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林业   72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36篇
  232篇
综合类   883篇
农作物   42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类型甘薯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淀粉品质的关系。【方法】选用6个淀粉型品种、5个食用型品种和1个兼用型品种,研究块根中淀粉粒的体积和数目分布、淀粉粒体积和数目分布与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甘薯块根含有小(粒径<3.36 µm)、中(粒径3.36—19.76 µm)和大(粒径>19.76 µm)3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范围为0.39—55.14 µm。淀粉粒体积和数目都表现为双峰分布,低谷粒径均为3.36 µm;其中,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体积占总体积的9.8%—18.5%,而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目的97.7%—99.1%。与淀粉型品种相比,食用型品种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所占体积百分比和粒径<1.00 µm的淀粉粒所占数目百分比较高。块根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支/直链淀粉比率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食用型甘薯块根中小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而淀粉型甘薯块根中大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阐明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基因/QTL的时空表达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运用条件QTL更好地揭示小麦籽粒淀粉动态积累的基因表达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为材料,在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分别在花后12 d、17 d、22 d、27 d和32 d取样,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条件和非条件QTL进行分析。【结果】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一共检测到7个非条件QTL和4个条件QTL,没有一个条件QTL能在测定的5个时期都有效应。7个非条件QTL分别分布在2A、3A、3B、4A、5D染色体上,其中QGsc4A在整个灌浆过程都能表达,5个时期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为13.57%、16.57%、21.96%、22.53%、22.90%。4个条件QTL中,QGsc4A在花后12 d、17 d、32 d均能检测到,总贡献率为21.80%,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净增长量起主要作用。其它非条件QTL和条件QTL只在一个或几个阶段出现且效应值较小,花后27 d没有检测到条件QTL。【结论】控制GSC积累的数量性状基因以一定的时空方式表达,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QTL动态分析,可以了解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遗传规律及其对小麦籽粒发育的影响,为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以扬麦11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强和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较弱势粒高,而且三者白天的活性均比夜间高。不增温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强势粒中SS、AGPase和SBE的活性平均分别比弱势粒高72.9%、111.4%和7.8%。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条件下,强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常温对照的高8.4%~31.2%,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11.1%~20.3%;弱势粒SS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9.7%~20.3%之间,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6.1%~32.0%。弱势粒中AGPase活性在不同增温处理下也显著提高,其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54.2%~124.4%,夜间的活性比CK高20.7%~99.3%。增温对SBE活性的影响较小,强势粒和弱势粒在增温条件下其白天的活性均比对照高3.9%~12.1%,夜间的活性均比对照高1.0%~7.6%。相关分析表明,AGPase和SBE的活性与千粒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增温条件下AGPase和SBE的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弱势粒中AGPase和SBE活性的显著提高是千粒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食用氯化钠替代明矾在马铃薯粉丝(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马铃薯粉丝(条)生产工艺参数,用食用氯化钠(食盐)替代明矾,达到或超过传统工艺马铃薯粉丝(条)产品所具有的透明、耐煮、不断条、不浑汤、不黏连、口感筋道等特性。  相似文献   
85.
为了优化碎粳米淀粉的碱法提取条件,采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碱液浓度以及提取时间3因素对碎粳米淀粉中蛋白质残留量的影响,得出了碎粳米淀粉提取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31.3℃,碱液质量分数0.37%,提取时间20.4 h,料液比1∶5;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通过中试放大试验,粳米淀粉产品指标为:淀粉纯度达91.04%,蛋白质残留量仅为0.212%,淀粉得率达59.2%,为碎粳米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试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值、试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沉降积和乙酰化取代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乙酰化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醋酸酐用量7%,温度30℃,pH值10,反应2 h;交联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三偏磷酸钠用量2.0%,温度45℃,pH值11,反应2 h。  相似文献   
87.
不同介质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测定糯米淀粉糊在不同浓度的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条件下的黏度曲线,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提高了糯米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稳定性,减弱了老化程度.碱面、明矾、食盐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影响较大,而蔗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8.
以复合改性淀粉乳液、乙二酸、聚乙烯醇、聚合异氰酸酯(PMDI)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压缩剪切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优化出满足JISK6806-2003指标要求的常温固化型淀粉基API的配比。经验证试验证明:优化出的较佳配比,在生产中具有可操作性,PMDI可不经封闭直接使用,能够满足现有的木制品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采用盐酸为催化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酸解氧化淀粉乳液.淀粉在酸解的同时进行氧化,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经单因素分析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淀粉乳液质量百分数35%,反应时间1 h,盐酸浓度0.5mol·L-1,反应温度55℃,过硫酸铵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5%.酸解氧化淀粉具有酸解淀粉与氧化淀粉的双重性质.产物具有黏度低、浓度高、抗凝沉性好特点,可用于木材胶黏剂的制造.  相似文献   
90.
马来松香木薯淀粉酯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微波辐照下,通过木薯淀粉与马来松香酰氯(MPA-C l)的O-酰化反应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马来松香木薯淀粉酯(MRCSE),利用FT-IR、NMR、X射线衍射(XRD)和元素分析对MRCSE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MRCSE取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木薯淀粉0.5 g,MPA-C l 3.4 g,吡啶体积25 mL,淀粉活化时间1.5 h,反应温度110℃,功率700 W,反应时间1.5 h,物质的量比1∶1(马来松香酰氯-葡萄糖单元中羟基数)。并测试了DS为0.170的MRCSE的特性黏度和溶解性能。结果表明,与原料木薯淀粉相比,MRCSE的特性黏度降低、溶解性能变好,尤其可溶于冷水,即MRCSE是一种新型水溶性淀粉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