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211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18篇
综合类   1033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477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苏中地区夏玉米机直播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如东县围绕当地气候条件、夏玉米生育特点、机械化生产,开展夏玉米机直播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集成推广,推动全县夏玉米稳产、高产和玉米面积持续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942.
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室内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浑水与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的区别,研究了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及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与浑水垂直一维入渗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不同膜孔直径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稳定入渗率模型、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模型和湿润锋运移模型。结果表明,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单点膜孔累积入渗量逐渐增大,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和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逐渐减小;不同膜孔直径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的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都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单位膜孔面积侧渗量的入渗系数Kc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侧渗量入渗指数αc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43.
复配型壳聚糖涂膜对冷藏银鲳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银鲳货架期,选取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进行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选出其中3种效果较好的保鲜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中3种成分对银鲳的保鲜效果影响不一,其中壳聚糖有极显著影响,海藻酸钠有显著影响,而Nisin的影响不显著;冷藏银鲳复合保鲜剂的最佳复配比为壳聚糖5 g·L-1、海藻酸钠7 g·L-1、Nisin 0.3 g·L-1,此条件下银鲳的货架期延长至13 d,比对照组延长了约7 d。该复配型壳聚糖涂膜液对冷藏银鲳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为银鲳保鲜及其品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4.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揭示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室内浑水膜孔灌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减渗特性以及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累积入渗时间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模型和减渗模型。研究表明:当浑水的含沙率和膜孔的直径一定时,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相同时间内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初始含水率为4.96%,7.43%,10.07%和12.40%的分别较风干条件下的减少了19%,33%,45%和56%,减渗效果明显。通过对含水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靠近和远离膜孔的部位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平均含水率梯度达到了2%/cm,而中间部位含水率变化较小,平均含水率变化梯度仅为0.65%/cm。  相似文献   
945.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多年来,由于建设经费有限,监测点存在建设标准低、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由于没有运行经费,除部分依托相关科研院、高校的部分监测点维持运行,开展基本数据观测,其他监测点多处于闲置状态。为此,在分析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监测网络能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及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并为其它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6.
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各种弊端,使人类的眼光逐渐投向了其他领域来寻找一种新型的农药,要求这种新型农药具有抗病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新型农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对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海洋微生物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果树等病虫害的防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海洋微生物作为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7.
通过EMS诱变普通小麦品系H261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斑点叶突变体LF2010。在自然条件下, 该突变体在三叶期叶片基部开始出现黄色斑点, 随后逐步扩散到全片叶、叶鞘、颖壳和麦芒。斑点部位不存在细胞死亡, 斑点性状的表达受光照和温度诱导, 突变体的色素含量、光合速率随着斑点的出现而显著下降。突变体的株高、有效穗数、单株产量、穗长、结实率和旗叶长等农艺性状显著下降, 但是千粒重和旗叶宽却与野生型无差异。将突变体与正常绿色品系杂交, 对其F1、F2和BC1代的遗传分析表明, LF2010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48.
<正>在新疆博州精河县托里乡有个远近闻名的"枸杞大王"孙新峰。别看他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可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加上肯吃苦、讲诚信,成为乡里有名的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孙新峰的枸杞加工厂,每天都有工人将发往全国各地的枸杞进行烘干和色选等。孙新峰说,厂里每年的加工量都在近1000 t。精河县托里乡农民孙新峰说:"1998年我刚结婚,那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市场上枸杞产量过  相似文献   
949.
本试验从发病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分析、16S rDNA测序,确认该菌为1株多重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该菌与GenBank中其他9株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16S rDNA比对分析,从遗传进化规律方面证明不同来源的的奇异变形杆菌亲缘性极其相近。周期性群集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在含0.5%和1.0%琼脂平板上,该菌不以圆环样周期运动;在含1.5%和2.0%琼脂平板上,该菌以圆环样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950.
不同土壤钾素对强筋小麦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试验先后通过对中牟潮土、南阳黄褐土、镇平砂姜黑土、许昌褐土几个土类钾肥不同处理水平,以田间小区试验为主,结合盆栽试验、池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类上6种钾素水平(纯N、P2O5施用量一致)对土壤有效氮、有效钾,强筋小麦9023群体动态,植株养分含量,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后速效成份分析,碱解N:南阳黄褐土>中牟池栽黏土>中牟盆栽壤土>中牟大田轻壤>中牟池栽砂土;速效K:中牟盆栽壤土>中牟池栽黏土>中牟池栽砂土>中牟大田轻壤>南阳黄褐土;缓效K:中牟池栽黏土>南阳黄褐土>中牟大田轻壤>中牟盆栽壤土>中牟池栽砂土。在中牟大田轻壤、镇平砂姜黑土、许昌褐土条件下,适量施钾(适宜施钾量为180kg/hm2~240 kg/hm2),可提高强筋小麦越冬群体、最高群体和有效群体。多点钾肥试验结果表明:钾肥主要通过增加千粒重显示其肥力效应。增产幅度一般在10%左右。如果单从产量角度考虑,中牟大田轻壤、镇平砂姜黑土、南阳黄褐土上经济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80 kg/hm2、220 kg/hm2、190kg/hm2。土质越黏,经济最佳施钾量也越高。在氮磷充足的前提下,小麦对钾的吸收存在着“奢侈吸收”现象。综合比较施钾量对强筋小麦生理、群体、土壤养分、植株养分、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从经济效益和产量综合指标分析,适宜的K2O用量应在120 kg/hm2~180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