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6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湖北省几种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棕红壤、黄棕壤、水稻土和灰潮土的粘土矿物组成、电荷性质及对磷的吸附。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都以水云母为主,高岭石和1.4nm矿物含量较少,1.4nm矿物种类不同且比例变异大;②供试土壤的负电荷量(CEC8.2)介于9.2 ̄19.1cmol/kg间,永久负电荷占CEC8.2的50% ̄64%,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75 ̄2.21cmol/kg,电荷零点(PZC)介于2.3  相似文献   
92.
硅酸盐细菌对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含钾矿粉和土壤为材料,用硅酸盐细菌进行解钾试验。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对不同类型矿粉的解钾能力不同:炭渣>石骨子>绿豆岩>正长石。解钾量与矿粉粒径密切相关,随矿粉粉径的减小而增加:y=9.675x-0.721,r=-0.992**。硅酸盐细菌接到土壤后长期培养,可增加土壤中的速效钾,但其增加量不稳定。土壤的营养条件对硅酸盐细菌的解钾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3.
陕西南部土壤粘粒特性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南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在第四纪下蜀黄土母质上的土壤粘粒含量高,粘化层不明显,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粘粒铁富集明显;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粘化层明显,粘土矿物以蒙脱石、蛭石为主,且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粘粒中铝富集强烈。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粘粒含量较低,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粘粒中铁、铝富集均不明显,元素的淋溶迁移较弱。  相似文献   
94.
针对农田土壤镉(Cd)活性高的问题,以寻求具有良好重金属钝化特性的原位修复材料为目标,该研究以铁粉、磷矿粉和牛粪混合蚯蚓堆肥所制备的矿物基蚯蚓粪为研究对象,利用系列结构表征手段对其进行基本性质表征,并进一步分析矿物基蚯蚓粪施加下土壤对Cd吸附、有效性和赋存形态的影响,最终筛选出具有良好Cd钝化效果的矿物基蚯蚓粪。结果表明,铁粉及磷矿粉的添加使矿物基蚯蚓粪中的pH值、C/N、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但总养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扫描电镜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矿物质的添加增大了蚯蚓粪比表面积和孔容,改变了蚯蚓粪中矿物元素的占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物基蚯蚓粪中醇或羧酸类、芳香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增多,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减少。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添加铁粉及磷矿粉制备出来的矿物基蚯蚓粪增加了磷酸盐、纳米零价铁等矿物组分。土壤培养和吸附解吸试验表明,施加矿物基蚯蚓粪显著提升了土壤对Cd的吸附强度,降低了对Cd的解吸率,其中以牛粪+20%铁粉+20%磷矿粉(VCFe+P)进行蚯蚓堆肥所获得的矿物基蚯蚓粪处理的土壤对Cd的吸附效果最佳,较施加纯蚯蚓粪的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95.
对黑斑蛙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旨在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的营养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黑斑蛙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高于野生黑斑蛙,水分含量则低于野生黑斑蛙,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除谷氨酸和酪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野生黑斑蛙肌肉的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养殖黑斑蛙。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野生和养殖黑斑蛙肌肉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0.25和72.42。野生黑斑蛙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黑斑蛙( P <0.05),而养殖黑斑蛙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野生黑斑蛙(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14种矿物元素中,锌、铝和硒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05),重金属元素(砷、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由此可知,养殖黑斑蛙营养组成价值接近于野生黑斑蛙。  相似文献   
96.
刘文贺  苏玲  王琦 《北方园艺》2020,(5):121-128
以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湖北、新疆、浙江、江西、西藏9个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为试材,采用国标规定方法分析黑木耳中常规营养物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木耳中氨基酸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矿物质含量,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含量。以期为研究不同产地黑木耳中营养成分的差异、调节饮食结构、开发黑木耳新产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黑木耳常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江西黑木耳灰分、粗脂肪,吉林黑木耳膳食纤维,浙江黑木耳粗蛋白、总糖,辽宁黑木耳粗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辽宁和浙江的黑木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1.89、39.20 g·kg-1,占总氨基酸数的45.52%、38.02%;浙江黑木耳中味觉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江西黑木耳中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8个地区(P<0.05);共检测23种脂肪酸,其中9种饱和脂肪酸和14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发现,灰分、膳食纤维、粗脂肪、粗蛋白、总糖、粗多糖为主要的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发现西藏、湖北、吉林黑木耳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97.
