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及病原菌,总结了其发生特点,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小麦全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以宁夏两个小麦主栽品种永良4号、铁春作为供试品种,用15%粉锈宁、12.5%稀唑醇拌种和进行土壤处理,在覆膜穴播小麦田进行全蚀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2.5%稀唑醇拌种加6.75kg/hm^2粉锈宁进行土壤处理对两品种的白穗防效最高,分别达83.86%、95.13%,以15%粉锈宁拌种6.75kg/hm^2粉宁进行土壤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3.09%和60.01%,居第2位,但经济效益最高,新增产值  相似文献   
93.
一、主要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病。病菌仅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94.
孔芳 《现代农业》2008,(10):24-25
一、症状 全蚀病是一种典型根病。病菌为害寄主地下部分,但症状也反映到地上部分。病菌侵染根系基部1~2节变黑,潮湿时茎基部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处变黑色或呈黑褐色,有黑色菌丝层,形成“黑脚”。在近地面叶鞘内侧,产生黑色小粒状体。幼苗受害时,轻的症状不明显,重的幼苗矮化、叶色变浅,底叶发黄,分蘖减少。  相似文献   
95.
<正>小麦全蚀病因危害严重,已被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列为补充检疫对象。该病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黑麦、燕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和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小麦全蚀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852年南澳大利亚农民首次发现,1870年被命名为小麦全蚀病。我国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北地区,近年来正向长江流域麦区蔓延。2014年4月,在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小垭子社  相似文献   
96.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由于受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十分困难。是植物病害研究工作者公认的“癌症”。  相似文献   
97.
根据多年防治经验,总结出伊川县小麦全蚀病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发生规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小麦全蚀病防控与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8.
玉米全蚀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苗期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最初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  相似文献   
99.
6月7日下午,天气闷热,来自禹城的两个人,带着"生病"的小麦急匆匆来到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找王法宏。刚从长清试验田赶回来的王法宏为客人打开风扇,倒上水,继而详细询问起来。原来这两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化肥经销商。农民认为是化肥导致了小麦死棵,经销商则不买账,所以远道而来找王法宏"评理"。经过鉴定,小麦是得了全蚀病,与化肥无关。在王法宏的耐心解释下,俩人心服口服,满意而归。对王法宏来说,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每次他都  相似文献   
100.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分蘖期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冲洗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变灰黑色。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症状,根及次生根大部变黑。抽糖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在潮湿麦田中,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形成“黑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