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96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铁是环境敏感元素。为弄清土地利用/覆被改变后川西漂洗水稻土亚铁时空分布特征,在四川省名山县第三、四、五级阶地典型位置选取水田、由水田改造的旱地和不同种植年限的茶园样地,于2009年5,7,9月和2010年1,3月,按10cm间距从表层向下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亚铁含量及相关的含水量、氧化还原电位、还原物质总量、pH、总有机碳含量、腐殖质组成和活性铁含量等指标,探讨亚铁剖面分布特征、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及植茶年限的延长,改变了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电位、还原物质总量、活性铁等,使川西漂洗水稻土亚铁含量发生变化,但不同阶地其变化特征有所不同,第三级阶地和四级阶地从水田(旱地)到1年(3年)茶园再到6年茶园,土壤亚铁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第五级阶地从水田到3年茶园再到7年茶园,土壤亚铁总体上先升后降;现代微域还原环境或地质时期还原环境使部分剖面亚铁分布特征不再遵循从表层向下逐渐降低的规律,而是在土体下部有极丰富的亚铁积累,最高达4 739mg/kg;表层土壤亚铁含量的季节动态特征并未显著改变,以9月或7月为主要积累时期。研究可为该区土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2.
茶多酚与低分子有机酸活化土壤矿质元素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刚  袁大刚  赵燕  骆强  张东坡  王昌全 《土壤学报》2014,51(6):1378-1387
通过浸提试验比较了浓度均为5 mmol L-1的茶多酚(TPs)和低分子有机酸(LMWOAs)对3种酸性土壤矿质元素活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Si、Al、Fe,其活化量在漂洗水稻土和黄壤上为LMWOAsTPs,在酸性紫色土上则为TPs苹果酸(Si的活化量为TPsLMWOAs),表明TPs在初育土脱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示植茶有利于初育土向地带性土壤演化;对于盐基离子,3种土壤Ca的活化量均为苹果酸TPs,Mg、K的活化量均为LMWOAsTPs,Na的活化量均为茶叶提取物柠檬酸苹果酸(在漂洗水稻土上为TPsLMWOAs);TPs对Ca、K、Na的活化量均以漂洗水稻土最大,表明植茶可显著促进漂洗水稻土盐基离子的活化与迁移,在提高其有效性的同时可能加速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93.
四川省主要作物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调查资料,分析了四川省主要作物的施肥用量、施肥效率及作物产量等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不同作物的肥料用量与肥料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水稻化肥纯养分288.0 kg hm-2,有机肥实物施用量为8265.0kg hm-2,单季产量7665.0 kg hm-2,肥料效率PFP值为26.6;小麦化肥纯养分261.0 kg hm-2,有机肥实物施用量为7788.0 kg hm-2,单季产量4320.0 kg hm-2,肥料效率PFP值为16.6;玉米化肥纯养分304.5 kg hm-2,有机肥实物施用量为11490.0 kg hm-2,单季产量5850.0 kg hm-2,肥料效率PFP值为19.2;油菜化肥纯养分253.5 kg hm-2,有机肥实物施用量为7873.5 kg hm-2,单季产量2445.0 kg hm-2,肥料效率PFP值为9.6。(2)同一作物在不同区域与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的肥料用量与肥料效益也存在较大差异。(3)四川省主要作物施肥存在肥料用量区域性失衡、肥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合理的化肥资源区域布局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料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提高肥料效率。  相似文献   
94.
成都平原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土壤采样对成都平原崇州市平原区农地土壤镉含量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镉含量在0.16~0.77mg·kg-1之间,平均为0.33 mg·kg-1,高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10%,样点超标率30.43%。研究区土壤镉总体上处于中等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成土母质、土属类型、水系、农地利用方式和主要交通道路对土壤镉含量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20.71%、24.70%、25.68%、12.62%和10.58%,即研究区土壤镉受自然地质过程和人为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地质过程对土壤镉含量的主控作用总体上大于人为活动因素。水系和交通道路的影响范围分别主要在其4.0 km和1.5km范围内。自然地质过程和人为活动因素对土壤镉含量的主控作用在距离水系4.0 km前后发生改变:距离水系4.0 km范围内,自然地质过程的主控作用明显大于人为活动因素;距离水系4.0 km之外,人为活动因素则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化对成都平原土壤镉污染机制的认识和镉污染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60 d时,所有氮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Cd的提取量;但高量尿素和氯化铵处理土壤pH降低最多,提取的Cd也最多;硫酸铵提取的Cd较对照增加最小。所有磷肥处理均引起土壤pH小幅降低,但对土壤Cd提取量的影响以普钙稍大。3种钾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其中氯化钾在0 d时提取的Cd在所有钾肥处理中为最高,其提取能力15 d后逐渐消失,试验结束时所有钾肥处理对Cd提取量均低于对照。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土壤Cd含量处于污染临界值附近或已受Cd污染的土壤上,应避免施用高量的酸性肥料如尿素、氯化铵、普钙,以及其他酸性物料。在常用磷、钾肥中,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在Cd污染土壤上施用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96.
米易县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米易县是攀枝花市烟叶的重要产区,为了解该区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方法】对米易县12个产烟乡镇345个植烟土壤样本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统计。【结果】米易县植烟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达到146.91mg/kg和69.80mg/kg,含量极丰富;有效铜平均含量为3.49mg/kg,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钼平均含量为1.53mg/kg和0.28mg/kg,含量中等;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09mg/kg,含量极低。【结论】几种微量元素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乡镇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需要合理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97.
西昌市耕地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王昌全  薛国祥  蔡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01-2705
采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昌市耕地土壤耕层有效钼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耕层土壤有效钼含量为( 0.27±0.15 )m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较好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6.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不同海拔高度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类型中土壤有效钼含量为平原>丘陵>山地,平原与山地之间土壤有效钼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原与丘陵、丘陵与山地之间无显著差异;成土母质也是影响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K-rich plant of Grain Amaran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苋是一种富钾植物,同时也是一种生物量很大的绿肥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类植物。笔者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籽粒苋的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基础、富钾机理、矿质营养特点及在食品、药用、饲料、绿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籽粒苋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
基于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2年实地采样数据,分析了紫色丘陵区1981—2012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年来土壤碳、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09.98%、27.27%,磷含量基本稳定。1981年土壤C︰N︰P比为7.28︰1︰1,2012年C︰N︰P比为16.41︰1.37︰1。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尤以林草地、园地提升最为明显;水田、旱地、园地土壤磷含量基本稳定而林草地下降明显;土壤C/N、C/P、N/P均有提升。30年来表层土壤碳储量明显增加,氮储量基本稳定而磷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0.
西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空间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根据西藏17个土类150个骨干剖面的分析资料,应用统计方法,探讨土壤CEC的空间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西藏广阔的高原面上,土壤CEC的空间变化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土壤CEC随高山草甸型→高山草原型→高山荒漠型而急剧降低。土壤CEC垂直变化亦有表现,特别是在藏东南地区,山地湿润森林土壤的CEC从基带黄壤向上增高,至暗棕壤和灰化土达到最高,而在森林线以上土壤CEC又随黑毡土→草毡土→寒冻土而降低。西藏土壤CEC的空间变化,主要决定于各类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差异;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粘粒含量也有重要影响;高山草甸型土壤还受粉砂粒含量的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与CEC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了土壤CEC的重要保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