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林业   646篇
农学   364篇
基础科学   465篇
  364篇
综合类   2909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657篇
园艺   457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为了给四川地区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HPS)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并研究HPS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本实验于2014年8月~2016年9月,对四川省18个地区养猪场疑似感染HPS的病猪进行了解剖及病理变化观察,采集病料分离并鉴定得到97株HPS,分别采用纸片法检测5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情况,PCR检测5种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分离株中耐药菌株比例高达86.6%(84/97);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63.9%(62/97)、56.7%(55/97)、74.2%(72/97)、37.1%(36/97)、29.9%(29/97),且多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86.6%(84/97)分离株的质粒至少携带一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TEM、SHV、CTX、OXA、DHA的检出率分别为57.7%(56/97)、33.0%(32/97)、17.5%(17/97)、19.6%(19/97)、2.1%(2/97),有32株分离株携带2~3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88.1%(74/84)。HPS四川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严重耐药,其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耐药基因和表型符合率较高,表明通过检测耐药基因来初步确定菌株的耐药情况可行性高。本研究为临床防治HPS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西门塔尔牛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2头、平均体重(292.1±38.2)kg的西门塔尔牛,在最高气温30℃下,经过36h、1 450km的敞篷卡车运输,运输前后称重并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其体重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运输前体重相比,经36h、1 450km运输后,试验牛平均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由292.1kg降低到262.8kg,体重损失10.03%。(2)与运输前相比,运输36h时西门塔尔牛血清皮质醇(COR)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糖(GLU)水平极显著增高(P0.01),运输后7~14d下降到运输前水平(P0.05);运输应激对血清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3)运输应激极显著提高了西门塔尔牛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P0.01),显著提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P0.05),运输后7~14d下降到运输前或更低水平(P0.05);运输应激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长途运输可显著降低肉牛的体重和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经长途运输后的西门塔尔牛需要约14d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99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③ 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 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994.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95.
水沥本地红葱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葱在广州地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喜欢种植红头香葱(红葱).水沥本地红葱是广州市白云区水沥村的地方品种,株高55~70 cm,开展度30 cm.  相似文献   
996.
引江济淮工程河道边坡膨胀土开裂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合理确定膨胀土边坡加固措施,需研究膨胀土在自然条件下的土体裂隙演化规律。该文结合引江济淮试验工程,就新开挖暴露的膨胀土边坡进行裂隙开展观测试验,定量分析在自然条件下膨胀土边坡裂隙开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表面裂隙率主要受含水率控制;初次脱湿情况下,土体表面裂隙率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且随暴露时间增加,土体表面裂隙率发展存在一个近似极限稳定值,降雨短暂影响表面裂隙发展过程;膨胀土裂隙沿深度方向的开裂速率与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分别呈现正、负相关关系;坡比对裂隙深度的开展存在影响,主要发生在土体开裂初期;单条裂隙沿深度方向呈现"V"字型状态,相同失水条件下,膨胀性高的土体开裂深度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小葱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列添加和模型拟合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密度紫茎泽兰对小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紫茎泽兰的竞争干扰下,随着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逐渐降低,植株地上部分对氮、磷、钾以及水分的累积量均显著增加,田间透光率降低。当密度达到60株·m-2,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较无紫茎泽兰对照分别减少了93.8%和84.9%,产量损失率达到93.3%,此时植株地上部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215.20、54.65、356.60kg·hm-2,顶部透光率仅为1.8%。[结论]幂函数模型y=2.823x1.069能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x)与小葱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小葱田人工除草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3.33%、0.32%,经济阈值则分别为1.17、0.13株·m-2。  相似文献   
998.
油茶间作不同绿肥的土壤分形及养分损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茶林间作不同绿肥对耕作层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养分退化产生的影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间作不同绿肥下油茶林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粒径分布、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域土壤粒径分布主要以粘粒(<0.002 mm)和粉粒(0.002~0.05 mm)为主,土壤分形维数为2.681~2.882,顺序为:CK<黑麦草<鼠茅草。(2)研究区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与粘粒(<0.002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粉粒(0.002~0.05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砂砾(0.05~2.00 mm)体积百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分形维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及土壤容重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3月至8月,两种绿肥间作均显著提高了油茶林耕作层土壤的含水量,减少了养分的损耗,其中以鼠茅草改良效果最好。综上,土壤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表征土壤质地、粒径组成以及土壤养分状况,为油茶林地复合经营土壤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采用静水密闭式呼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8、14、20、26、32)、温度(10、15、20℃)和不同体质量(共6组)对钝吻黄盖鲽(Pleuronectes yokohama)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在8~32时对钝吻黄盖鲽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且二者都随盐度降低而减小;温度在10~20℃时对钝吻黄盖鲽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在该范围下二者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钝吻黄盖鲽幼鱼随体质量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在减小。随着盐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二者的O∶N都在降低,范围分别为44.441~12.278和13.446~17.631,在该温度区间下(10~20℃)呼吸和排泄的Q10平均值分别为1.545和2.018,不同体质量下O∶N相差不大。本实验设置的盐度和温度条件下,钝吻黄盖鲽幼鱼的能源物质绝大多数为脂肪和蛋白质,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只有在盐度为8的情况下能源物质为脂肪和糖类。  相似文献   
1000.
为提高梨园水分利用率和梨果实品质,2016年3—1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现代农业示范培训基地以4年生‘黄冠’梨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小定额灌溉对梨园土壤含水量、梨树新梢生长量、产量与果实品质、根系分布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定额灌溉方式间灌溉区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沟灌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树盘畦灌和滴灌,平均质量含水量为15.33%,其梨树的新梢生长量也为最大,达到42.25 cm;沟灌产量最高,单果重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沟灌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滴灌果实糖酸比显著大于沟灌和树盘畦灌,沟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沟灌处理下,梨树吸收根的数量显著高于树盘畦灌和滴灌,分别是它们的3.6倍和2.4倍。综合来看,沟灌是梨园最适宜的小定额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