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38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43篇
  54篇
综合类   779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2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以新鲜枇杷核为原料制备了枇杷核微孔炭(LMC),以 LMC 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进一步研究了 LMC 的孔结构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活化时间 192 min、活化温度 565 ℃、活化升温速率 21.5 ℃/min、炭化温度 632 ℃;该工艺所得枇杷核微孔炭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率高达 95.25%,其 BET 比表面积为 1 275 m2/g,微孔表面积为 1 219 m2/g,总孔容为 0.535 4 cm3/g,微孔孔容为0.473 cm3/g;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高比例的微孔含量赋予其优异的分子尺寸选择性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52.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山西省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方法]通过多年的归纳总结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系统总结出一套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杀秧收获,新技术共计增收20250元/hm2,其中节省人工费用11250元/hm2,通过增产实现增收9000元/hm2。[结论]该技术通过脱毒增产、起垄播种、合理密植、集中施肥、滴灌溶肥、化学防治病虫草害、机械中耕培土、机械杀秧收获,实现了栽培简约、高产高效,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显著提高了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并可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953.
为明确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叶片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黄芪药效物质的可能影响,以黄芪根瘤象及其寄主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取食诱导时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取食24、48、72 h后,叶片PAL和P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取食24 h后PPO活...  相似文献   
954.
为揭示不同白榆(Ulmus pumila L.)品系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改良作用及盐分离子在土壤-白榆系统中的分布与吸收特征,筛选适宜在滨海盐碱地造林的耐盐白榆品系,以中度盐渍化生境下4年生的6种白榆品系(1,5,28,30,46,10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K+、Ca2+、Mg2+等盐离子在土壤及白榆品系各器官(根、茎、叶)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白榆可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中盐离子及全盐含量,不同白榆品系较对照的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55.0%~63.1%,30号白榆降幅最大。(2)不同白榆品系将Na+、K+、Ca2+、Mg2+优先积累到叶中,且叶中维持较高的K+/Na+、Ca2+/Na+、Mg2+/Na+比值,不同白榆品系通过建立新的离子平衡以适应盐胁迫环境。(3)不同白榆品系的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均为SK,NaSCa,NaSMg,Na,其对K+的吸收选择性大于对Ca2+、Mg2+吸收选择性;种内差异导致不同白榆品系对Na+、K+、Ca2+、Mg2+吸收选择能力不同,28号白榆根系对K+的吸收性最强,5号白榆根系对Ca2+、Mg2+的吸收性最强。  相似文献   
955.
为探究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混合侵染烟株对烟蚜取食行为的影响,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记录了烟蚜在健康烟株与CMV、PVY混合侵染后不同发病级别烟株上的取食波形。结果显示:烟蚜在健康烟株上的刺探次数最少,在感病烟株上的C波总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健康烟株;第1次到达韧皮部前的刺探次数,健康植株上仅为4.00次,3级感病烟株上的为健康烟株上的2倍;在健康烟株上E2波总持续时间为120.65 min,极显著大于2级和3级感病烟株;刺探过程中,感病烟株上的pd波出现次数均高于健康烟株,且pd波II-1和II-3亚波的持续时间也显著高于健康烟株。研究表明,CMV、PVY混合侵染烟株可降低寄主对烟蚜的适合度,且能促进烟蚜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956.
黄萌  程思  李嘉琪  李根  杨扬  胡锋  李辉信  武俊 《土壤》2022,54(1):47-54
以土壤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为受试对象,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PS)微塑料在短期暴露和长期暴露条件下对线虫取食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1、10、100 mg/L浓度下,1μm和5μm的PS微塑料短期暴露后,线虫对B.amyloliquefaciens JX1(X1)和P.fluorescens Y1(Y1)的...  相似文献   
957.
基于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在添加不同碳源的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差异,建立2株菌共培养时的2种选择性计数方法,分别为差值法和色差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满足选择性计数的要求,且差值法中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的平均检出率(97.2%和96.4%)均略高于色差法(95.4%和94.0%),因此差值法更适用于对精确度要求较高时数据的采集,而色差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成本较低的优势,更适用于工厂进行快捷的活菌数量检测。  相似文献   
958.
为研究单片刺网对黄鲷的选择性,制定合理的网目尺寸,于2015年4月在东海海域进行刺网选择性试验,通过设计3种网目尺寸(50 mm、60 mm、70 mm)的单片刺网,比较其对黄鲷的选择性条件,应用Normal、Lognormal和Gamma 3种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本次捕获的黄鲷叉长分布为116~171 mm,平均叉长139 mm;(2)单片刺网的网目尺寸对黄鲷叉长选择性明显,且叉长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AIC值、模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得出,单片刺网对黄鲷的选择性运用Lognormal模型效果最佳;(4)根据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的开捕规格,单片刺网对黄鲷的最小网目尺寸为72 mm。  相似文献   
959.
海州湾秋季小眼绿鳍鱼的摄食策略及食物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11年及2013—2015年秋季在海州湾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数据,通过分析733尾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胃含物样品,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摄食策略以及食物选择性等摄食生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饵料生物共有80余种,其中优势饵料种类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无明显体长变化。不同体长组小眼绿鳍鱼的空胃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胃饱满指数差异显著(P0.05)。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底层盐度、底层水温和纬度对小眼绿鳍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体长、经度和水深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摄食策略分析表明,小眼绿鳍鱼是以虾类和鱼类为主要饵料类群的广食性鱼类。通过计算食物选择性指数发现,小眼绿鳍鱼喜食饵料与实际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表明其摄食既具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性,同时又受到海州湾饵料丰度和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0.
羊草草原放牧动物选择性采食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羊草草原放牧动物采食行为的跟踪观测,将放牧动物选择性采食分为4种形式,即去顶、拔心、去顶 拔心和未采食,用上述4种采食方式代替以采食高度描述放牧动物采食行为的方法.在不同放牧率下动物对羊草草地主要植物选择性采食排序是不一样的.放牧动物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采食率的高低表明该动物对草地植物的喜食程度,但是喜食程度并不能代表动物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危害程度的大小应以去顶 拔心率的高低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