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机插秧模式下肥料配置对稻米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用超级稻德香4103、Q优8号、II优602进行机插秧,总氮为195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机插秧传统型、改进型、优化型肥料配置对稻米主要品质的影响,为制定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稻米主要品质在品种和肥料配置间的差异极显著,并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肥料配置能够有效改善米质;不同品种对肥料配置响应存在差异。德香4103采用改进型肥料配置,延长胶稠度7 mm,降低直链淀粉含量5.5个百分点,垩白度、垩白粒率提高;Q优8号采用传统型肥料配置,分别降低垩白度、垩白粒率及直链淀粉含量4.3、15及0.4个百分点,延长胶稠度11mm;II优602采用优化型肥料配置,提高蛋白质0.5个百分点,分别降低垩白度、垩白粒率1.9、5个百分点,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米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2.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以及插秧后的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期等数据。[结果]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等优点。在20~40 d,叶龄、苗高、根数均较高,40 d以后,生长延缓。20 d时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40 d之后,插秧质量高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结论]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相比,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相似文献   
93.
试验以Ⅱ优602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施N量及配置方式下功能叶、叶鞘、茎秆倒3节全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N素水平下功能叶的最高全N含量出现的时期不同,其中A3水平下以复水期最高.齐穗期、成熟期植株各部位的全N含量均表现为施肥处理>CK,功能叶>叶鞘>茎秆,而不同处理下,植株不同部位的全N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研究认为Ⅱ1优602在成都平原种植,适宜的施N水平和配置方式为:N素165 kg/hm2,底肥∶追肥=6∶4.  相似文献   
94.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研究硒肥适宜的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硒肥的适宜喷施时期是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d;喷施硒肥促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结实率的提高;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中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95.
氮肥水平和合理密度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影响因子。蜀优217在国家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比Ⅱ优838增产8.0 %,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为了更好的指导蜀优217的生产应用,于2016年、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开展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为蜀优217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 A4B2(氮肥12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产量达到727.79 kg/666.7m2,比产量最低处理A1A1的648.62 kg/666.7m2,增产79.17,增幅12.21 %。此外,产量较高的组合有A3B2(氮肥10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A4B1(氮肥8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互作不显著。足穗、大穗、较高的结实率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蜀优217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高产栽培时,适宜的氮肥水平为10 kg/666.7m2-12 kg/666.7m2条件下,适宜的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6.
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相对发达,机械化生产较易实现,但机插秧技术却没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情况,指出机插秧技术受制于生产规模小、插秧机利用率低、与现有稻麦(油)两熟种植制度和两季都需要高产难以协调、育秧技术还需完善4个难点,提出通过种植制度的协调和变革、适度增加生产规模以提高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来提高插秧机的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育秧技术4点意见。  相似文献   
97.
成都平原水稻直播方式对出苗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水稻不同直播方式在成都平原的适应性,确定最佳的直播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翻耕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及翻耕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对直播稻出苗状况、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方式间产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效穗数的多寡。翻耕旱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好、有效穗多,产量潜力最高;翻耕水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和产量虽不及翻耕旱直播处理,但有利于减少杂草和落田谷发生,播种后所需灌水量也最少;免耕旱直播处理存在着杂草和落田谷滋生严重、出苗差及播种后田间耗水量大等问题,产量最低。这表明翻耕条件下旱直播和水直播在成都平原各有优点,但从生产实用的角度考虑水直播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98.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0,自引:16,他引:34  
水稻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配套使全球水稻单产稳步提高。由于这些技术基于大量化肥、除草剂、杀虫杀菌剂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 ,加上水稻水层灌溉 ,使得近几十年来也发现水稻产量下降、病虫危害加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生产效益下降等不良现象 ,这严重限制了水稻可持续发展 ,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十年来 ,马达加斯加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下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并在生产上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概述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水稻强化栽培体系起源于马达加斯…  相似文献   
99.
机直播简便、工作效率高。2007年选用杂交稻川香9838进行机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稻田,4月15日前播种,亩用种量18kg/hm~2,播种后浸灌1次,出苗后加强水肥管理,可以获得9.0T/hm~2左右的产量,比塑盘育秧移栽节本增效2415元/hm~2;且杂交稻机直播具有分蘖早,分蘖能力强,群体形成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
成都平原杂交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直播具有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盖,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和优点。2007年我们选用中长粒型的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川香9838在成都平原开展了机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早茬口稻田,4月15日前播种,用种量为18kg/hm2,播种后浸灌1次,出苗后加强水肥管理,可以获得9000kg/hm2左右的较高产量,比塑盘育秧移栽节本增效2415元/hm2;而且杂交稻机直播具有分蘖早,分蘖能力强,群体形成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