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阐明西藏高原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方法】以拉萨市林周县农田和相邻草地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表层0~5 cm土壤含水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分布模型。【结果】①土壤含水量表现为草地显著高于农田(P0.01),农田和草地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26%和25%;②农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分别符合球状模型、指数模型,模型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3.68%和6.58%,均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性;农田-草地土壤含水量符合球状模型,块金值/基台值为34.57%,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性;农田和草地具有相似的有效变程(Range),而农田-草地有效变程则显著高于单一土地利用方式,值分别为9.43、10.65和39.42 m;③从克里格插值分布图来看,农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中部较高,边界较低,整体呈自中部向周边减少的趋势。【结论】结果可以为高寒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及对土壤含水量的科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露地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及无机氮含量变化特征,给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米林县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1 a、4 a和6 a)和相邻露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露地和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0~20 cm表层)和(0~70cm剖面)土壤无机氮浓度及pH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浓度表现为,1 a大棚4 a大棚6 a大棚露地;铵态氮浓度表现为,6 a大棚4 a大棚露地1 a大棚;pH值分布为,1 a大棚露地4 a大棚6 a大棚。随着剖面土壤层次的加深,大棚土壤硝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降低趋势,露地土壤硝态氮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露地土壤铵态氮及矿化氮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露地相比,大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及pH值具有更大的垂直空间变异性。土壤pH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露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蔬菜大棚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大棚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露地土壤pH值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林芝区域大棚生产过程中,表层土壤酸化现象加重,且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的积累,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减少氮肥的供应。  相似文献   
3.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目前西藏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内容不系统、与地方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基于西藏地区植物营养的生产实际需求,从植物营养学基本研究方法、植物营养物质吸收与利用效率、土壤—养分迁移损失、气候变化下的营养转化与植物吸收4个方面提出了"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健斌  张红锋  刘翠花  曹丽花  刘合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1-16042,16090
[目的]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布情况及其比例。[方法]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53.62%;土壤全氮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39.43%;土壤缺乏碱解氮的耕地占总量的46.55%;土壤全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分别占总量的2.88%和21.10%,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70.58%;土壤全量钾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量的4.34%。[结论]根据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实现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AS)、杜鹃林(RF)、急尖长苞冷杉林(AGSF1~6)和林芝云杉林(PLLF)为试验对象,研究林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海拔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值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逐渐变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总有机碳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微生物量碳越大。  相似文献   
6.
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东麓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研究了表层(0~20cm)土壤土壤体积质量、pH以及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垂直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征,并分析了不同生态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土壤体积质量和pH值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高山灌丛林>方枝柏林>杜鹃林>急尖长苞冷杉林,且随着海拔的上升以上4个指标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温度、湿度、pH值和植被类型可能是调控土壤碳、氮沿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结论】探明了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林芝河谷地区典型农田土壤主要性质及重金属状况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西藏林芝河谷地区代表性麦田及蔬菜大棚土壤,对其主要土壤肥力指标、重金属浓度及相应小麦及蔬菜样的重金属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该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处于中等及较缺乏水平,全磷、全钾、有效锌处于缺乏水平,速效磷、钾及有效铜处于较丰富水平;研究区土壤及作物铜、锌、镉浓度均未超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表层土壤铜、锌、镉的富集。研究区耕地应注重有机肥、化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同时注意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土壤酸化、重金属富集问题并加以监控,以促进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ed carbon,ROC)及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3 000,3 200,3 500,3 700及3 900m)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5,5~10,10~20,20~30,30~40,40~50cm土层土壤样品,通过测定SOC、ROC及TN含量,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及剖面土壤SOC、ROC及TN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述SOC、ROC及TN含量的海拔及剖面效应。【结果】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上,SOC、ROC和TN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主要集中在表层(0~5cm)土壤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ROC/SOC)总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C/N(SOC/TN)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SOC和ROC平均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呈增大趋势;除3 500m海拔高度TN含量较低外,其余各海拔的TN含量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ROC/SOC随海拔增加总体呈减小趋势,而C/N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色季拉山森林SOC、ROC和TN主要储存于表层土壤和高海拔区域土壤中,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区域表层土壤将成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潜在碳源。  相似文献   
9.
以浓度为5、10、20、40g/L的牛粪水提液处理大黄种子,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牛粪水提液对大黄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大黄种子发芽率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大黄种子的萌发活力表现为在浓度为0~10g/L时,随着牛粪水提液浓度的逐渐升高,大黄种子的萌发活力呈升高的趋势,在供试浓度为10g/L时种子萌发活力达最大值,然后随着牛粪水提液浓度的升高,大黄种子萌发活力呈降低趋势,且在浓度为40g/L时与对照相比,牛粪水提液对大黄种子萌发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采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改良。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浓度0.05%~0.40%范围内,其改良效果表现为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且黄绵土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尤以PAM改良效果最明显;在低浓度条件下,4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密度;土壤粒径分布表明,PAM改良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机制是使<1 mm粒径的团聚体团聚为更大的团聚体,尤其是团聚为>5 mm的团聚体,PAM在4种改良剂中对黄绵土改良效果最好。阐明不同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机制,可为合理利用改良剂改良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