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306篇
基础科学   284篇
  538篇
综合类   2120篇
农作物   234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461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基于土地发展权和要素贡献理论构建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收益及合理分配测算模型,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河南省的典型土地征收-出让样点为核算单元,对各城市住宅、商业和工业等用地类型土地增值收益及合理分配比例进行测算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土地的增值收益差异较大,商业用地增值收益普遍高于住宅和工业。同时土地增值收益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区域层面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收益高、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增值收益低"的特征,在城市内部区位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区段,其土地增值收益也较大;2)在现状的分配体制下,农民和政府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不足1:9,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远远低于政府;3)在农地发展权和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框架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应分配到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介于35-45%之间,政府应得到的合理比例介于55-65%之间。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究秸秆还田氮在后茬稻/麦中的有效性及其去向,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两个处理,采用大田微区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一季水稻,分析15N标记的水稻和小麦秸秆氮在后茬小麦、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器官的分配及去向特征。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处理下,稻田中小麦还田秸秆的当季腐解率分别为72.71%和80.18%,麦田中水稻还田秸秆的当季腐解率分别为58.53%和68.90%,水稻季显著高于小麦季;小麦季和水稻季植株吸收的氮素中,来自还田前茬秸秆15N 氮的比例不同,其中小麦季分别为3.13%~3.36%和3.72%~3.85%,水稻季分别为3.19%~3.84%和3.60%~4.20%,水稻季略高于小麦季。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处理能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增加小麦和水稻各时期植株对还田秸秆15N 氮的利用率,并提高还田标记15N 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抑制还田秸秆中15N 氮的损失率,即采用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能提高秸秆氮素转化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的模式、大小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阐明水力再分配的模式、大小和影响因子是理解其生态水文效应的前提。选取黑 河下游荒漠河岸林主要建群种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比率法辨识胡杨根系水力再分配模式,量化水力再分配大 小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胡杨不仅具有向上的水力提升,在降水条件下,也具有逆向水力提升,即水力下传或叶 片吸收。同时,在河道灌水条件下也具有侧向再分配功能。胡杨单个根系水力再分配的大小在0.16 ~ 0.26 kg/ d 之间,平均为0.21 kg/ d,占第2 天蒸腾的比例为38.75%。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力再分配大小与水汽 压差、气温、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水汽压差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胡杨根系 水力再分配大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4.
林改后备受关注的集体林采伐管理政策实行重大调整。国家林业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从七个方面对集体林采伐管理进行完善与规范。一是完善采伐指标的分配管理。各地对集体林不再编制和下达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行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并轨,以采伐限额作为统一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求各领域妥善处理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探寻兼顾区域发展需求与碳减排需要的建筑能耗总量省级分配方案,是建筑部门响应碳排放“双控”国家战略,实现建筑领域安全降碳的关键。基于公平-效率耦合的视角,文中提出地区内“公平与效率的适度兼顾”以及地区间“公平与效率兼顾程度相当”的原则,以碳排放总量目标为约束,构建建筑能耗总量省级分配模型。通过蒙特卡罗与数值模拟技术,获取2030年建筑能耗省级配额,并将其与以能耗总量目标为约束的建筑能耗总量省级分配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约束条件的满足程度,还是碳减排潜力的实现深度,以碳排放总量目标为约束的建筑能耗总量省级分配方案都是符合多维度要求的最优选择,其公平与效率兼顾程度为12%,公共建筑与城镇居住建筑将是未来节能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不同世代组培生姜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及其产量形成差异,以确定组培生姜在生产上的最佳推广世代。以组培生姜原原种(T1)、原种(T2)、生产种(T3)3个世代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T3和T2世代植株生长特性优于T1,表现为生育前期T3和T2株高、茎粗快速增加,地上部快速生长;进入根茎膨大期后,生姜株高和茎粗增长减缓,但分蘖快速发生,由于T3和T2的分蘖发生少,保证了根茎光合产物的供给,延长了快速生长期,显著提高了其物质积累,为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根茎膨大期后,T3和T2较低的茎、叶和根系物质分配比例,使光合产物向根茎转移促进了根茎的膨大,从而获得高产。因此,与原原种和原种相比,生姜组培生产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生姜生产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不同世代组培生姜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与种性退化规律,可以把组培生姜生产种(T3)作为生产上的最佳推广世代,既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的发展,生态园林不但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人员要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和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露天(T1)和遮阴(T2)两种林下栽培灵芝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子实体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并监测子实体发育阶段CO2排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T1栽培方式相比,T2栽培方式灵芝的子实体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平均高出36.76%,总三萜酸含量平均高出17.67%,而多糖含量平均低25.30%,并且其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同时,T2处理的灵芝子实体碳素转化率平均高出48.56%,碳素损失率平均高出28.96%,菌渣残留率平均低25.62%。在子实体发育阶段T2栽培方式下CO2平均排放通量平均高出46.23%,与环境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24。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适宜套作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特性,以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珍禾玉1号、众望玉18)、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荣玉1210)为试验材料,设置套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适宜套作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与单作条件下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减产率为20.40%,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产量在两种模式下产量差异不显著。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条件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与单作相比分别下降了21.18%、11.24%,而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的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收获指数较单作分别提高了48.14%、2.42%。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宽行穗位叶13C向穗分配比例较窄行高5.96%,向茎秆和穗位叶的分配分别减少5.01%、0.13%,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窄行穗位叶13C向穗的转移率比套作减产率较高的玉米高10.90%,但向茎秆的转移率降低了8.98%。因此,与单作相比,两类品种在套作条件下,套作减产率较低的玉米品种能够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比例提高,收获指数增加,且套作大豆产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套作双高产的目标。本研究结果为筛选与培育适宜套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新生期、花期和果熟期)对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与相关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茎、叶、花和果实的生物量分配研究中,不同物种间生物量分配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型对生物量分配影响较大(p0.05),而生长型仅对花枝的叶生物量分配和果枝的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境类型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发育阶段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表现为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随发育历程的进行有增大的趋势,而繁殖器官生物量分配下降;②在繁殖分配与营养分配的相关性研究中,不同功能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花枝中营养投入与繁殖投入除外)(p0.05);不同生境类型和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量分配受功能群、生境类型和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植物通过调节分配给各个器官的生物量比例以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