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100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养鳗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普遍推广,病害频频发生并流行。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我们定点在福清的兴盛、长兴2个鳗场,对水源和鳗池的水化学环境进行周年调查观测与分析,探讨鳗鱼发病与水化学环境的关系。 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82.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在鱼类间有着不同,温水性鱼类比冷水性和海水鱼可利用较高水平的日粮中碳水化合物。鱼类虽然没有列出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但日粮中如果没有供给,就需要其它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来提供能量和合成其它生物学上重要化合物的代谢中产物。因此,在养殖鱼类的日粮中供给适当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就显得很重要。鱼类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不同,与碳水化合物的复杂程度有关。比如,某些鱼类利用单糖和利用复杂糖类效果一样或更好,而另一些鱼却不能利用单糖作能源。大多数鱼类利用熟化淀粉效果好。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结果表明,鱼类持续高血糖。持续高血糖和鱼类对日粮中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相对不能利用,被认为是由于内源性胰岛素水平低。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鱼类胰岛素水平和哺乳动物一样甚至通常更高些,这表明鱼类并不象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易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83.
人工养鳗,是一种高密度的集约式养殖法,在高密度放养和强化饲养的环境中,往往因水质恶化和饲养管理不善等,造成发病甚至死亡。特别是在越冬期间和出保温棚前后,稍为疏忽,就有可能发生鳗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鳗鱼发病的原因主要是: 1.供放养的鳗池和水体没有彻底消毒,特别是投产多年的旧鳗池池底没有翻整。池底  相似文献   
84.
不同加工条件对大豆饼(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试验通过对有代表性的11家大豆油厂的采样,结合实验室不同温度、时间对生大豆的热处理,重点研究加热温度、时间对大豆饼(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尿素酶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酶与TI,在受热过程中是以不同的速率受破坏的;初始水分含量(11%~13%)相似,在90℃以下变化较小,而在100℃(30~60分钟)的蒸汽热处理中可明显地被破坏;温度和时间一定时,水分的增加可加速这二者的破坏。生大豆及加热不足的豆粕(尿素酶活性UA=0.53△pH)氨基酸平均消化率显著低于UA值为0.15、0.04、0、0△pH的四种饼粕(P<0.01),过热饼粕(UA=0△pH)又显著低于加热适度饼粕(UA=0.04~0.15△pH)(P<0.01)。过热时在9种必需氨基酸中,以Lys、Arg、His的破坏程度最大,消化率下降最多。对于鸡,建议使用0.04~0.20△pH的UA标准。通过对我国大豆制油工艺的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生产中,压榨法的蒸炒温度偏高,时间偏长,易造成豆饼过熟,建议蒸炒过程中温度不要超过110℃,时间掌握在30~60分钟。同时建议浸出法中的湿粕蒸烘,以出粕温度100℃,蒸烘时间30~40分钟为宜。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商品饲料需要量越来越大,因此,从鱼类营养需求入手,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开发蛋白源,广辟饲料来源研制鱼配合饲料,对解决目前饲料短缺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6.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1987年我所从湖北省水科所引进全长3厘米的苗种1000尾、经过几年的饲养观察表明、斑点叉尾鮰确实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肉质嫩、刺少、起捕率高等特点。是较好的淡水养殖优良鱼类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养殖、1992—1993年我所从省外又引进数万苗种。  相似文献   
87.
为比较人工养殖大刺鳅与野生大刺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养殖和野生大刺鳅幼鱼、鱼种、成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刺鳅肌肉中共检出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均最高,平均含量分别达到(65.63±1.88)%和(59.03±2.11)%,特别是含有丰富的C18:2、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 ,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ΣUFA/ΣSFA比值从幼鱼到成鱼阶段显上升趋势,且养殖大刺鳅(2.45±0.21)高于野生大刺鳅(1.98±0.15);养殖大刺鳅成鱼阶段的P/S比值达到1.0,超过一般的淡水鱼类。综合分析表明,养殖大刺鳅肌肉品质在脂肪酸组成及均衡性略优于野生大刺鳅,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着聚维酮碘质量浓度增加,试验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变短,显著大于对照组,30~50mg·L~(-1)聚维酮碘溶液处理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组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缩短,但均高于对照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水组中10、20mg·L~(-1)组孵化率显著高于40mg·L~(-1)组和对照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畸形率和存活率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斑鳜育苗过程中,建议使用质量浓度30~50mg·L~(-1)的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mg·L~(-1)的盐水消毒受精卵10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建议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89.
鳗鲡循环水高密度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欧洲鳗鲡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 522尾平均体重为55.6 g(18P)的欧洲鳗鲡养殖159 d,成活率达99.7%,总重由584.6 kg增加到1478.0 kg,均重达143.2 g(7.0P),养殖密度从13.0 kg/m3提高到32.8 kg/m3,共投饵1 263.2 kg,鳗鲡增重893.4 kg,饵料效率达70.7%。采用添加营养液和低负载预培养生物膜,使鳗鲡进入系统后水质平稳变化,降低了养殖初期因水质变化剧烈而发生事故的风险。试验阶段养殖池水体氨氮0.03~1.28 mg/L、亚硝态氮0.02~0.75 mg/L、硝态氮1.21~99.60 mg/L,溶氧控制在5~7 mg/L、pH以碳酸氢钠调节稳定在7.0~7.7、水温在23.8~32.4℃间,系统的日换水量在5%内,各水质指标均处于鳗鲡适宜范围内。养殖期间发生2次指环虫病害,利用中草药和无残留药物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鳗鲡,创造最适的水环境理化条件,在快速生产绿色安全水产品的同时有效节水和减少污水排放。研究亮点:国内首次中试规模(养殖水体45 m3),高密度(32.8 kg/m3)进行了欧洲鳗鲡的循环水养殖试验。养殖试验时间达159 d,鳗鲡达到了商品规格。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联合运用预培养生物膜和低负载培养生物膜的方法快速构建了具有稳定硝化功能的生物过滤器。首次比较了不同日换水率条件下,循环水养殖欧洲鳗鲡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0.
正日本沼虾又叫青虾,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分别比野生亲本提高30%和25%。半刺厚唇鱼又叫石板、坑鱼等,市场价格为60~100元/千克,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可利用其食性与日本沼虾混养,提高饵料效率。目前鱼虾混养技术的研究报告较多,而针对半刺厚唇鱼与日本沼虾混养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本文根据半刺厚唇鱼与日本沼虾的生物学特性,分别设计了3种对比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