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1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林业   460篇
农学   589篇
基础科学   163篇
  495篇
综合类   4102篇
农作物   432篇
水产渔业   322篇
畜牧兽医   1177篇
园艺   476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51.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Chi)c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Chi基因c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UTR 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P 结果显示,Pt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i-3的一致性为61%~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Chi与其他甲壳动物Chi-3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Chi基因在C期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胃、大颚器、心脏和眼柄中PtChi-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中PtChi-mRNA表达量最低,且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4)不同蜕皮阶段,PtChi在肝胰腺、肠、胃和大颚器4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有所不同,肝胰腺中PtChi-mRNA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暗示PtChi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蜕皮后期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肠中的PtChi-mRNA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C期最低,推测PtChi参与蜕皮过程中肠道围食膜的分解和免疫功能;胃中PtChi表达水平在C期最高,暗示其参与了食物消化。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PtChi可能为甲壳动物Chi-3型,其准确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2.
齐口裂腹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血清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王利 《水产科学》2015,(3):178-181
给体质量380~420g的齐口裂腹鱼腹腔注射密度为2.0×108 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液后6、12、24、48、72、90h,尾静脉抽取血液,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黄嘌呤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指标。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在感染72h后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腹部肿大,胸鳍、腹鳍基部出血;在感染90h内活力先升后降,在12h上升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初期总抗氧化能力开始上升,48h达到峰值后下降。感染后过氧化氧酶活性明显增强,但在48h后逐渐下降。在感染90h内,黄嘌呤氧化酶指标呈直线上升趋势。表明血清指标可作为判定齐口裂腹鱼感染细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53.
<正>尧、舜禅让制度尧姓伊祁,号陶唐氏,故称唐尧。相传尧是颛顼的七世孙。尧从16岁开始治理天下,在位70年。86岁那年,他想找一位贤达之人来接替他。于是他向全国各地发布公告,号召人们举贤荐能,最终人们推荐了虞舜来做他的继承人。虞舜姓姚,冀州(今河北省)人,他的父亲是个瞽叟(盲老人),母亲早逝。后来他的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为虞舜的后母。后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  相似文献   
954.
从福建省淡水养殖鱼类体内分离到27株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嗜水气单胞菌16SrDNA基因和气溶素基因(aerolysin)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所分离到的27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双重PCR扩增,扩增结果表明,其中18株为含有Aer毒力基因的潜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占总菌数的66.67%。应用ERIC-PCR分型技术对27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分析,以相似度54.00%为限,所有菌株可分为Ⅰ和Ⅱ两大聚类,以76.00%相似度为界,27株嗜水气单胞菌可分为11个聚类,同一个聚类中菌株分离区域基本相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型的多样性和分离地域具有一定的关联,也表明ERIC-PCR可以有效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茵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55.
紫茎泽兰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首先通过ENFA对环境因子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后的环境因子以及当前及A1b情景的未来气候数据,根据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紫茎泽兰的潜在分布,并使用ROC曲线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的分布区以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为主;未来A1b情景下,易入侵等级(入侵概率为0.6~1.0)的区域面积将会由当前的12.82 km2增加至2080s的21.30 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61 km;而其中高入侵概率等级(入侵概率为0.8~1.0)的区域面积将由当前的0.42 km2增加至2080s的0.91 km2, 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178.66 km。根据当前及未来A1b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潜在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入侵等级区域采取相应的防除治理措施,将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6.
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ineapple mealybug wilt associated virus-2,PMWaV-2)是引起的菠萝凋萎病(Mealybug wilt of pineapple,MWP)的重要病原。本研究中根据PMWaV-2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高灵敏检测出阳性样品,对阴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无荧光反应;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85%以内,表明本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的PMWaV-2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57.
