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42篇
  40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红丝姜花被列为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因其花朵美丽和可食用根状茎,被我国小部分地区引种。研究其形态特征及入侵风险,以确定是否需针对其开展相关防控措施。根据形态学分类方法,确定红丝姜花植株形态特征;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建立红丝姜花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原产地的气候环境及红丝姜花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对红丝姜花的入侵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红丝姜花风险值R为2.15,属于高风险入侵生物。初步判定红丝姜花可能在中国安徽等20个省(区)或直辖市发生,其中海南、广东、贵州、澳门、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西、重庆、香港为重点监控区域。建议相关部门将红丝姜花列入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为相关部门制定红丝姜花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2.
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是具有良好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野生稻资源,挖掘小粒野生稻促生相关内生细菌可为其微生态研究和菌肥开发提供参考信息。本研究对小粒野生稻的根、茎和叶进行内生细菌分离,共获得85个菌株。通过促生功能分析发现,43株内生细菌具有溶磷能力,19株具有固氮作用,29株产铁载体,13株产吲哚乙酸。分离自根部的OMR2-3菌株和叶部的OML3-4菌株具有较高吲哚乙酸分泌能力,分别为17.22 mg/L和16.59 mg/L。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显示,OMR2-3菌株和OML3-4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通过温室促生效果测定发现,2个菌株对多年生稻粳型品种PR23和籼型品种云大107具有显著促生效果,可以不同程度促进多年生稻幼苗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叶绿素和氮素含量。以上结果说明,小粒野生稻蕴含丰富的促生相关内生细菌资源,从中筛选到的内生阴沟肠杆菌OMR2-3菌株和路德维希肠杆菌OML3-4菌株具有开发成为多年生稻生物微生物菌肥的潜力,有助于多年生稻绿色轻简化的生产模...  相似文献   
933.
甘蓝型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可用作油料、饲料以及食品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高效快速地鉴定并区分油菜品种,加强油菜品种管理,本试验利用505份油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进行SNP鉴定,根据杂合率、位点缺失率以及多态性等指标对SNP集合进行筛选,得到了能够高效鉴定油菜种质的核心SNP位点组合,构建了DNA指纹图谱。该套核心位点组合包括897个位点,其MAF、PIC的平均值分别为0.41、0.474。使用该套SNP位点组合进行品种区分,每两个材料之间的差异位点数目90%为357~508。对核心SNP位点进行精简,最少用17个SNP 标记可完全鉴定该套种质。本研究使用高质量的油菜重测序数据,筛选出了897个核心SNP位点,并利用该套核心SNP组合构建了油菜的特征指纹图谱,为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以及种质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34.
在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和河南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背景下,河南省各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完成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本文通过调研,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性质、改革情况、人员队伍、工作经费、设备保障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体系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机构弱化、队伍不稳定、保障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发展痛点。结合河南省探索开展的绩效评估、动物检疫工作专项整治、网络稽查、河南智慧兽医云平台等措施,提出了完善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效能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动物卫生监督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5.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饲料安全管理问题。首先对畜牧养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安全问题进行说明,同时给出改善措施,为有关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期推动畜牧业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936.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储水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土壤性状,分析叶绿素、叶面积和新梢长等树体生长指标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以清耕管理为主,生草园占31.96%,其中自然生草园占25.77%,人工生草园占6.19%;自然生草园草种选择更多样化;果农对生草认知缺乏且获知途径单一。自然生草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15.46 g/kg和8.85 g/kg;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对0~40 cm土层储水量有显著影响。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苜蓿与自然生草则显著增加了叶面积,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新梢长,连续6年生草老园叶绿素SPAD值(58.96)、叶面积(18.57cm2)以及新梢长(28.0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苜蓿、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增产7.21%~13.40%。连续6年生草老园果实Vc(182.20 mg/kg)和可溶性糖(16.93%)显著高于各处理,可滴定酸(0.309%)显著低于清耕。河北省生草技术普及度低,行间种植苜蓿与白三叶能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体生长,改善果品品质、增加果品产出,因此推荐河北省苹果园种植豆科植物苜蓿和白三叶。  相似文献   
937.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不同土层氯含量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为烟区土壤及烟叶降氯和可持续发展、烟叶安全及高质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围沟灌溉、微喷灌溉和滴灌灌溉)灌溉,不同移栽天数(40 d、60 d、80 d和100 d)烟田不同土层(0~20 cm、21~40 cm、41~60 cm、61~80 cm和81~100 cm)土壤氯离子含量,鲜烟叶及烤后烟叶氯离子和钾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移栽天数增加,3种灌溉处理不同土层土壤氯离子含量基本随土层深度加大呈逐渐下降趋势;移栽100 d时较移栽40 d时围沟灌溉、微喷灌溉和滴灌灌溉土壤氯离子平均含量分别下降2.51%、2.86%和4.60%,围沟灌溉和微喷灌溉能降低烟株对氯离子吸收,以围沟灌溉效果更好。移栽100 d时中部烟叶氯离子含量较移栽60d时分别增加滴灌灌溉25.4%、围沟灌溉30.3%和微喷灌溉22.6%,钾离子含量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13%、围沟灌溉14.4%和微喷灌溉12.2%;中部烟叶移栽100d时氯离子含量较移栽60d时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9.3%、围沟灌溉41.3%和微喷灌溉36.1%,钾离子含量分别增加滴灌灌溉34.8%、围沟灌溉44.4%和微喷灌溉44.2%,且围沟灌溉比滴灌灌溉和微喷灌溉分别提高19.17%和4.38%。【结论】围沟灌溉能明显减少烟株的氯素吸收,提升中部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微喷灌溉能够减少烟株的氯素吸收,提升烤后中部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和钾氯比,对烤烟叶片品质提升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38.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939.
土壤中的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等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为建立莠去津污染土壤高效修复技术,本研究进行了莠去津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并比较了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以莠去津为降解底物,从长期施用该农药的农田土壤中分离降解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对降解菌进行鉴定。通过发芽试验,验证降解菌对莠去津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播前冲施、浸种和播后冲施对降解菌缓解莠去津药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莠去津高效降解菌Zatd001,鉴定结果为类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sp.)。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3种施用方式都能显著降低莠去津对大豆植株的毒害,各生长指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3种施用方式修复效果大小顺序为:播前冲施>播后冲施>浸种处理,但各施用方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造成药害,且施用方式灵活方便,该研究对降解菌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0.
石秋葵3号是以卡里巴后代14-5为母本,以新东京5号后代14-9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秋葵新品种。成熟植株平均株高1.72 m,茎粗3.0 cm,节间长2.9 cm,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叶片掌状5裂,深绿色,叶面有硬毛。嫩果五棱,果长10~15 cm,果肩宽1.6~1.8 cm,果实深绿色且富有光泽,萼片不易脱落。花后5~7 d(天)采摘嫩果,采收期110 d(天)左右。田间对病毒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五福,每667 m2平均嫩果产量2 319 kg,适宜在冀中南地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