗对桦叶四蕊槭扦插生根的影响,为探寻高效繁殖体系以及为人工栽培和园林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扦插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1)经过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这4种外源激素处理的插穗扦插生根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IBA处理的效果最好;(2)在0~400mg/L这4个水平浓度中,IAA,IBA,NAA和GA分别在50,200,50,50mg/L时,所处理的插穗扦插达到其各自生根率的最大值;(3)粗插穗(D≥7mm)的平均生根率最高,达54%,其中以200mg/L的IBA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7%。[结论]桦叶四蕊槭扦插生根的最优组合为,9月上旬,选用直径D≥7mm的插穗,用200mg/L的IBA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公路两侧对其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开展了草甘磷和重耙对比灭杀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补播的优良牧草种类,总结了草地补播改良效果以及技术。结果表明,10%草甘磷防除效果超过98%,推荐使用剂量150~190g·667m~(-2)为宜;重耙灭杀醉马草防除效果超过90%,推荐重耙措施为30cm深度为宜。退化草地补播改良结果表明,浅翻耕条播、浅翻耕撒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kg·667m~(-2)+紫羊茅(Festuca rubra)0.5kg·667 m~(-2)+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0.3kg·667 m~(-2)+小冠花(Coronilla varia)0.2kg·667m~(-2)]和组合Ⅵ[垂穗披碱草1kg·667m~(-2)+紫羊茅0.5kg·667m~(-2)+草地早熟禾0.2kg·667m~(-2)+小冠花0.3kg·667m~(-2)]的成活率分别为85%和73%,91%和87%,87%和75%,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退化草地牧草补播的最适宜播种深度为1~4cm,当播种深度为0和4~8cm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与不动土撒播相比,浅翻耕条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和Ⅵ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补播牧草高度、密度及生物量显著增加,可以在天然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典型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小流域内,以水平阶整地方式栽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坡位柠条林下水平阶内和阶间坡面草本群落组成及生物量,确定微地形及土壤环境变化对草本分布的影响及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草本地上生物量及含水量均表现为水平阶内 > 阶间坡面,不同坡位水平阶内和阶间坡面草本组成的相异性为上坡位(75.2%) > 中坡位(60.0%) > 下坡位(50.7%)。pRDA排序表明:土壤含水量、微生境和坡位解释了35.8%的坡面草本群落变异,是影响草本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长芒草(Stipa bungeana)的重要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和束伞亚菊(Ajania parviflora)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地上生物量与草本物种丰富度、长芒草等草本重要值呈显著负相关,与茵陈蒿等草本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下坡位草本地上生物量的降低促进了长芒草等地带性草本的恢复。综上所述,水平阶整地提高了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降低了草本的物种丰富度,这在中、上坡位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