除草剂对胡麻田大麦、稷(糜子)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胡麻田大麦和稷(糜子)的高效除草剂,进行了7种除草剂防除胡麻田大麦和稷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 g/L烯草酮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4种除草剂对大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分别在145.8、270、432 g/hm2和90 g/hm2剂量(有效成分)下药后45 d的株防效达97.39%以上,鲜重防效达99.24%以上,胡麻增产率在91.05%以上,该剂量可作为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50 g/L唑啉草酯乳油、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 g/L烯草酮乳油、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12.5%烯禾啶乳油7种除草剂对稷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分别在75、145.8、270、432、135、90和412.5 g/hm2剂量下药后45 d的株防效达98.43%以上,鲜重防效达99.40%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4.41%以上,该剂量可作为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上述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胡麻安全。  相似文献   
95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野生及栽培大豆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即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70%、60%、50%、40%、30%的土壤分别栽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测定其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及干旱胁迫程度下,相对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表现出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由此可以说明野生大豆的抗干旱能力高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959.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城市下垫面改变和降水径流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技术对于消纳、净化降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滞留技术研究动态的全面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的构成要素、生物滞留技术对径流水质净化效果和水量的调控效果及其水质水量模拟模型研究状况;从生物滞留技术的净化机理、效能、影响因素、模拟模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如生物滞留系统对N、P去除的提效技术、生物滞留技术本土化应用机理、生物滞留技术的设计方法、生物滞留系统的堵塞机理及防堵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的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0.
【目的】以中国春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双端体为材料,鉴定磷转运蛋白基因TaPHT2;1的染色体定位特征。解析不同供磷水平下,上述材料和不同磷利用效率小麦品种该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与植株干物质生产能力和磷效率特征的联系。【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水培中国春(CS)及该品种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组双端体和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材料。以B染色体组供试端体为材料进行TaPHT2;1 PCR扩增,鉴定TaPHT2;1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采用半定量RT-PCR及qRT-PCR技术分析B染色体组供试端体和小麦品种TaPHT2;1的表达水平。采用常规分析技术,测定供试材料单株干重和磷吸收参数。【结果】①PCR检测发现,在CS及所有供试B染色体组双端体材料中,除缺失1B长臂的1BS外,其它所有材料均能特异扩增出目标基因TaPHT2;1,表明TaPHT2;1定位在1B长臂。②丰、缺磷条件下,TaPHT2;1在CS及除1BS外双端体根、叶中的表达均表现为叶片优势表达特征,且在叶片中表达受到低磷胁迫的诱导。TaPHT2;1在根系中的表达不受低磷逆境调控。表明TaPHT2;1在介导丰磷下磷素吸收、转运及增强低磷下植株体内磷素再度调运中可能发挥重要功能。③丰磷条件下,与CS相比,1BS的单株干重和全磷含量显著降低;缺磷条件下,1BS的单株干重与CS相比也显著下降,但全磷含量增加。表明位于1B染色体长臂后的磷转运蛋白基因TaPHT2;1,对丰、缺磷条件下的植株磷素吸收、转运具有较大影响,进一步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的植株干重产生重要调控效应。④丰磷条件下,与CS相比,1BS的单株磷累积量显著增加,磷利用效率没有改变;缺磷条件下,与CS相比,1BS的单株磷累积量没有变化,磷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不同磷利用效率品种相比,丰磷条件下,随着品种磷利用效率提高,叶片中TaPHT2;1的表达水平、单株干重、全磷含量和单株磷累积量也随着增加;缺磷条件下,随着小麦品种磷利用效率提高,叶片中TaPHT2;1的表达水平、单株干重和磷利用效率也随之增高,但全磷含量呈下降趋势,单株磷累积量品种间差异较小。因此,TaPHT2;1的表达水平与小麦品种丰、缺磷条件下的磷素吸收、利用和干物质积累能力具有紧密联系。【结论】小麦磷转运蛋白基因TaPHT2;1位于1B染色体长臂。该基因通过其特定对外界供磷水平产生应答,在较大程度上调控植株的磷素吸收和利用能力,对不同供磷水平下的植株干重产生重要影响。TaPHT2;1在调控植株丰磷下磷素吸收和低磷下磷素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鉴定小麦品种磷效率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