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制备TVDV CP蛋白抗血清,明确TVDV侵入蚜虫消化道的部位以及TVDV在蚜虫体内的分布。【方法】首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DEST17-TVDV-CP,所得载体转化到Rocceta菌株中诱导表达TVDV CP蛋白,收集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TVDV CP特异性抗血清。再利用制备的抗血清,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标记TVDV,对TVDV在介体蚜虫中的分布解剖观察。【结果】TVDV CP蛋白在Rocceta菌株中,IPTG溶度为1、0.5、0.2、0.1 mmol/L,温度为28℃都能成功诱导表达;所得抗血清对TVDV侵染蚜虫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到大小约24 ku特异性条带;对免疫荧光标记的蚜虫消化道进行共聚焦观察,在蚜虫中肠上皮细胞检测到标记的TVDV荧光信号。【结论】制备了TVDV CP特异性抗血清,明确了TVDV分布于介体蚜虫消化道的中肠,由介体蚜虫以循回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船闸过鱼技术,利用自制的葛州坝船闸模型装置研究了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红、白、蓝、绿、黄5种光色和光强的选择性。鳙在红、蓝、绿、黄、白色光5个区域中出现的次数比例分别是(68.01±7.09)%、(3.24±2.04)%、(5.70±4.28)%、(7.76±2.19)%和(15.30±2.83)%,鳙表现出偏好红色光。在红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例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在第60 min时出现最小值(46.17%),整个试验过程变化显著,变化值28.16%;在白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达28.83%,变化值16.83%;黄、绿色光2个区域鳙出现次数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变化值4.66%;蓝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呈上下波动趋势,但总体平稳,变化值为11.35%。鳙对绿色光、黄色光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对红色光表现出正趋光性。鳙平均出现次数比与时间的关系:红色光下,在强光区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暗区变化趋势与强光区相反;绿色光下,只有暗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其他区域基本不变;蓝色光下,在所有区域均表现出上下波动、整体平稳的变化趋势;黄色光下,在暗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和强光区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白色光下,在暗区先减小后增大,而强光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长臀(Cranoglanis bouderiu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是目前北盘江主要放流鱼类,但这2种鱼的放流效果差异较大。由于鱼类的突进游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殖放流的效果,故试验采用自制测试装置,用递增流速法测试了2种鱼的突进游速。结果显示,白甲鱼的突进游速大于长臀,且2种鱼的突进游速均随体长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而相对突进游速则随着体长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和放流效果评估,以及日后北盘江的拦鱼、诱鱼、集鱼船等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于2013年4月,在葛洲坝1号船闸下游闸首,利用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对船闸不同运行状态下(关闸、放水、开闸)近闸区域的鱼类数量和密度进行了定点探测,并同步进行水质水动力现场监测,研究船闸启闭闸门对近闸区域鱼类活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1号船闸在放水期间,对下游近闸区域流速及水体溶解氧(DO)浓度影响较大,对pH值及水温的影响不明显;鱼类密度与流速及DO呈显著相关性,与pH值及水温的变化相关性不显著;船闸在放水期间对近闸区域水体环境的改变,产生了诱导鱼类进入闸室下游出口的明显趋势。本研究为中低水头水利枢纽船闸与鱼道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酿酒酵母菌株在体外模拟胃肠道内环境的适应性,为饲用酿酒酵母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4株酿酒酵母菌株Sc1、Sc2、Sc3、Sc4分别开展:(1)37℃生长试验;(2)酸性酵母膏胨葡萄糖(YPD)肉汤中适应性生长试验;(3)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4)人工肠液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Sc2在37℃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Sc4能够达到最大活菌数;pH3.0和pH4.0的YPD肉汤中4株酿酒酵母都能正常增殖,酿酒酵母Sc2、Sc3、Sc4酸耐受性优于Sc1;各菌株的商品化活性干酵母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2h存活率均高于50%,4h存活率高于45%,Sc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的耐受性最好,Sc3在模拟人工肠液中的耐受性最好。综上所述,不同酿酒酵母在体外模拟胃肠道内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酿酒酵母Sc2、Sc3、Sc4比酿酒酵母Sc1具有更好的胃肠道环境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上的残留风险,开展了一年十地的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0.0 mg·L-1范围内,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5、0.50 mg·kg-1和2.00 mg·kg-1添加水平下,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1%~112.3%和90.5%~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8.2%和3.5%~9.1%,检测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1。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中值(STMR)分别为0.16 mg·kg-1和0.12 mg·kg-1,最高残留值(HR)分别为1.44 mg·kg-1和1.48 mg·kg-1。葡萄中氟吡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对...  相似文献   
7.
从高标准建园、园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科学采摘等方面总结了大分1号柑桔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泽远  张冬妍  袁烨  赵晓坤  熊锋  宋晓飞  袁紫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10000-10002,10013
温度作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被控对象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设计中选用在MCGS通用版的基础上开发的嵌入式组态软件MCGSE,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融合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功能,更方便用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控制芯片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S7-300,拥有模块化结构,配置易于分布式实现,电磁兼容性较好,能抗震动冲击,在多数实际工业控制场合满足需要,经济上也很可观.设计中选取盘管出水口温度作为控制对象,采用PID算法达到稳定、快速、准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生产高蛋白酵母水解物的酵母菌株,试验通过对多株酿酒酵母摇瓶培养,筛选出6株酵母菌株,其菌体蛋白质含量超过58%;通过二级发酵筛选培养(50 L种子罐、30 L发酵罐)、自溶酶解、口感测试等方法评估,表明菌株1的发酵过程数据(酒精消化、糖蜜转化率、氮源利用率等)和营养成分(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最佳,可作为生产高蛋白酵母水解物(蛋白质≥55%)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两种不同酶解程度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试验选取相同菌种生产的纯培养酵母水解物,即酵母水解物A和酵母水解物B,其中,二者仅酶解时间存在差异,其他工艺均保持一致,检测两者关键营养指标,同时,引用电子舌设备做检测对比;其次,设计饲养评估试验,选取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猪,每栏4头猪(2阉公2母),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酵母水解物A和3%酵母水解物B,进一步研究验证两种不同工艺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试验期14d。结果表明:(1)(产品指标的差异)酵母水解物B与酵母水解物A相比,酸溶蛋白水平基本一致,氨基酸态氮提高31.1%(P<0.05),游离氨基酸提高50.7%(P<0.05),小肽含量降低20.3%(P<0.05);(2)(电子舌的差异)咸味、鲜味、苦味及鲜味后味为酵母水解物重要的味觉指标,其中,酵母水解物A的咸味值明显低于酵母水解物B,达到人类可感知范围,其鲜味、鲜味后味及苦味值等方面均优于后者;(3)(动物试验的差异)与酵母水解物B组相比,酵母水解物A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提升11.29%,平均日增重增加23.68%,料重比下降1.89%。综上,不同酶解程度对酵母水解物关键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酵母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过度酶解将导致游离氨基酸及氨基酸态氮水平偏高,诱食肽等功能小肽含量不足,不利于其对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