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2篇
  58篇
综合类   712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yclic lipopeptides produced by Bacillus are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ct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B. amyloliquefaciens FZB42, B. subtilis XF-1, B. amyloliquefaciens B9601-Y2 and B. subtilis 168 in situ using MALDI-TOF-MS. It was showed that strains FZB42 and XF-1 produced fengycins, surfactins and iturins. Y2 mainly produced fengycins and iturins. Strain 168 produced a small amount of iturins only. Other four strains of Bacillus secreted surfactins and iturin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whole cell in situ MALDI-TOF-MS is a simple, rapid,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echnique for analyzing cyclic lipopeptides from Bacillus.  相似文献   
992.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以3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株高、穗位高、叶片数、茎粗、秃尖长、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鲜穗产量等12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2个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穗行数因子、穗粗因子、粒重因子、株高因子、茎粗因子和秃尖长因子,这些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自交系的综合指标,为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性状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不同调制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烟叶致香物质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致香物质含量,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过程的后期阶段,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的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D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A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烟叶采用B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且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烟叶采用A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C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4.
甜玉米自交系性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10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单株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茎粗、株高、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粗与穗行数、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叶片数、茎粗、穗长、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行粒数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产量因子、叶片数因子、秃尖长因子及穗行数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85%。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风格形成的生态原因,选云南、福建和河南3个不同生态烟区大田种植烤烟‘K326’,各地的取样时段,为各地移栽后70天,采集烤烟第7叶位叶片,此后每间隔12天,依次取第10、13和16 4个不同叶位生理成熟叶片,对3地烟叶的δ13C值与光合色素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地烟叶δ13C值、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呈负相关。福建和云南烟叶的δ13C值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负相关均达显著水平(P<0.05)。河南烟叶的δ13C值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叶绿素a/b比值呈弱正相关,而福建和云南的δ13C值则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呈正相关,与叶绿素a/b比值呈负相关。福建和云南相同叶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除第13叶位外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δ13C均值与化学成分中的烟碱、总氮和钾呈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和氯呈弱负相关。分别对3地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直观比较,河南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及钾与福建、云南的差异明显,而福建和云南间则差异不明显。以δ13C值比较,河南的值最小,4个不同叶位的平均值仅为-29.67‰,与福建的-26.32‰、云南的-25.6‰相比差异显著,而福建和云南间其值差异仍不显著。总体来看,3地烟叶δ13C值地区间存在的差异,不但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还与化学成分有相似的趋势。3地烟区δ13C值与光合色素和化学成分在地域间表现存在的趋同或差异,为以烟叶δ13C值作为判定不同生态区烟叶香气风格形成的阈值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延迟采收期烟叶组织结构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不同成熟期与叶片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索适采期,采用显微制片法研究了烤烟‘K326’和‘云烟87’的上部叶和中部叶成熟期和延迟采收期烟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延后采收,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比等参数呈下降趋势,细胞间隙呈逐渐增大趋势,叶肉细胞出现逐渐解体现象;不同成熟期,叶厚、栅栏组织厚等解剖参数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同一时期,2个品种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等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烤烟‘K326’的采收期较‘云烟87’更长;从与烟叶品质较密切的解剖结构特性来看,‘K326’的采收期,上部叶不应超过14天,中部叶不应超过21天;‘云烟87’的采收期,上部叶不应超过7天,中部叶不应超过14天。  相似文献   
997.
高等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植物花色苷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系统地从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等外部因素,及生长发育阶段、植物生长物质等内部因素两方面综述了调控高等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外、内部作用因子的综合性包括作用的协调性与机理的一致性。最后,提出了高等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利用各种因子人工调控花色苷合成以提高果实营养价值、花卉观赏价值及植物抗逆性。  相似文献   
998.
以0,3,6,9 g·L-1异丙隆对大麦品种保大麦1号叶面喷施处理,24 h后分别在-2,0,2℃低温条件下处理4和8 h,随后测定其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O·-2产生速率,结果表明:低温对各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SOD较POD在活性氧清除中作用更大,所用异丙隆浓度并未对大麦产生明显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一种农药新剂型——乳粒剂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基本概念和研制方法等方面,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农药制剂--乳粒剂(EG)。它是一种水乳化颗粒剂,具有药效高、稳定性好、施用方便、无粉尘、便于运输、对环境友好等优势,符合当前绿色环保和安全性高的农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研究还处在起始阶段,仅少数企业开始着手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00.
梅花花色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 可见光谱表明 :梅花花色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不含查尔酮、噢、儿茶素、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 ,而可能含黄酮、花色苷及其花色素等 ;红、白梅花的花色色素均含相同的非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 ;梅花的红色花色是源于花色素或 和其苷 ,且红的程度与其花色苷含量成正相关 ;梅花花色差异与总黄酮含量间似乎无明显规律性 .该文可为梅花花色的机理探索及其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