罗志远  邓睿  程永毅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86-2389,2396
[目的]为了探讨重庆地区紫色土母岩的矿物组成特性和差异性。[方法]对重庆地区主要紫色母岩进行了XRD分析。[结果]重庆地区主要紫色母岩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组成种类相对一致,除沙溪庙组母岩中未检出绿泥石外,其余各母岩中层状硅酸盐矿物都为蛭石、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和云母;在不同种类紫色母岩中,各层状硅酸盐矿物相对含量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各紫色母岩中,伊利石结晶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紫色母岩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种类、相对含量以及伊利石结晶度随地理位置改变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8.
99.
新鲜绵羊粪尿对土壤和植物矿物质元素含量影响的试验于 1998年在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 ,绵羊新鲜粪尿加入土壤后 ,土壤 K呈波浪型升高。 K又显著影响土壤 Ca、Fe和Mn的浓度及土壤 p H值。土壤 Na水平呈下降趋势。土壤中 Ca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性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显著相关。土壤 Mg的变化不如其他元素变化明显。土壤 Cu受 Ca、Fe和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显著。土壤 Zn比试验前有所下降 ,其含量与土壤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土壤Na、Mg和 Cu呈显著正相关。土壤 Fe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呈上升趋势 ,UDT处理几乎呈直线上升。土壤 Mn的变化和土壤 K有显著正相关 ,还与铵态氮相关极显著 (R=0 .80 51,P<0 .0 1)。绵羊新鲜粪尿使植物体内 Fe、Zn水平降低 ,但促进植物 Mn的含量升高 ,而对植物 Cu水平影响最小。结果还表明 ,植物体内 K含量受土壤 Cu和 Na的抑制 ,同时还与植物吸收 Mg、Na和 Fe发生拮抗作用 ,促进了植物 Ca的吸收。植物吸收 Na与土壤 Na的浓度显著相关 ,但受到植物吸收 K、Ca和 Mn的抑制。植物 Ca水平与降雨及植物体内 F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土壤可交换性铵态氮和植物体内 K、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植物体内 Mg含量受土壤可交换性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显著影响 ,但受土壤 Ca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0.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isabgol (Plantgo ovata Forsk.) straw biomass through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organic fertilizer in a natural composting proces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this study, phosphate rock and silicate mineral (mica) powder were used as natural sources of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respectively. Cow dung slurry as a natural decomposer was mixed with the straw biomass at a 10:1 (weight/weight) ratio along with mineral powder. Then, nutrient-mobilizing bio-inoculants were used in the composting process after attaining thermal stabilization. The agronomic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ulting bio-active compost (BAC) as a bio-organic fertilizer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organics (farmyard manure and vermicompost)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CF) by growing isabgol under field conditions. Composting with the natural sources of P and K along with the bio-inoculants increased the total nitrogen (13.6 g kg-1), P (38.7 g kg-1), and K (31.2 g kg-1) contents in the final product (i.e., BAC) compared with composting without the mineral powder and bio-inoculants. Application of BAC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seed yield (2.5%) and husk quality of isabgol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organics and CF. Compared with CF, BAC significantly boosted the economic yield of isabgol by improving the husk recovery (2.5%) and mucilage yield (4.12%). Furthermore, BAC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oil quality by increasing organic carbon (C), available nutrients, and microbial biomass C contents, as well as enzyme activity.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and plant parameters also highlighted the benefits of BAC for isabgol production through soil quality improvement. Therefore,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zero-waste technology, whereby a large quantity of straw biomass generated from isabgol cultivation, which contains essential nutrients, can be recycled back to the soil. Furthermore, BAC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as a bio-active organic fertilizer, particularly in systems where chemical inputs are restricted, such as organic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