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地枫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石灰岩山顶和山腰疏林间两种环境下生长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对地枫皮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并评价了叶片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地枫皮根中次生维管组织发达,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老茎的次生构造中,皮层贮藏物质丰富,内有大的石细胞群,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明显;而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在叶片横切面观上,叶为异面叶,表皮细胞一层,上表皮无气孔分布,主脉中薄壁细胞中分散有石细胞.叶片解剖结构显示,随海拔高度上升,地枫皮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栅海比增加、海绵组织排列由紧密变疏松.另外,根皮、茎皮和叶肉中都分布有大量油细胞.  相似文献   
2.
以1年生地枫皮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干旱和干旱后复水3种水分处理,考察地枫皮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探明干旱胁迫及干旱后复水对地枫皮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地枫皮细胞脱水,水分亏缺增加了叶片的MDA含量,SOD、CAT、POD活性均降低。干旱后复水提高了叶片含水量和CAT活性,其中叶片含水量达到对照水平,表明地枫皮干旱复水后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地枫皮过氧化物酶系统对干旱和干旱后复水处理均表现出相应的响应特征,可能与其干旱适应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走访调查、现地样方取样和实验室数据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地枫皮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她枫皮主要分布在北纬22°18′15.4″~25°2′33″,东经106°1 ′39.6″~108°46′20.6"区域内.其垂直分布高度在海拔450~1 200 m之间,以500~800 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地枫皮为喜暧热植物.属热带性树种,主要生长在石灰岩山顶,偶见于半山腰石山疏林下.(3)地枫皮原生群落以灌木为主,森林植被较少,不同分布区植被的组成种类有较大差异,植物的重复性差.(4)自然繁殖能力低弱、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及产区群众乱采滥挖,是导致地枫皮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海桐皮 海桐皮又名刺桐皮、鼓丁皮,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树皮.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功能.主治风湿麻木、腰腿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可治疗各种顽癣等症.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不同产地地枫皮快速鉴别并筛选出高药效成分的种质,利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不同产地地枫皮药材进行检测,同时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提取载荷因子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各产地红外光谱经过SNV标准归一化后,主成分分析模型中前3个主成分能够分析出代表87%的样品变量信息,样本在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7个不同的类别。2)SIMCA模型能成功地对不同产地未知地枫皮样本进行预测且判断准确率均达100%。3)载荷因子分析表明,A、B及E产地样本地枫皮素、厚朴醇及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比其他产地高,不同产地样品中芳香类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槲皮素含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不同产地地枫皮快速鉴别并筛选出高药效成分的种质,利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对不同产地地枫皮药材进行检测,同时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提取载荷因子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各产地红外光谱经过SNV标准归一化后,主成分分析模型中前3个主成分能够分析出代表87%的样品变量信息,样本在主成分空间中聚集成为7个不同的类别。2)SIMCA模型能成功地对不同产地未知地枫皮样本进行预测且判断准确率均达100%。3)载荷因子分析表明,A、B及E产地样本地枫皮素、厚朴醇及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比其他产地高,不同产地样品中芳香类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槲皮素含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比较研究了4种土壤环境(养分含量高低依次为:石灰土﹥混合土﹥园土﹥火烧土)对地枫皮种子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环境显著影响地枫皮幼苗的生长与成活率,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增高,地枫皮幼苗的株高、基径和冠宽均显著增大,植株不同部位的干鲜重也均显著增大,地下根系更加粗壮发达。地枫皮幼苗可以通过调节生物量分配来适应养分环境的变化,养分水平低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增大,养分水平高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叶,叶生物量比增加。石灰土栽培地枫皮幼苗能获得最好的生长和较高的成活率,火烧土栽培地枫皮幼苗的成活率最高,由于使用石灰土成本较高,建议采用灰分高的火烧土培育地枫皮幼苗。  相似文献   
8.
9.
通过观测试验对地枫皮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枫皮种子于3月中旬,气温20℃左右时开始萌发,发芽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平均发芽天数长。地枫皮幼苗子叶期约2个月,之后每2个月左右萌生一次枝梢,一年萌生3次梢;幼苗适宜在2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生长,当气温为10~20℃时幼苗生长缓慢,10℃以下则几乎停止生长。一年生地枫皮幼苗的地下部分长度大于地上部分高度,干质量则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根冠比为1∶7;其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a/b值低,具有一定的耐阴性。根据地枫皮幼苗生长特性,在育苗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协调生长,同时可通过适当遮阴提高幼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枫皮经济价值的不断增长,野生资源逐步枯竭,人工种植势在必行,大面积人工种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必然会加重,袁但病虫害方面研究未见报道。摸清野生及人工种植地枫皮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可为人工种植地枫皮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地枫皮的病害有4种,虫害有7种。移栽后的苗木放置不同环境对茎腐病、炭疽病的发生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