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2007年和2008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 鉴定了河南省沿黄稻区25个主要推广品种、育种高代品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两个年份均表现为抗病的有5个粳稻(5/17)、3个籼稻(3/3)和2个旱稻(2/5)品种;但有4个品种(4/25)表现不一致。2007年17个粳稻品种中的11个表现为感病或中感(64.70%),5个旱稻品种中2个表现感病或中感(40%)。2008年17个品种中有10个表现为感病或中感(58.80%),5个旱稻品种中3个表现为感病或中感(60%)。 2008年对25个品种的病情变化和田间灰飞虱种群动态的调查结果表明,抗、感品种间的病情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水稻品种间灰飞虱的虫口数量也具有显著的差异,但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程度和灰飞虱的虫口数量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2.
陕西韩城严重发生的小麦矮缩病病原鉴定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在陕西韩城发现一种新的小麦病毒病害,症状表现为严重矮缩、黄化、条斑和分蘖增多等,发病面积约0.07万hm2,病田减产达5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本研究通过对采集自我国陕西韩城的7个样品进行PCR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比较,证实陕西韩城样品确是小麦矮缩病毒(WDV)侵染所致,并对发病原因及其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这是小麦矮缩病在我国麦田大发生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3.
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粳稻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害。RSV主要由半翅目昆虫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与无毒灰飞虱相比,带毒灰飞虱五龄和整个若虫阶段的发育历期缩短,最终羽化的成虫数减少。为了从分子上揭示RSV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研究了RSV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将灰飞虱转录组拼接后建立本地数据库,根据黑腹果蝇生长发育基因序列比对出10种灰飞虱同源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q PCR方法分别对带毒和无毒灰飞虱体内这10种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RSV的影响下,8种基因的转录发生显著变化,其中2种蛋白质转录被激活,6种蛋白质受到抑制。动力蛋白和钠钾转移ATP酶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灰飞虱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昆虫行为异常;桩蛋白转录下降会影响翅的发育;与细胞骨架相关的5种蛋白质转录也受到了RSV抑制,可能影响灰飞虱羽化过程。对生长发育基因转录水平的初步探究为更好地理解RSV与灰飞虱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85.
按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用 9个小麦白粉菌株接种28个小麦品种,得到的侵染型资料,推导小麦品种的限定性基因型.结果表明,在7个推广品种与菌株的相互作用中,只存在2个相应基因对显示限定性表现型,而部分区试品种和抗源品种则含有丰富的限定性基因.讨论了如何把限定性基因转移到感病品种中去,和根据侵染型推导小麦品种的限定性基因的可行性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6.
 自从Stakman(1922)创立用标准鉴别寄主鉴定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再用优势小种测定小麦品种抗病性的方法后,60多年来世界各国在有关方面加以运用和发展。对于引导许多植物病原物生理专化研究和选育抗病品种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7.
小麦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8-10g,多菌灵有效成分50-75g,对以根腐叶枯为主的叶枯病防治效果分别在63.9%和55.5%以上,增产12.2%和9.3%以上。若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枯病发生,应于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防治两次为宜。上述两种药剂混用还能兼治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  相似文献   
88.
89.
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抽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转Xa21基因水稻、受体皖A和常规稻汕优63三个水稻品种的根际细菌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分离出的细菌有棒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根瘤菌属、Novosphingobium属、欧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8个属。3个水稻品种之间的根际细菌种类基本相同,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显著,而同一时间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转Xa21基因水稻对根际细菌影响小。  相似文献   
90.
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小麦成株期叶枯病种类较多,且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发生,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开始发病,随籽粒灌浆达到发病高峰。小麦播期、播量、品种冬春性、麦田地势及土壤、气候、套作方式、蚜害及种子带情况等,均影响叶枯病发生与流行。在气候因素中,4月上、中旬的平均气温,4月及5月上、中旬的降雨量对叶枯病发生影响最大。气温18℃以上、多雨及田间湿度大最适合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