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02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林业   2664篇
农学   1771篇
基础科学   2014篇
  1388篇
综合类   11995篇
农作物   1868篇
水产渔业   1157篇
畜牧兽医   6197篇
园艺   2376篇
植物保护   788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610篇
  2022年   724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579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339篇
  2011年   1271篇
  2010年   1260篇
  2009年   1283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1154篇
  2006年   1128篇
  2005年   1160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828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844篇
  1999年   907篇
  1998年   879篇
  1997年   790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808篇
  1994年   697篇
  1993年   667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629篇
  1990年   527篇
  1989年   407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56篇
  1984年   148篇
  1983年   128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14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15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哈茨木霉在水稻体内的定殖及其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具有抗腈菌唑标记哈茨木霉TUV-13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对水稻种子分别进行浸种、蘸根、叶面接种,栽培至2叶1芯期,从秧苗各组织分离回收菌株TUV-13。对经菌液处理的秧苗进行显微及超微观察结果表明,浸种处理能使TUV-13菌株在水稻秧苗的根、茎、叶中稳定定殖;而蘸根处理、叶面接种,TUV-13菌株只能在处理的局部区域定殖。TUV-13菌株定殖后,水稻秧苗与抗病相关的酶活性显著提高,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达82.9%。  相似文献   
993.
一株毒杀松材线虫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活性物质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尾松林中筛选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JK-JS3菌株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杀线活性。本试验对JK-JS3菌株分泌的杀线活性物质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杀线组分是可随水分一同蒸发的非蛋白质类物质;其吸收峰在190nm到200nm之间;常温25℃和冷藏4℃下保存60d仍能保持杀线活性;不同温度和pH条件对其杀线组分的活性有影响,加热会降低其活性,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杀线活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不能将其活性物质从粗提液中提取。  相似文献   
994.
乳状耳形螺(Otala lactea(Müller,1774))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应用生物气候相似距方法进行适生性研究表明,该螺可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适生,高度适生区主要包括新疆和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藏、四川、云南的局部地区或零星地区;危险性评价显示,该螺的综合风险值R为2.51,属于特别危险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极高。乳状耳形螺在中国无分布,加强对该螺的检疫是防御其入侵中国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5.
香茅属植物精油对部分农作物病虫害具有一定防治活性,且有对人畜安全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当前,香茅属植物被开发成农药和卫生杀虫剂,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的控制。综述了香茅属植物的分类、精油的组分及含量,以及对病虫害的活性、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部分香茅属植物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最后提出了香茅属植物应用于病虫害控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旨在探讨miR-142-5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以及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经LPS诱发炎症反应,分别经miR-142-5p模拟物或抑制剂处理,检测细胞TNF-α、IL-1β、IL-6和IL-8的释放水平,AKT/p65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L-8分泌水平显著上调(P<0.05),p-AKT和p-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G0/G1期细胞比率上调,S期细胞比率降低,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抑制剂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减弱(P<0.05),而LPS+模拟物组上述检测数值变化则进一步增强(P<0.05),LPS+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和LPS+模拟物阴性对照组上述检测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miR-142-5p可能通过激活AKT/p65信号通路,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并抑制细...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分析SbER10_X1调控高粱光合作用和生物产量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以高粱SbER10_X1基因过表达株系(SbERex)、目的基因沉默株系(SbERin)和野生型对照株系(WT)为材料,鉴定转基因株系的阳性和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挑选SbERex 5和SbERin 6株系,切片观察茎秆细胞大小,测定主茎秆内植物激素含量,分析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并连续两年调查生物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WT株系相比,SbERex 5茎秆中赤霉素含量显著增加,脱落酸含量显著降低,导致过表达株系茎秆细胞显著增大,株高显著增加,而SbERin 6株系的赤霉素含量显著减少,脱落酸含量显著升高,但主茎秆细胞大小变化不显著。SbERex 5株系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引起SbERex 5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单株产量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WT,而SbERin 6仅存在减小趋势。结果表明SbER10_X1可以影响植物激素合成,导致高粱细胞体积增大,光合能力增强,有效提升饲用高粱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998.
分蘖生长在茎基部不伸长的节间,有不定根,能独立于主茎存活,禾本科作物布顿大麦主要通过分蘖来提高产量;内生真菌和基因均能调控布顿大麦分蘖,为了探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分蘖相关基因TB1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T-PCR法对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结果进行分析,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对新疆温宿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q-PCR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B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为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残基;TB1基因无启动子和PolyA位点;经亚细胞定位,TB1蛋白预计在液泡,TB1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TCP家族;推测TB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布顿大麦TB1基因与大麦亚种的TB1同源性最高,为96.72%,且与大麦亚种的TB1处于同一支系。温宿县和柴达木盆地布顿大麦根、茎、叶中TB1基因表达量趋势一致,内生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分蘖发生部位茎基部的TB1基因表达量,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影响了宿主TB1基因表达进而调控宿主植物分蘖。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999.
狼尾草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0.
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基于福建省2012-2014年20所公办本科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能较为紧密地结合国家、区域经济、行业及自身实际等对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但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应处理好顶天与立地、趋同与存异、升格与转型三者间关系,走出一条更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