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89篇
水产渔业   1068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究草鱼实用膨化饲料中硫酸亚铁和蛋氨酸螯合铁的应用效果,采用草鱼实用配方配制4种试验饲料,对照饲料(T1组)不补充外源铁,另在对照饲料中补充不同来源的铁元素(112 mg/kg),分别为370 mg/kg硫酸亚铁(T2组)、1120 mg/kg蛋氨酸螯合铁(T3组)以及190 mg/kg硫酸亚铁+560 mg/kg蛋氨酸螯合铁(2种铁源分别提供56 mg/kg铁元素,T4组)。选用初始体重为(4.30±0.20)g的草鱼幼鱼480尾,随机分配于16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每种饲料随机饲喂4桶试验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1)T3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T1组(P<0.05),而T2、T4组与T1组差异不显著(P>0.05)。2)全鱼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的全鱼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T3组的全鱼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T2组(P<0.05),与T4组无显著差异(P>0.05)。3)T3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4和T1组(P<0.05);T1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T4和T2组显著高于T3组(P<0.05)。4)T1组的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膜边界模糊、细胞核偏移,其他组的肝脏形态较T1组有明显改善。5)T3和T4组的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T2和T1组(P<0.05);T3和T4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实用膨化饲料中添加112 mg/kg(以铁元素计)的蛋氨酸螯合铁更有利于草鱼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血液健康,从而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92.
<正>2.药物防治用药物防治最容易被接受,而且是最简单、最普通、价格最便宜的方法,它在病害防治手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药物防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它的有效性外,安全性(包括养殖对象的安全、产品的安全、环境的安全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1)渔药防治。大口黑鲈病害采用药物防治必须遵照法律准则。所有药物制剂在使用后还必须遵守休药期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93.
《淡水渔业》2017,(5):85-92
本研究利用常规生化和物理分析方法对红色斑点叉尾(Red Ictalurus punctatus)(简称红)和黑色斑点叉尾(Black Ictalurus punctatus)(简称黑)背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黑水分显著高于红,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红。红肌肉咀嚼性显著高于黑。红和黑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含量占鲜肉的15.75%和15.07%;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8%和5.91%,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24%和39.22%,必需氨基酸中均是赖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99和83.84;根据氨基酸评分(AAS),红和黑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红和黑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红和黑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红∑MUFA、∑PUFA、EPA+DHA含量以及n-6/n-3PUFA均高于黑。结果表明,红和黑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的营养价值略高于黑。  相似文献   
994.
鲤疱疹病毒Ⅱ型ORF4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鲤疱疹病毒II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 HV-2)ORF 4基因序列(Gen Bank:JQ815364.1)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ORF 4基因编码框全长序列1 041 bp,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ORF 4。将p ET-32a-ORF 4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得到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其分子质量约为57 ku,与预期大小一致。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50 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由Cy HV-2感染引起细胞病变的异育银鲫脑组织细胞(GICB)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995.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饲料中肌醇的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肌醇含量增加,胭脂鱼幼鱼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300 mg/kg组时达到稳定;饲料肌醇对全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肌肉脂肪含量在300 mg/kg组时显著低于未添加组;饲料中肌醇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显著性影响;饲料中肌醇(150 mg/kg)不足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补充310.3 mg/kg的肌醇时,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  相似文献   
996.
初步比较了酶联免疫法(ELISA)中2种氯霉素试剂盒(荷兰EURO-DIAGNOSTICA试剂盒和德国r-Biopharm试剂盒)检测水产品氯霉素残留量的效果,并对测定水产品氯霉素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GC-ECD)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荷兰EURO-DIAGNOSTICA试剂盒和德国r-Biopharm试剂盒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025~2.0μg.L-1和0.05~4.05μg.L-1,其板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2种试剂盒检测25个鱼或虾样品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2%和20%。LC-MS/MS和GC-ECD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1μg.kg-1和0.27μg.kg-1,当氯霉素添加量为2μg.kg-1时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和70.4%;LC-MS/MS样品前处理较简单,GC-ECD较繁琐。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998.
鱼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文献中不同的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过程,建立了测定鱼组织中喹乙醇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采用C18色谱柱,选择甲醇-三蒸水(体积比15:85)为流动相,372nm为检测波长,样品用150g/L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经15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喹乙醇在0.2~12.8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4μg/g,平均回收率为85.93%。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999.
大鲵人工繁殖子一代雄鲵与野生雄鲵在体重均为3.25kg时,肥满度分别为0.6115和0.5483;在全长均为65cm时,肥满度分别为0.9103和0.7280,因此子代雄鲵比野生雄鲵略显肥短。进行二次催产率试验,野生雄鲵催产率为28.6%~37.5%,1998年子一代雄鲵催产率为75%~80.2%,1999年子一代雄鲵催产率为72.2%,子代比野生代催产率显著高(P<0.05)。在体重相同时,子代雄鲵精液量比野生雄鲵精液量多20%~40%,最大精液量一尾雄鲵可挤30~40mL,精子密度子代比原种稍高,最高密度为(5.52~8.3)×106ind/mL,精子体积占精液的8.0%~13.3%。pH值均为弱酸性或中性(6.4~7.1);精子大小为(170~210)μm×(3.8~4.5)μm。  相似文献   
1000.
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