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6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林业   51篇
农学   265篇
基础科学   21篇
  541篇
综合类   138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6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不同因素对羔羊皱胃酶凝乳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羔羊皱胃酶最适凝乳温度为45℃;35℃以上热处理对酶凝乳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失,60℃热处理10 min活性完全丧失;pH值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pH值的降低而增强,酶在pH2.5~7.5之间处理20h凝乳活性稳定;Ca2+具有明显的促凝作用;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符合米氏规律。  相似文献   
82.
西安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含水量及水分恢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娟  赵景波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6):58-61,152
通过大量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水分测定,对西安地区极端降水前后不同植被下0~6m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水分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区杨树林、法国梧桐林和中国梧桐林下大约1.5~4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3%,9.0%和9.7%,土壤干层已存在,干层厚度约2.5m。麦地和草地下0~6m未出现土壤干层。丰水年极端降水后土壤干层消失,水分得到很好的恢复,原来的土壤干层所在层位恢复后的水分含量明显高予其上部和下部。发育弱的土壤干层并未影响到人工林的正常生长,说明在西安或与西安地区类似降雨量的黄土高原其他地区,种植高大的乔木林是可行的,但应避免更为严重的土壤干层出现。  相似文献   
83.
白鹿原人工果树林地土壤和农耕地土壤微形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择白鹿原人工果树林地土壤和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偏光显微镜和Qwin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和土壤粗颗粒的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但颗粒的形态和粒径有一定差别;林地土壤中主要是孔道和填充孔隙,孔隙壁较光滑,剖面中微形态连续变化,而耕地土壤的孔隙形态复杂,孔隙壁相对较粗糙,从上向下微结构明显变化,其中20 cm和35 cm是两个重要转折点;大量隐晶方解石反映土壤环境频繁变化,大量针状方解石出现在犁底层中下部并指示一种短期稳定的土壤环境,大量细晶方解石反映长期稳定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84.
从自然地理背景宏观判析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确定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类型、水文气象等因素与产粗泥沙关系的区域差异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了宏观判析,认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内,吴旗—志丹—延安—延长一线以北、东胜—准格尔—清水河一线以南、吴旗—榆林—神木—大柳塔一线以东(风沙区以东)至晋西北黄河沿岸的范围是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宏观待选范围。  相似文献   
85.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依据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全面分析了榆林市榆阳区1988~2001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园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均呈增长趋势,未利用地、牧草地和水域星减少趋势113年来,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为0.45%。大于榆林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榆阳区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并在榆林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中发展较快。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自然因素的作用并不明显,社会、经济、技术等人文因素则在短期内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以总人口、工业总产值、乡镇企业个数和城市化水平等因子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6.
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以及近年一二内,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自然灾害之一的滑坡,常常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在西安地区,就有1978年长安县史家寨乡敬家村滑坡;1981年的毛西滑坡;以及1984年底的长安滑坡。这些滑坡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黄土滑坡。同样其他地区的这类滑坡也并不少。随着陕北煤海和黄土高原区的开发建设,滑坡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滑坡,尤其是黄土滑坡,研究还不深入,还有待完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7.
银杏叶提取物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为使银杏叶提取物能在食品领域得到充分有价值的应用,探索采用微胶囊技术来解决银杏类黄酮难溶于水及强烈苦味的问题。本研究选用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作为银杏黄酮微胶囊壁材,通过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结果表明:选用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1∶1)作为银杏黄酮的微胶囊壁材,能达到较好的微胶囊化效果,且芯材与壁材的最佳配比为0.1 g/g。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固形物浓度为25%,进风温度为180℃,进料速度为35 mL/min。产品微胶囊化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8.
对黄土高原 3个土壤剖面Rb和Sr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 ,全新世不同阶段的黄土和土壤中Rb和Sr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Rb/Sr比值的变化反映了成土环境和成土作用强度的变化。全新世早期 ,气候比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土 ;全新世中期 ,气候温暖湿润 ,沙尘暴很少发生 ,风尘堆积速率极低 ,生物风化成土作用达到最强 ,以至于在黄土高原面发育黑垆土 ,在关中盆地形成褐土。到了 3 10 0多年前 ,气候恶化变干 ,风尘堆积速率加快 ,土壤严重退化。从区域上看 ,冬季风对黄土高原南部的环境效应比夏季风对北部的环境效应要强 ;黄土高原南部季风场强的变化较北部大。  相似文献   
89.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东北地区1956—2012年50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通过样条插值法、Mann—Kendall检测及Z指数方法对该区降水及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近57a东北地区气候整体呈现暖干化的趋势;(2)半湿润区增温幅度最大,达0.34℃/10a,湿润区相对较低,为0.25℃/10a。半湿润区降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为-8.82mm/10a。(3)东北全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Z指数变化一致,呈现出"涝—旱—涝—旱"的演变特征。(4)大涝频率高值中心分布于小兴安岭北部和三江平原、嫩江流域北部等;大旱频率高值中心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西部。[结论]东北地区气候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90.
陕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陕西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09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27hm2,人均生态赤字0.166hm2,陕西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研究结果对该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