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徐州市景天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园林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徐州市9种景天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园林开发利用前景给予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方法,建立了包括植物观赏价值、开发潜力和适应能力3个约束层和11个因子的评价体系。评价值排序为:八宝景天、佛甲草为第1等级资源,垂盆草、景天三七等4种景天为第2等级资源,珠芽景天、瓦松等3种景天为第3等级资源。  相似文献   
92.
以研发适用于徐州的人工生物浮岛技术为目标,采用室内分析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工生物浮岛的载体和植物两方面对人工生物浮岛在徐州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人工生物浮岛在徐州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
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徐州地区河岸带绿化结构分为5类,并计算了河岸带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在河岸带绿化结构上差异明显,城市的河岸带结构以园林绿化型和高挡墙型为主,农村以种植型为主;在河岸带植被多样性方面,农村与城市的木本植物的多样性相差不大,但农村河岸带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城市;不同类型河岸带绿化结构对于河岸带植被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乔木的多样性差别不大,高挡墙型河岸带的灌木多样性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而在草本植物多样性方面,种植型河岸带是最高的;同时,河岸带宽度对河岸带绿化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对徐州地区河岸带的改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4.
彭明艳  赵杰  张方方  安迪  伏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70-16271,16376
[目的]探讨徐州市大雾天气的特点及预报方法。[方法]利用1960~2009年徐州地区大雾天气历史资料,对该区大雾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然后介绍大雾天气的预报方法,最后提出大雾的防灾对策。[结果]徐州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大雾,最多的是12月份,占全年的16.4%;6月份最少,占全年的2.2%,且持续时间较短,浓度也不大;冬半年远多于夏半年,10月~次年2月的5个月即占了全年的2/3。大雾的生成时间主要是在后半夜至早晨前后为最多,而午后出现大雾的情况极少,说明徐州市大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纯平流雾较少,而有时也会有平流+辐射混合雾出现。[结论]该研究为徐州市大雾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基于GIS技术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的集成框架、系统功能和数据存储方案。系统以Visual Studio.NET和ArcGIS Server为开发平台,综合运用WebGIS技术、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ArcSDE+SQLServe)r,并利用ASP.NET 2.0和Arcgis server ADF for.NET进行界面设计,设计了徐州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系统结构、B/S结构及其数据库。  相似文献   
96.
汪婧  吴绍华  牟守国  张燕 《土壤》2010,42(6):1025-1029
以正在进行功能转型的徐州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将该区域内土地分为水体、林地、建设用地、农田、未利用地5种用地类型,并计算了2001年、2005年和2008年的转移矩阵概率,利用加权马尔可夫方法预测徐州市未来9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在2009—2017年内,建设用地将增加7.363km2,水体和林地略有上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9.61km2;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链进行修正,能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1994和2003年2期TM/ETM+影像,获得徐州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计算出1994~2003年徐州市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指数和转移矩阵,并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4~2003年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较大,城市绿地和农业用地变化次之,水体的变化则不明显.预测在未来18年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农业用地进一步减少,城市绿地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98.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徐州市1989—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等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徐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13hm2上升到2008年的2.57hm2;人均生物承载力由1989年的0.580hm2下降到2008年的0.450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989年的0.550hm2上升到2008年的2.100hm2,表明徐州市土地集约化程度低。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人口进行预测,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以生态赤字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设置了7个变量,制定了9个约束条件。根据模型求解优化方案,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9.
徐州矿区充填复垦土壤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矿区复垦土壤的特性、环境质量状况,探寻矿区特殊生态环境中污染物料的时间路径、人工土壤的质量品质,为煤矿塌陷区的充填复垦、环境治理提供依据,采用对复垦场地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物料充填复垦场地的土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土壤环境:从渗透性来说,矸石复垦场地的保水性高于粉煤灰复垦场地,土层的保水性高于充填物料层的保水性;从土壤紧实度来说,粉煤灰充填复垦场地充填物料层的紧实度低于土层的紧实度,但都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对照地的土壤紧实度偏高;粉煤灰充填场地的土壤偏碱性;(2)土壤品质:粉煤灰充填土壤能够正常种植小麦、稻、草本的植物、蔬菜等;粉煤灰充填场地的土层虽然是沙土,但比较容易板结,不利于水分的渗透,而底层的粉煤灰保水性比较差;煤矸石充填复垦场地表层覆土厚度不均匀,且煤矸石保水保肥性比较差;(3)充填土壤的适种性和产量分析:粉煤灰回填的土壤适合草本蔬菜类植物的种植,单产与正常产量相当;对于种植稻的田块,保持正常的单产水平;种植小麦的产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尝试引入灰靶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解决目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参照标准的适用局限性问题。同时,为消除传统灰靶模型等权的不合理影响,引入指标权重对传统灰靶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改进后灰靶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2年,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靶心度值由0.665 3上升为0.943 5,安全等级由不安全级提升到理想安全级,其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变好的趋势;但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一直在临界安全级附近波动,存在安全风险。与综合指数法相比,改进后灰靶评价模型得到的靶心度值的变化趋势与其基本一致,两者的安全等级变化完全吻合。表明改进后的灰靶评价模型能够用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能避免参照标准的适用上存在局限性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