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确定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实最佳采摘时机是油橄榄具有优良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我国油橄榄在果实成熟度判别和采摘时机确定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采摘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品及橄榄油质量的提高。因此果实成熟度判别和最佳采摘时机确定是油橄榄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油橄榄适生区各品种的果实成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果实最佳采摘时机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果实采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油松人工林皆伐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在油松林皆伐后植被恢复和发育阶段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林分结构稳定、发挥更高生态效益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经营措施建议。【方法】采用时序研究法,在河北平泉地区选择立地一致的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32年中龄林、40年近熟林、53年成熟林)和皆伐后不同时间(5、10、24 a)的天然更新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水分间的相关性。【结果】1)皆伐前后6种林分样地共出现灌木植物21种,草本植物65种,不同样地林下植物组成存在差异。胡枝子在各林分样地均有出现,且重要值均> 20%,在灌木层优势地位明显;草本层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8种,其次是蔷薇科和禾本科,分别为6种和4种。2)不同林分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皆伐前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皆伐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且变化幅度明显,伐后10 a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分别为1.40、0.61、1.24和0.74,与53年样地差异不显著。皆伐后不同时间的天然更新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与伐前53年样地的差异不显著,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影响较大。3)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较一致,表现为伐前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伐后5~10 a仍保持较高水平,伐后24 a出现下降,经相关分析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水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草本层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伐前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林分密度降低、光照条件改善有关,伐后主要与油松天然更新及种间竞争有关。依靠油松天然更新恢复的林地保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在皆伐10 a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建议在此时对油松更新苗进行人工抚育、降低密度以维持植物多样性。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关键生态因子,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和林下植被的恢复和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3.
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对抚育间伐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抚育强度下侧柏人工林的土壤及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5年后,弱度、中度、强度抚育样地土壤容重0-10cm处分别比对照样地降低9.5%,13.0%,18.9%,10-20cm处弱度、中度和强度抚育样地分别比对照降低0.3%,6.5%和9.8%;0-10cm处总孔隙度分别增加9.6%,13.1%,19.1%,10-20cm处分别增加-0.3%,6.3%,9.5%;水源涵养量分别增加5.5%,25.1%,32.1%;土壤总贮水量分别增加14.3%,4.6%,9.7%。与对照样地相比,各抚育样地枯落物蓄积量分别增加92.2%,268.3%,19.0%,最大持水率分别增加10.6%,28.4%,28.7%,持水量分别增加116.8%,379.3%,55.8%。方差分析显示,中度抚育和强度抚育效果与对照样地差异显著,说明抚育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因此从水源涵养的角度来说,在阳坡薄土条件下侧柏人工林更适宜采用中度和强度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84.
选择已成功引种到北京地区的北美黑云杉为研究对象,以来自加拿大的9个黑云杉种源的一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中测定不同种源云杉幼苗的早期生长、生理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探讨今后种源的苗期选择和北美云杉属植物的引种、育种和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黑云杉种源9060058是较好的种源,其他种源9060059,BS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种源。  相似文献   
85.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8a、22a、38a等3个不同林龄的林分,每个林龄林分设置15块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林下植被层生物量、林分净生产力进行研究,以揭示其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18a、22a、38a的林分生物量分别为94.58t/hm2、101.19t/hm2、216.25t/hm2。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以干材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1.36%以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层中凋落物层与灌木、草本层的生物量也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不断积累;华北落叶松森林净生产力表现为乔木层的净第一生产力、不同林龄阶段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净生产力均较高,达到4.60t/(hm2·a)以上,其中干材的净生产力积累最快,为2.36~3.20t/(hm2·a)。  相似文献   
86.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幼龄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抚育强度下油松人工幼龄林的土壤及枯落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后,弱度、中度、强度抚育样地土壤容重0-10cm处分别降低2.2%,4.1%,10.3%,10-20cm处分别降低3.2%,4.5%,15.3%,总孔隙度0-10cm处分别增加3.0%,5.8%,10.2%,10-20 cm处分别增加3.1%,7.2%,17.8%;水源涵养量分别增加12.2%,48.7%,44.4%;土壤总贮水量分别增加3.1%,6.5%,13.8%.与对照相比,各抚育样地枯落物蓄积量分别增加19.0%,91.7%,60.2%,最大持水率分别增加4.5%.23.3%,16.5%,持水量分别增加24.3%,135.5%,86.9%.方差分析显示,强度抚育和中度抚育效果差异显著,说明抚育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因此在阴坡厚土条件下,从水源涵养的角度来说,油松人工幼龄林更适宜采用强度和中度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87.
