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就"生物防治"、"标准防治"、"农民自防"和"不用农药"4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和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用农药的情况下,水稻害虫的发生为害严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稻谷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接近,但"农民自防"模式中4代二化螟虫伤株率高,表明这种模式具有盲目性和风险性,可能是某些年份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民自防"模式用药量大、频次高,对生态环境和农药残留产生不利影响.以稻鸭共作和使用生物农药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模式对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但显著低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产量仅为"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的55.15和59.60,在防治效果和产量方面仍有提高的潜力,但其经济效益比"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高出80~120元/667m2.研究表明,引导农民从"农民自防"模式转向"标准防治"是非常必要的,"生物防治"模式在有机稻生产中有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12%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铁皮石斛蜗牛的合适剂量及对铁皮石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12%四聚乙醛900 g对蜗牛的防治效果较好,一次药后3、7、14、21 d防效分别达到78.5%、82.7%、87.8%、88.4%。考虑到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如何科学使用12%四聚乙醛颗粒剂的有效剂量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3.
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kuw),危害树木枝梢,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河南省中部部分市、地农田林网、围村林暴发成灾,造成3%~5%的林木枯死。为保卫平原绿化成果,采用树干基部注射50%甲胺磷原液及与水混合的1∶1药液,取得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4.
选取平菇六月灰(PoL)、大毛木耳(AhI)、茶树菇(Aa)共3种食用真菌接种于稻秸混合基质,进行20 d发酵培养,长满菌丝后收集稻秸菌糠(菌菇菌糠一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采集山羊瘤胃食糜液,开展为期72 h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分析,探究不同食用真菌发酵处理对稻秸营养成分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oL和AhI组粗蛋白质(CP)质量分数显著高于Aa组的,AhI和Aa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质量分数显著低于PoL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甲烷、氢气及72 h总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的,PoL组瘤胃体外发酵液pH显著低于其他2组的。由此得出,PoL稻秸处理组的CP质量分数较高,相比发酵前栽培料NDF和ADF降解程度较低,但体外发酵特性均优于另外2种真菌处理组,实际生产中可采用PoL发酵稻秸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机械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除的有效技术措施,开展了播前、播后芽前封闭和杂草茎叶期茎叶处理与封闭相结合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 表明,播后2d用苄嘧·丙草胺芽前封闭处理效果最佳,在播后15d和30 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6.32%和86.56%.  相似文献   
96.
以高粱、水稻、油菜、萝卜4种作物的种子为受体,研究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上部水浸提液处理T1(0.5mg/mL)、T2(1.0 mg/mL)、T3(2.0 mg/mL)、T4(4.0 mg/mL)和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下部水浸提液处理C1(0.5 mg/mL)、C2(1.0 mg/mL)、C3(2.0 mg/mL)、C4(4.0 mg/mL)对4种作物的萌发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 mg/mL)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可促进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高浓度(2.0、4.0 mg/mL)则抑制种子萌发;各处理对受体幼苗的根长、苗长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美洲商陆地上部、地下部水浸提液可降低4种作物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提高了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由此可知,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高粱、水稻、油菜、萝卜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布局合适的蜜源植物,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害虫防控服务,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生境管理技术。然而,如何筛选理想的蜜源植物是保护生物防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构建蜜源植物对寄生蜂寄生能力影响的数据库,分析了不同蜜源植物的效应值与寄生蜂和蜜源植物关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序类型是筛选蜜源植物的最重要特征,其中复伞形花序植物的花对寄生蜂寄生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花单生、头状花序和穗状花序植物的对寄生蜂寄生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赤眼蜂等微小型寄生蜂的生殖潜力的高低对其取食蜜源植物后的寄生能力影响不显著。寄生蜂的寄主类型、种群类型等不会影响蜜源植物对赤眼蜂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98.
为了进一步强化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而提升吉林省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的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建立并且健全吉林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下面,笔者就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工作经验,思考加强动物检疫监督执法。  相似文献   
99.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褐稻虱大暴发及该虫对吡虫啉类药剂抗性快速增长的情况,引进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10%乙虫腈悬浮剂35 mL处理防效最佳,其速效性、持效期均较好,最高防效在90%以上;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 g、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3 g、6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 g次之,前者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不佳,药后7 d防效即有下降,后两者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期尚好,最高防效均在80%上下;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 g最差。防治间隔期可湿性粉剂吡蚜酮20 g、乙虫腈悬浮剂35 mL 14 d左右;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 g、锐劲特水分散粒剂3 g、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 g 1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0.
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一代二化螟防效及对稻田蜘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效及对蜘蛛的影响,在田间进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不仅对水稻和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安全,而且对二化螟的防效高于氟虫腈和三唑磷。8ml/667m^2和10ml/667m^2 20%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的平均保苗效果为93.9%和97.3%,显著优于5%氟虫腈SC 40ml/667m^2和20%三唑磷EC 150ml/667m^2两处理的85.7%和67.0%;氯虫苯甲酰胺8ml/667m^2、10ml/667m^2,氟虫腈40ml/667m^2,三唑磷150ml/667m^2和对照处理,药后10d每20丛平均蜘蛛量分别为64.0、62.7、59.7、50.3和66.3只,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蜘蛛存量显著多于三唑磷处理,与氟虫腈和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