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34篇
  97篇
综合类   767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朱行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14-14,52
阐述了衣村文化建设的成就,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全面加强文化主阵地建设;提高认识,积极发掘和扶持民间自办文化潜力;珍视文化遗产,多措并举加强保护;衣村文化站需要“五个一”等。  相似文献   
92.
性诱剂防治二化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和方正县对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性二化螟成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芯田间诱杀持续期为31-36 d,每晚最大诱蛾量分别为1120头和590头。性诱剂诱杀区枯心苗率、虫株率和白穗率与对照区相比差异显著。性诱剂诱杀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增产率分别为20.7%和19.2%,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2和1∶13。研究表明:性诱剂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应用二化螟性诱剂来防治二化螟,达到了节本、简便、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是一项可以大力推广的绿色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93.
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态势及其差异,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主要长期试验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700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的玉米和小麦产量总体上表现为极显著(P<0.05)下降趋势,年下降量分别为110.9和33.4 kg?hm-2,而水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施用化肥,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均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量分别为90.9、48.5和25.3 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3种作物的产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均比较稳定,与NPK比较,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8%、4%和3%。3种作物比较,小麦和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较大,而水稻产量相对稳定。施肥的作物产量与不施肥的作物产量(反映土壤基础地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础地力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施肥产量增加量NPKM处理比NPK处理小0.12~0.31 kg?hm-2?a-1,表明长期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结论】中国农田长期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为玉米和小麦下降,水稻基本稳定;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效果,是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4.
石灰氮、芽灵和赤霉素对塑膜大棚葡萄破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适应塑膜大棚葡萄理想安全的催芽药剂。[方法]以欧美种群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膜大棚内,用石灰氮、芽灵和GA33种化学药剂对其进行催芽试验,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大棚葡萄主要物候期(植株萌芽期、始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最终萌芽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GA3处理可延迟大棚葡萄的物候期,降低果实品质;芽灵处理可提早物候期,提高植株萌芽率和固酸比;石灰氮处理可使物候期提前的幅度增大,植株萌芽率、果实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明显提高,果实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固酸比有极显著提高。[结论]石灰氮处理对大棚葡萄的物候期、萌芽率和果实品质均有积极增进作用,是理想安全的破眠药剂,其次是芽灵。  相似文献   
95.
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法,使用3种化学药剂对塑膜大棚栽培的4个欧亚种葡萄(Vitia vinifera L.)品种在深度休眠期进行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氯(CaCN2)和芽灵处理后,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红高和香妃4个品种的果实提前1~4d成熟,GA3处理的品种延迟1~2 d成熟;各品种的萌芽率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处理后果实单粒重有所提高,有机酸含量有下降趋势,二者在品种、药剂两因素中皆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明显提高,品种间、药剂间、品种与药剂两因素互作间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石灰氮处理可使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红高3个品种果实的成熟期提早3~4d,植株最终萌芽率下降轻微,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明显提高,是塑膜大棚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催芽破眠的安全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的叶片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随着群体变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倒二叶叶绿素高于剑叶叶绿素.密度主要影响穗数,进而影响产量,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但结实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
为了能在田间快速分离马铃薯致病疫霉菌株,同时能将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有效地纯化出来,对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制霉菌素配方和红药水配方分离致病疫霉菌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从田间马铃薯病叶上直接分离致病疫霉菌株时,制霉菌素配方的纯化率高于红药水配方,分别为74%和52%;在分离实验室受杂菌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时,红药水配方的纯化率高于制霉菌素配方,分别为78%和36%;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制霉菌素配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红药水配方,两者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18.63%;然而,两种配方对致病疫霉菌株后期产生孢子囊的数量、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释放、致病疫霉菌丝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3个感病马铃薯品种上的致病性也均没有明显影响。田间病叶上采集的致病疫霉菌株在制霉菌素配方的黑麦培养基冻存管中20℃最长可保存16个月,表明制霉菌素配方更适合于田间快速分离纯化致病疫霉菌株,而红药水配方更适合于分离纯化实验室内被污染的致病疫霉菌株。  相似文献   
98.
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湿筛和重液悬浮的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18年不同施肥模式下灰漠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差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和1.5 NPKM)增加各有机碳组分的效果最显著,且粗和细自由颗粒有机碳、物理保护有机碳、矿物结合有机碳增加速率最高,平均分别达到0.12、0.06、0.08及0.17g/(kg.a);秸秆还田使粗和细自由颗粒有机碳分别以0.05和0.03 g/(kg.a)的速率增加,而撂荒和施化肥维持着各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不同有机碳组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以粗自由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幅最高,不同施肥模式下平均增幅是其它有机碳组分的2.18~.0倍;以矿物结合有机碳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9%7~7.8%,说明粗自由颗粒有机碳对施肥较敏感,而矿物结合有机碳是灰漠土固存有机碳的主要形式。综上分析,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高灰漠土有机碳组分含量和培肥土壤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9.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对照(CK)、施用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OM)]农田黑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其中,NP处理比对照(CK)全磷含量增加28.9%~37.8%,NP+OM处理比NP处理增加44.0%~63.9%。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NP处理比CK处理有效磷含量增加146%~183%,NP+OM处理有效磷含量是NP处理的3.4~5.3倍。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全磷和有效磷均表现为较均匀地分布在0.053mm的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而0.053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内全磷和有效磷均显著降低。施磷可显著增加土壤磷的有效率,且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表现更为明显。NP处理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有效率是CK处理的1.94~2.32倍,NP+OM处理是NP处理的2.13~2.83倍。  相似文献   
100.
三亚地区杂草生长快,病虫害种类多、繁殖快,气候情况每年都不尽相同,为保证南繁大豆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满意的产量,栽培管理技术十分关键。南繁大豆的栽培管理技术关键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整好地,施足底肥,适时播种,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健壮,这是取得丰产的基础;二是要及时灌溉和追肥,特别是苗期和花期要及时灌溉,促使大豆在短期内建立较大的营养体,保证在大豆开花前基本封行,抑制杂草的生长;三是要经常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对症施药,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害,减少损失;四是要及时收获、晾晒。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即可获得理想的产量,圆满实现大豆南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