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番茄脐腐病发生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番茄脐腐病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通常认为钙与脐腐病关系密切,缺钙栽培是引起脐腐病的直接因素,空气湿度、盐度和温度等通过影响钙在果实的运输而导致脐腐病,是脐腐病的诱发因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脐腐病与钙无关。就果实钙与生长素的关系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2.
养分与CO2交互作用对番茄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及养分供应强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发现CO2施肥增加了株高、茎粗、整株的鲜干重,壮苗指数、叶片数、花蕾数、光合作用速率,胞间CO2浓度。 CO2施肥降低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这些指标对CO2的响应随营养液浓度的改变而改变。CO2施肥增加了高 养分供应条件下的根冠比,降低了低养分供应强度下的根冠比,反映了番茄在高浓度CO2条件下对养分浓度 改变的适应特征。CO2施肥不仅提高了番茄幼苗对养分的利用能力,而且也减轻了由于养分浓度过高而带来 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基本分辨率硬分类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转换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计算方法,通过土地利用类型间实际转换量与其理论频数的对比,构建了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挖掘方法;以多分辨率软分类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土地利用交换变化距离的分析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应用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挖掘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信息、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规则和土地利用交换变化的空间距离信息,可以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4.
CO2浓度升高和氮素供应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俐  李汛  董金龙  段增强 《土壤》2016,48(4):653-660
本文通过N供应浓度[2(低N),7(中N)和14(高N)mmol/L]和CO_2浓度[400(C1),625(C2),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一,以及硝铵比[14/0(N1),13/1(N2),11/3(N3)和8/6(N4)]和CO_2浓度[400(C1),800(C3),1 200(C4)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二,共同研究黄瓜叶片光合色素对CO_2升高、N供应浓度和形态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时,低、中和高N下,C4处理使得植物干物质都明显增加;而初果期干物质提高程度下降,植株生长速率降低。中等CO_2浓度(C3)显著增加植物在各硝铵比处理的干物质量,但最高CO_2浓度(C4)有提高N3处理的干物质量的趋势。苗期时,在低N和中N供应时C4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但高N时,C3处理提高总色素含量,C4处理提高叶绿素b含量;初果期时CO_2浓度处理对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N2硝铵比处理,中等CO_2浓度(C3)下叶片的3种色素含量最高。因此当苗期N素供应浓度较低时,CO_2浓度升高会显著降低叶片3种色素的含量,这主要可能与苗期植物生长速率显著提高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当N浓度为14 mmol/L时,CO_2浓度适当提高显著促进色素合成,其合成速率大于植物生长速率,导致色素含量提高,提高光合能力;初果期时,CO_2浓度升高的促进作用降低缓和了色素浓度的下降。适当提高NH4+-N供应比例也能达到提高色素含量的效果,但CO_2浓度不宜过高。故而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可能受到CO_2浓度升高导致的植物干物质增加速率和光合色素合成速率改变的双重调节。中N和高N供应时,叶绿素a/b在苗期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初果期仅在高N时有显著降低。而在硝铵比试验中,植株种植稀疏时,C4处理提高叶绿素a/b。因此,CO_2浓度升高下的植物捕光能力的提高,可通过适当降低叶片光照强度和提高N供应浓度来实现。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等浓度CO_2施肥,提高N肥供应浓度和NH4+-N比例,结合植株的适当密植更有利于光合色素含量提高,优化其组成,从而有利于黄瓜生物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栽培与野生丹参根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栽培与野生丹参根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解剖横切面上,栽培与野生丹参根的周皮、韧皮部、木质部具有显著差异.栽培丹参根的周皮细胞层数少、色淡,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小,而野生丹参根的周皮细胞层数多、颜色重,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大.  相似文献   
86.
中国宜能非粮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近年来中国不影响粮食安全的适宜发展能源植物生产的土地资源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述评。分析相关的概念定义,确定宜能非粮地或宜能边际地作为同义词是最合适的术语,其定义为经济上或生态上不适宜生产粮食,但具备能源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适宜于规模化种植或天然生长非粮能源植物的土地。讨论并确定宜能非粮地包含的土地种类,即不适于粮食作物和果树的耕地和园地、宜能林地、荒草地、可复垦工矿废弃地、坑塘水面、水利设施林带、盐碱地、沙地和裸地。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差异很大,宜能非粮地的面积包括林地在3 420~16 374万hm2,不包括林地在700~6 473万hm2,在各省市区分布上的结果差异也很大。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以更准确地确定宜能非粮地资源分布和生产潜力,建立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规范,并加强政策性管理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太湖旱地非点源污染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太湖地区旱地氮磷向水体排放的年负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典型旱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年负荷分别为12.66,4.05 kg/hm2,分别约占年施肥量的5.6%和4.1%。示范区内旱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年总量为3.86 t和1.24 t。NO3-—N和PN是氮流失的主要形式,应重点控制NO3-—N和PN的流失;而PP是磷流失的主要形式,占总磷的76%,是控制的重点。氮磷向水体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和秋季为氮磷高负荷季节,6—11月占全年氮磷输出总量的83.4%和79.8%。在当前的非点源污染治理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田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88.
根区温度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鹤  段增强  董金龙  王嫒华  李汛  邢鹏 《土壤》2015,47(5):842-846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从设施土壤环境角度分析了冬季温室栽培中根区温度和氮肥用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综合评价了不同根区温度下的氮肥利用率。试验设置根区加温(20℃)和不加温(12℃)两个温度水平,氮肥处理设N0、N1、N2和N3共4个水平(用量分别为每1kg土含纯氮0、96、128、160 mg)。结果表明:在相同氮水平下,加温处理的黄瓜单株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不加温处理,在N0~N3水平下,加温处理比不加温处理分别增产78.99%、120.48%、126.77%和105.56%。不加温时,增加氮肥用量,黄瓜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加温时,黄瓜单株总氮吸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根区温度和氮肥用量对黄瓜生长、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氮吸收均有显著影响,且提高根区温度比增加氮肥投入更能促进黄瓜生长,提高氮肥利用率。冬季设施栽培中,提高根区温度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高效利用。采用增温减氮的措施既可保证蔬菜产量稳定,又可避免化肥过量施用对设施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89.
太湖地区温室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砚芳  段增强  郇恒福 《土壤》2007,39(6):910-914
本文调查了太湖地区温室蔬菜土壤中重金属Cr、Cd、Cu、Zn、Pb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并参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不论是0~20 cm还是20~30 cm土层,各种重金属(Cr除外)全量含量均高于背景值.不论是全量还是有效态,在0~20 cm土层中含量基本上高于20~30 cm土层中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以江苏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属轻污染:以国家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未被污染.  相似文献   
90.
农田氮、磷随地表径流向水体迁移,不仅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还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针对滇池流域规模化韭菜生产施肥量大,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自然降雨与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施肥及田间沟渠利用方式下农田氮、磷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相对于化肥表施,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以及化肥深施,可分别降低地表径流中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53%和39%。施肥后1周为氮、磷流失的高风险期,随后其风险随时间延长而降低;通过小区问沟渠的改造,提高排水溢流口高度,控制径流在沟渠内滞留时间以及采用农田养分循环利用的回灌技术,可减少农田向环境水体输出总径流量的76%以上,并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