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4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林业   5751篇
农学   488篇
基础科学   179篇
  808篇
综合类   4627篇
农作物   204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1434篇
园艺   642篇
植物保护   29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土壤中植物能利用的有效成分低,限制作物生长发育,而植物可以形成特有的适应机制来应对不同的生长环境。本文综述了作物为适应不同施肥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根系形态学变化。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根系形态指标(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和根冠比等)的影响:氮对作物影响主要在侧根,低氮胁迫下,根系纵向伸长,增加根长、根体积;低磷条件下,植物普遍抑制主根生长,刺激侧根发育生长,诱导根毛形成;缺钾抑制细根生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也显著降低;普遍随元素水平的提高,作物根长、根体积、根直径、根表面积和其他根系特征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植物根系发育产生“低促高抑”的现象;有机肥比化肥可以弥补化肥养分单一和供肥不平衡的缺点,与化肥配合施用更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根系体积和总表面积;作物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肥料胁迫的响应也不尽相同,高效基因型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和根系分布,以获得更多的养分。为有效利用有限的肥料资源以及高效作物品种的选种提供理论基础,对作物进一步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93.
冬绿肥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华北地区冬闲田生态问题以及为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二月兰、毛叶苕子和黑麦草3种冬绿肥,以冬闲为对照,进行了9 a连续定位试验。在冬绿肥翻压前采集植物和翻压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全氮、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含量等,研究3种不同冬绿肥生物量及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和黑麦草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毛叶苕子,分别高出48.17%和40.85%;二月兰和毛叶苕子植株全磷及全钾含量高于黑麦草。3种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毛叶苕子处理最高,为13.97 g/kg,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二月兰处理最高,为164.13μg/g。与冬闲相比,3种绿肥翻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氮含量。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冬闲提高了26.50%、150.97%、52.92%、83.32%。因此,种植绿肥不仅能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冬闲田,增加土壤冬季覆盖面积,还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等,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4.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质量高低与林业工程建设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现结合榆林市林木种苗培育的现状,主要总结了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96.
自然环境与人类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近年来环境污染遭到了严重破坏,迫切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城市,发展林业尤为重要,不仅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对其要求也在日益增高。而作为林业中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工作,绿化苗木培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研究林木育种方法在绿化苗木培育的应用,并详细介绍目前我国林木育种的现状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耐寒育种过程中的筛选效率,研究甘蓝型油菜耐低温机理,以8个不同抗寒性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对低温条件下各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在室外平均气温2.75℃时,抗性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和脯氨酸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敏感材料,相对电导率没有显著差异;当平均气温7.52℃回升至12.39℃,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生物量的累积量无显著差异;在恒定低温10℃/4℃处理下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在处理前3周生物量均持续累积,但从第4周开始敏感材料新叶出现白斑,生物量减少,抗性材料老叶出现白斑,生物量维持不变。结果表明,耐低温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脯氨酸的积累量持续上升,具有较强的快速适应能力,在低温下具有显著的持续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杂种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性,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方法  以美洲黑杨不同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了9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并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了解美洲黑杨杂种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遗传互作,并依此开展美洲黑杨优良杂交组合的联合选择。  结果  杂交组合间3个生长性状与5个叶片性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苗高、地径、材积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的家系遗传力均达0.8以上,受强度遗传控制,遗传变异系数为8.6%(叶长)~31.13%(材积),有利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与苗高、地径、材积间均达极显著正遗传相关(P<0.01)。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除叶形指数、侧脉夹角和叶宽基距外,其他叶片性状对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进度和间接选择效率较高。通径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遗传控制作用较大,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和叶周长通过苗高和地径对材积产生较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美洲黑杨9个杂交组合的生长与叶片性状联合选择,选出3个速生优质的杂交组合(B106×NL15、S3239×NL15、NL447×SY2),材积遗传增益达26.90%。  结论  美洲黑杨杂交组合子代1年生苗的3个生长性状和5个叶片性状均存在丰富变异,遗传互作显著;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作用最大,5个叶片性状对材积也产生较大的间接控制效应。综合指数选择法能有效地选出速生优质杂交组合,材积遗传增益较高,杨树遗传改良效果较好。表8参18  相似文献   
99.
在吉林省中东部典型次生落叶阔叶林中,随机选取15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林隙,以紫椴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在各林隙中开展了紫椴造林试验.通过各栽植点位光照强度的测定和聚类分析,以及对紫椴成活率、高径生长状况、生物量的测定,对比分析林隙环境对紫椴定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林隙均为小林隙,其光照强度日均值不足空地的12%.各光照强度分区栽植苗木数量比例随林隙面积的增大未呈规律性变化.中光区、弱光区较利于紫椴苗木存活,个体死亡集中于8月;强光区成活率相对较小,且苗木成活率随时间缓慢降低.紫椴强光区的株高年生长量略高.各光照强度区的8月株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7、9月.中光区的地径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强光区、弱光区.弱光区、强光区的地径月生长量初期增长快,中光区末期积累大.紫椴高径比随生长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在各分区间的差异不显著.整株、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均以中光区略高,但仅有叶生物量与弱光区差异显著.各分区的光照强度差异并未影响紫椴生物量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00.
对大花序桉幼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茎>根>叶。幼苗主要营养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为K>N>P>Fe>Mn>Zn>B>Ca>Cu>Mg。大量元素N、P、K贮量最高的部位均为茎,根部和叶中含量相近。大花序桉苗期叶片对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Mg与Ca,Cu与P、K,Zn与N、K、Cu、Fe,Fe与N呈现互相促进关系;Mn与N、Fe、K、Cu,B与P、Cu为相互抑制关系。据此,大花序桉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中要求养分K2O>N>P2O5,并有针对性地添加铁肥、锌肥和铜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