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4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48篇
  100篇
综合类   608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1993年5~11月份、1999年4~10月份和2006年的5~11月份,在地处晋西南的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和后堰村,以铗捕率或笼捕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种群数量的标准,开展了对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种群数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繁殖和死亡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每年在9月份出现一次数量高峰,由5、6、7、8月份的繁殖行为形成。10月份以后,由于气候和食物等条件恶化,致使部分鼠体死亡,特别是上一年越冬鼠的大量死亡,使社鼠种群数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2.
姚燕  张学杰  张慧  王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66-6467
为了研究利用Thidiazuron(TDZ)建立大豆胚尖高效再生体系的可行性。跃进10号的成熟种子浸泡16 h后,收集胚尖转入添加了不同浓度的TDZ芽诱导培养基中,4周后计算出芽率,并对拔高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TDZ浓度为0.08 mg/L时,出芽率最高,达92.6%,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的丛生芽的数目也最多。适宜大豆胚尖的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0.08 mg/L TDZ,拔高培养基为MS+2.0 mg/L KT+0.2 mg/L NNN,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利用TDZ建立大豆胚尖高效再生体系是可行的,提高了丛生芽的分化率,为快繁和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土壤农杆菌介导的转GST基因拟南芥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耐盐相关基因盐地碱蓬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克隆到表达栽体pROKⅡ中以构建植物表达栽体pGST,直接转化法转化土壤农杆菌,PCR验证后的阳性土壤农杆菌利用花序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通过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初步筛选,用PCR方法进一步验证外源基因插入到拟南芥基因组中.通过几代选育得到了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拟南芥纯合品系.  相似文献   
84.
根据当前行业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我校本着"保证基础,拓宽知识,校企结合,强化训练"的原则,改革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原来的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改造为实验、实训、实习、实岗四环节教学体系,对每一个环节都赋予了独特要求,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试行.  相似文献   
85.
同工酶酶谱在白灵菇栽培种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应用3种同工酶酶谱对这些菌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间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市场上白灵菇命名混乱,亟待整顿和规范.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滕州市近54年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夏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为50年代与90年代后及70年代与90年代后2组。秋冬季开始时间及春秋季持续期年代间无显著差异;近54年来,滕州市春夏两季开始时间提前趋势显著,秋冬季开始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持续期夏季变长,冬季变短趋势显著,春秋季持续期变化趋势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冬季持续期、春季开始时间、秋季开始时间、夏季持续期和开始时间陆续发生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87.
丝瓜是一种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优质蔬菜。近几年来,随着丝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丝瓜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呈加重的趋势。据调查,轻发病田可减产10% ̄20%,重发病田可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1危害症状丝瓜病毒病在上部幼嫩叶片感病后,嫩叶呈现浅绿与深绿相间斑驳或褪色小环斑,叶片皱缩,老叶染病时呈黄色环斑或黄绿相间花叶,叶脉皱缩,致使叶片扭曲和畸形。发病严重的叶片变硬、变脆,叶缘缺刻加深,后期产生枯死斑,黄色叶片从下逐渐向上发展。果实发病后,幼果上小下大,呈螺旋状畸形或细小扭曲,…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论述了2020年11月25日那场冰冻灾害对长春市园林树木的危害情况,并以株为单位提出了分类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89.
独花兰为我国兰科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基于文献调研,本文分析了独花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独花兰的分布区域、群落特征、繁育特征、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及遗传与变异五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独花兰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明确长期优化施肥(减施氮肥)和减氮覆膜下土壤有机碳(SOC)与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贡献,以期为黄土高原旱地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山西省洪洞县7年定位试验,采集0—20 cm土层原状土样,利用连续物理分组方法进行分组,结合冗余分析,研究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冬小麦籽粒产量、SOC以及颗粒有机碳(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轻组颗粒有机碳(Light-POC)和重组颗粒有机碳(Heavy-POC)含量特征,明确SOC含量与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关系,量化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贡献。试验共设农户施肥(FP)、测控施肥(MF)、垄膜沟播(RF)和平膜穴播(FH)4个处理。【结果】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SOC含量发现,FP处理的冬小麦平均产量最低,为3 070 kg·hm-2,与FP相比,MF在减少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并未造成小麦减产,而RF和FH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增幅分别达到27.0%和46.4%;与试验初始(2012年)土壤相比,经连续7年采用不同管理措施后SOC含量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从小到大依次为11.8%(MF)、22.4%(RF)、25.5%(FP)和36.1%(FH),即MF对试验地石灰性褐土SOC提升作用最小,但结合地膜覆盖会显著提升其培肥土壤的效果,FH对SOC含量提升的效果最佳。进一步分析不同处理下SOC组分的差异发现,与FP和MF相比,两种减氮覆膜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POC和Light-POC含量及Light-POC在SOC中的分配比例。结合SOC及其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冗余分析、敏感性指数分析和SOC与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有机碳组分均以POC对小麦产量的贡献最大(达71.0%)并对SOC含量的变化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最为敏感。因此,平膜穴播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中POC含量得以实现的。【结论】在减氮优化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平膜穴播,有利于提高黄土高原南部旱地褐土区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实现冬小麦可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