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5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病圃鉴定和毒素鉴定,分别对35个具有陆地棉遗传背景的野生棉种质渐渗系和抗、感病对照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圃鉴定结果表明,苏6005、苏6073高抗黄萎病,苏6025、苏6093抗黄萎病,而文5、苏6016、苏6022、苏6026、苏6035、苏6038等22个品种(系)达到耐病标准,鄂荆1号、苏6001、苏6007、苏6023、苏6042、苏6061等11个品种(系)感黄萎病。毒素浸根试验证实,24、48h致萎度不能真实反映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而毒素浸根72h后,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毒素伤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苗期毒素鉴定的72h致萎度,能够准确预测供试品种(系)成株期在病圃鉴定中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毒素鉴定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可行的抗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2.
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以及抗病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衣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单 =-0 .870 、R偏 =-0 .972 ) ,与衣指存在显著负相关 (R单 =-0 .62 9 、R偏 =-0 .889 ) ,与籽指存在显著正向单相关 (R单 =0 .71 8 ) ,与株高、果枝数、结铃数、单铃重及籽棉产量之间相关不显著。抗虫性增强对纤维品质的不利相关效应有 :整齐度变差 (R偏 =-0 .988 )、伸长率下降 (R单 =-0 .680 )、气纱品质变差 (R偏 =-0 .992 ) ;对纤维品质的有利相关效应有 :反射率表现增强 (R偏 =0 .897 )。抗虫性与黄萎病病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单 =-0 .868 、R偏 =-0 .90 0 ) ,但与枯萎病病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分析了棉花高产与优质育种存在的矛盾,指出克服高产与优质矛盾的几种有效育种方法:随机互交法、修饰回交法、有利基因同步积加法、建立一个保持基因流动性的育种种质库的轮回选择法;以及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两种新的选择模式:衣指为主的选择模式与最宜籽指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94.
2003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国家级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是在接近大面积棉花生产的条件下,对在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品种的丰产性、抗病虫性、适应性和其它农艺性状作进一步鉴定,为国家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采用黄萎病茵毒素处理棉苗子叶固片。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的棉苗子叶组织的磷素外渗量明显提高,随着毒素处理浓度的提高,磷素外渗量总体上有逐渐提高的趋势。相关分析明表明:磷素相对外渗率与黄萎病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49、决定系数R^2为0.901。文章最后讨论了采用毒素处理棉苗子叶组织。建立黄萎病病指室内鉴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转基因抗蚜虫棉花新种质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外源抗蚜基因导入棉花的研究结果,温室内苗期共检测出75棵抗蚜单株.应用PCR技术对其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70个样品出现阳性扩增,阳性扩增率为93.3%.与受体品种相比,转基因抗蚜棉单株蚜虫着生量仅为受体品种的20%~50%,蚜害指数减退率分别比受体品种减少65.13%~82.23%,表明转基因抗蚜棉大田期的抗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7.
10个陆地棉芽黄标记基因转育系产量及纤维品质比较鉴定结果,证明六个芽黄转育系的产量及杂种优势表现较好,目测检定与实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芽黄基因v10的转育系较其它芽黄基因的转育系优良,可能由于其棉叶叶绿素a、b尤其b的含量较高,而a/b比率较低;其次,则由于叶色转为淡黄,而且生长期间恢复为正常绿色的时间较早。两者均有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因而无论产量或杂种优势都能和轮回亲本相似或有所超越。试验结果初步证明通过回交培育芽黄标记基因转育系,利用于杂种棉生产提高制种功效是可能。  相似文献   
98.
大麦后移栽棉(简称麦后棉)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两熟制度。随着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全面推广,这一种植制度发展较快,目前麦后棉已占全省植棉面积的87.0%。实践表明,这一耕作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9.
对苏杂208在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以及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试验中的抗虫性表现、抗虫株率以及植株器官Bt毒蛋白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次鉴定苏杂208叶片幼虫死亡率分别为56.75%、66.39%、58.09%和65.82%,与对照苏棉9号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苏杂208对棉铃虫具有显著抗性且全生育期抗性特征稳定。(2)抗虫株率为97%,抗性纯合度高。(3)苏杂208在不同时期叶片中Bt毒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蕾期达到最高619.76ng·g-1,盛蕾期幼蕾、盛花期幼铃分别为417.85ng·g-1、141.69ng·g-1。  相似文献   
100.
苏研6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无酚、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无酚、兼抗棉铃虫和枯萎病,株型紧凑,适合简化栽培和机械化采收;种仁棉酚含量极低,适宜开展棉子的综合利用。本文介绍了苏研608的选育思路、技术路线和选育过程,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