油松人工林林隙天然更新及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油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通过探讨环境因子与油松更新苗生长的相关关系,阐明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形成的林隙对其天然更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方法在油松人工纯林设置4种林隙等级,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之比分别为L-I(0.75 H)、L-II(1.00 H)、L-III(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每种林隙等级设置3个重复,并根据边界木的平均冠幅将每个林隙分为林隙中心区域(B),林隙边缘区域(C)和林隙周边区域(D)。调查了油松更新状况,同时测量生长旺季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林隙等级下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①所有林隙等级中油松更新苗数量均占绝大部分(> 82.6%),油松更新苗数量所占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P > 0.05)。②林隙等级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当年高生长都有显著影响(P < 0.05),平均密度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为1.72株/m2;平均高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120.41 cm;平均当年高生长最大值在L-II林隙中,为14.41 cm。③同一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有显著影响(P < 0.05),且无论林隙大小,最大密度总是位于C区域,而更新苗当年高生长只有在L-II等级林隙内的不同区域间才有显著差异。④L-I和L-II等级林隙光合有效辐射与更新苗苗高和当年高生长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 < 0.05),而总的更新苗密度与土壤温度只在L-I等级林隙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水平(P < 0.05),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只在特定等级林隙中与部分更新特征显著相关。结论初步结论:油松人工林内,间伐产生的林隙对天然更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不大;林隙的大小主要通过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对油松更新状况产生影响;所研究的5个环境因子中,林隙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更新苗更新状况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8.
不同容器对法国海岸松与无柄小叶榕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种不同容器的无柄小叶榕、法国海岸松苗木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容器无柄小叶榕和法国海岸松苗木间的苗高、地径、根质量、单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单株氮累积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除根团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随着容器体积的增加,苗木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均呈上升趋势;网袋容器苗根团质量较优于塑料营养钵;无柄小叶榕宜选择规格为D×H=45mm×120mm的网袋容器进行工厂化容器苗生产,法国海岸松苗木质量参照马尾松二级苗的标准,规格选D×H=45mm×60mm的容器和规格为D×H=45mm×80mm的网袋容器用于培育二级苗,但不适于培育一级苗。可选地径、苗高,并辅之以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作为法国海岸松与无柄小叶榕容器苗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9.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灌水梯度、3个施肥量,共15个水肥处理,探讨不同水肥条件与苗木质量及光合特性间的关系,以期找出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的最佳灌水梯度及缓释肥量。结果表明:与上方灌溉相比,底部渗灌节水68%,苗高提高了6.1%~14.6%;苗木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灌水梯度及施肥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水肥组合为75%灌水梯度、施氮量100 mg·株-1,此处理下苗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分别为0.89 g·L -11、0.37μmol· m-2· s-1及1.85 mg· g-1,平均苗高为23.73 cm、地径为3.03 mm、总生物量为0.68 g·株-1,比上方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19.42%、7.44%、15.25%。  相似文献   
90.
我国油橄榄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简单粗放是导致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以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橄榄油为最终目标,研究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与油橄榄含油率及油品质的关系,制定水肥管理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橄榄的产量。对我国油橄榄生长关键期灌溉和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为油橄榄栽培管理、施肥和灌溉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